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油儘_周途儘處,唯汝有爾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7章 油儘(1 / 2)

周唯早上離開時錯拉汝赤還好好在寢殿睡著,怎的短短一個時辰就開始嘔血不止?太醫們查不清症結也不知該從何下手,錯拉汝赤身子金貴又不敢貿然用藥,一群人眼睜睜看著他飽受折磨卻無計可施,惹得周唯大發雷霆拿太醫院醫正開刀,一怒之下要給人發配到東北苦寒之地,擺明是起了殺心。

好在錯拉汝赤及時阻止了他,艱難擺擺手說:“罷了,都退下……”

眾人長舒一口氣,紛紛汗流浹背地退出去,錯拉汝赤這才像泄力似的順著周唯的懷抱往下滑,枕在他膝頭說:“彆這麼大火氣,我害怕……”

“你會怕?”

錯拉汝赤覺得自己好像出現了幻覺,周唯這語調,怎麼聽起來像是要哭了?

“對不起,我也沒想到會這樣,”錯拉汝赤故作輕鬆地說,“看來以後真不能……”

“你做那些事之前想過我嗎,錯拉汝赤?”周唯緊咬牙關,強忍著心中莫名的怒意和焦躁,道,“下了毒的酒你說喝就喝,苦肉計你說演就演,那些東西真有那麼重要?讓你連命都可以不要!那我呢?你的人生有沒有我都無所謂?你是死是活跟我都毫無關係?你告訴我!”

“阿唯……”錯拉汝赤知道怎麼解釋都沒用,隻能曲線救國,趁著自己虛弱,有氣無力地說,“我疼……”

周唯臉色一變,張口就要叫太醫,卻被對方先一步製止:“你抱抱我就好。”

周唯的怒氣都快從天靈蓋兒衝出來了,後槽牙咬的吱吱作響,但還是小心翼翼地挪動一下將錯拉汝赤抱在懷裡,隻不過從頭至尾沒再說一句話,生怕自己一張口就忍不住罵這個沒心沒肺的家夥!

錯拉汝赤靜靜地靠在周唯胸口,若不是那粗重的呼吸聲和不停發抖的身體,周唯還真以為他就這麼睡過去了。他紅著眼給錯拉汝赤裹了裹被子,緊緊抱著他,自言自語到:“我該怎麼辦?毒給烏拉善喂了,解藥也派人四處去尋了,皇榜貼了,懸賞也發了,真假醫師來了一大堆,可都是一群廢物!”

周唯不知道的是,寒毒發作時渾身是刺骨的冰冷,就像是被人剃去皮肉後將白骨放在冰天雪地中一般,那種由內而外散發的寒意讓錯拉汝赤渾身麻木,他感覺不到彆人的觸碰,更感覺不到周唯抱著他試圖給予的那一點體溫。

“阿唯……”

“嗯。”

“你彆生氣了,”錯拉汝赤疲憊地微睜著雙眼,卻還是不死心地想要說服周唯,“右相等老臣還有大用,隻是他們先入為主地依舊把你當個紈絝,所以處處約束……好在他們對你忠心未變,我不能讓他們站在你的對立麵。”

周唯耐著性子苦口婆心地說:“可你也不能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啊,他與你孰輕孰重,你心裡沒數麼?”

“自然有的,”錯拉汝赤笑了笑說,“丞相可以有很多,我隻有一個,是不是啊?”

周唯在他額頭上輕輕吻了吻,埋怨道:“你明明什麼都知道。”

“知道啊,我都知道,”錯拉汝赤昏昏沉沉,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麼,隻依稀記得在失去意識前靠在周唯的胸口說了句,“可你現在是皇帝了……”

周唯怔怔地看著懷裡了無生氣的人,腦中嗡嗡作響。肅王可以任性,皇帝不可以,肅王可以偏安一隅當個隻吃俸祿的廢物,皇帝卻要以天下為己任夙夜在公,肅王為愛與所有人抗爭是一段可歌可泣的佳話,皇帝心裡隻裝著一個男人便是昏庸無能……這些道理沒有人比錯拉汝赤更明白,他在接過聖旨的那天就擺好了自己的位置,這一切原是自己太天真……

“阿鳶……”周唯心疼的摸了摸錯拉汝赤的側臉,冰涼的觸感總讓他有一種即將失去對方的慌亂,他吻了吻那毫無血色的唇,輕聲道,“對不起,都是我的錯,對不起。”

第二日,不知是什麼原因,錯拉汝赤渾身刺痛的症狀突然消失了,整個人也容光煥發起來,麵色雖然還有些憔悴,可比前一天蒼白虛弱的模樣好太多了。

“殿下今日氣色好了許多,”玉清鬆了一口氣,一邊給炭盆裡加著炭火一邊說,“似乎比之前都恢複地快一些呢。”

錯拉汝赤點點頭沒多說什麼,甚至連個笑模樣都沒有,隻是呆呆地盯著手中的書卷,問:“陛下呢?”

“回殿下,奴婢聽說外國來了使臣,眼下正在禦書房與陛下議事。”

錯拉汝赤心有疑惑,但也懶得多問什麼,每年都有許多小國派使臣前來與大周示好,如今接近年關,各國使臣更是絡繹不絕,都恨不得踏破這皇宮的門檻。

“解藥如何?”

赫連昭陽搖搖頭說:“無解。”

“廢物!”

赫連昭陽立時黑了臉,可一想到錯拉汝赤便沒了脾氣,隻能麵無表情地說:“之前研製的解藥都給烏拉善試了,沒用,為今之計隻有一條路,絕路逢生。”

周唯抬起頭盯著對方看了半晌,問到:“你有多大把握?”

“三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啪!”

周唯拍案而起,盯著赫連昭陽一字一頓道:“三成把握你就敢讓朕試?”

“你冷靜一點,”赫連昭陽皺著眉不悅道,“歸元丸既然能讓你活下來,那他也能。”

周唯一聽這話果然冷靜下來,問到:“歸元丸在何處?”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