第21章 托孤_周途儘處,唯汝有爾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章 托孤(1 / 2)

“王爺還是去歇歇吧,您守了整整一夜,身體會吃不消的。”

徐騁對老管家的話充耳不聞,隻是坐在徐祈的靈堂中一言不發,不吃也不喝,急得下人們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嶽丈,”魏冉仿佛也在一夜之間滄桑了許多,他端著食盤走進來對徐騁說,“您吃些東西吧,小祈應當也不想見您如此。”

徐騁先是一愣,然後端起食盤中的熱粥一口一口地往下吞,隻是他一直低著頭,便沒人看見那滾落至碗中的淚水。

一碗粥很快見了底,徐騁終於收拾好情緒抬起頭,看著跟他一樣好不到哪兒去的魏冉道:“去歇歇吧,還有孩子需要你照顧。”

魏冉歎了口氣:“小妹將他抱去哄著了,她也一整夜沒合眼,先讓他們先歇吧。”

徐騁站起來拍了拍魏冉的肩膀說:“辛苦你了。”然後在人的攙扶下離開了靈堂。

“姑父……”

魏冉正站在徐祈的棺前發呆,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扭頭一看才發現是周唯,他強撐著精神笑了笑說:“殿下怎麼來了?下著雪多危險。”

周唯跪在蒲團上磕了三個頭道:“再危險也要來啊。”

“你姑母知道了一定會很開心。”

話音未落便突然有下人闖進來,神色慌張地對魏冉說:“姑爺,王爺暈倒了!”

“什麼!”魏冉心下一驚,他最怕的事還是發生了,徐祈從小就乖巧懂事,徐騁對她很是偏愛,如今她猝然離世,對徐騁當真是個不小的打擊。

“可請大夫了?”周唯問道。

“回王爺,已經去請了,還有……”

“還有什麼?”

下人皺著眉一臉擔憂地對魏冉說:“二小姐讓人給皇城傳信了……”

聽到這話眾人皆是一驚,漠北王府一向不參與朝堂爭鬥,與皇城唯一的聯係就是周懿。方才下人說徐嬌往皇城傳了信,定是徐騁授意的,至於為什麼非要傳信給周懿,想必隻有一種可能——徐騁想見摯友最後一麵。

魏冉一邊要照顧孩子,一邊要處理府中各種事務,實在是分身乏術,徐嬌又在徐騁床前伺候,不敢分心,所以這夜守靈的事就交給了周唯。

周唯跪在蒲團上將燃儘的香取出,又重新換上三支,低聲道:“姑母,一路走好,下輩子還做唯兒的姑母可好?”

當年沈清風戰死,沈清瑤強忍著內心的悲痛處理之後的各種事務,直到迦止國敗落的消息傳來才終於放下心事似的轟然倒下。

隻是主子倒下的太突然,周唯年幼,難免有人因此生出彆的心思。徐祈就在那時拖著病體,帶著魏冉漠北王府的私兵千裡迢迢從漠北趕到鹹安,這才壓下了那些異心昭昭的人。

這份恩情周唯記掛至今,要說周旻生前和徐祈也不是多親厚,到他這裡更是沒有了多少血緣關係,可徐祈還是事事照拂,處處關心,把他當自己的孩子疼。

隻可惜紅顏薄命,他還沒來得及好好回報,徐祈便撒手人寰,當真是世事無常,造化弄人。

“王爺,”蘇未聞輕手輕腳地走進來,將一個披風披在周唯肩上說,“夜裡風大,當心著涼。”

周唯握了握蘇未聞冰涼的手,然後放在嘴邊哈氣給他暖著:“手這麼冰,你彆在這兒了,進屋去吧。”

“無妨,兩個人總歸還有個依靠,”蘇未聞跪在周唯身邊,將他的腦袋輕輕按在自己肩膀上說,“王爺累了就靠過來吧,我在。”

周唯疲憊地倒在蘇未聞肩頭小聲道:“姑母紅顏薄命,她明明還有大把的時光。”

“人生總是充滿意外,我們誰也無法預知未來,”蘇未聞伸手摸了摸周唯冰涼的側臉,“可小世子很健康,她的生命也算得到了延續,不是嗎?”

“人沒了就是沒了,怎麼延續都不是她,人死如燈滅,對她的愛也好恨也罷,都隻是一時的,時間一久自然都會忘卻,除了親者,外人便隻能看得到那些所謂的延續,誰還會記得她是誰?”

蘇未聞也莫名其妙地被周唯悲傷的情緒感染,歎了口氣沒再多說什麼,隻是輕輕拍著他的後背,希望能以此傳遞一些安慰。

到了徐祈出殯的那天,徐騁和魏冉已經滄桑地不成樣子,特彆是徐騁,親手送走了妹妹和發妻後,又在滿頭白發時送走了自己的女兒,那在最艱難時一力扛起定北軍的大將軍仿佛瞬間被壓塌了脊梁一般,神采不複。

三日後周懿在幾名隨從的陪同下到達了漠北王府,此時的徐騁已經一病不起,用大夫的話來說就是在熬日子,等熬到油儘燈枯的時候也就算到頭了。

“你來了,我還以為等不到你了。”

周懿也是古稀的年紀,腿腳不似從前那般利索,在徐嬌的攙扶下走到徐騁床前坐定,打趣道:“你傳信,我自然得忙不迭趕來啊。”

徐騁這才露出了最近幾日唯一的一個笑容:“真搞不明白,你一孤家寡人怎麼還能過得這麼自在。”

“你還真是一如既往地說話不中聽,”周懿埋怨道,“看不起孤家寡人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不起。”

話音剛落兩人便同時笑起來,這一刻他們仿佛又回到了都還年少的時候,意氣風發的少年將軍和韜光養晦的落魄皇太孫,他們一同籌謀造反,也因徐驍的死決裂,可當身邊的人一個個離去時才發現,他們還真的都是孤家寡人。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