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秋天,東北的山林被金黃色的落葉覆蓋,空氣中彌漫著豐收的氣息。然而,陳宇和林強的養殖場卻依然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儘管村民們和省裡的扶持基金幫助他們渡過了最艱難的時刻,但資金問題依然像一塊巨石壓在他們心頭。
夜深人靜時,陳宇獨自坐在養殖場的辦公室裡,眉頭緊鎖。他翻看著賬本,心中盤算著如何解決資金缺口。
突然,他想到了他的空間——那是他上一世身為野外生存大師時,在野外探險意外獲得的神秘空間。這個空間不僅能儲存物品,還能讓物品保持原樣,永遠不會變質。
陳宇閉上眼睛,心神沉入空間。空間裡,兩隻超過百年年份的野山參靜靜地躺在那裡,根須粗壯,藥香濃鬱。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他早年趕山時收集的珍貴藥材,如靈芝、天麻、冬蟲夏草等。
“這些藥材……或許能解決現在的燃眉之急。”陳宇心中一動,決定將這些藥材出手。
陳宇知道,百年野山參和這些珍貴藥材的價值非同小可,必須找到可靠的收購商才能確保交易安全。他通過村裡的老獵人和藥材商打聽,最終聯係上了一位在省城做藥材生意的老行家——李老板。
李老板在省城的藥材市場頗有聲望,專門收購珍稀藥材。陳宇通過村裡的供銷社主任牽線,與李老板取得了聯係。
“李老板,我手頭有兩株百年野山參和一些珍稀藥材,想請您幫忙看看。”陳宇在電話中謹慎地說道。
李老板一聽是百年野山參,立刻來了興趣:“百年野山參?這可是稀罕物!陳老弟,你什麼時候方便,咱們見麵詳談?”
陳宇想了想,決定親自去省城一趟。他帶上空間裡的藥材,第二天一早便坐上了去省城的班車。
到了省城,陳宇按照約定來到李老板的藥材鋪。李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穿著一身中山裝,看起來精明乾練。
“陳老弟,快請進!”李老板熱情地招呼道。
陳宇點點頭,從隨身的布包裡小心翼翼地取出兩株百年野山參。李老板一看到野山參,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好參!好參啊!”李老板戴上手套,仔細端詳著野山參的根須和紋理,“這參的年份至少有一百二十年,品相極佳,藥香濃鬱,確實是難得的珍品。”
陳宇微微一笑:“李老板果然是行家,一眼就看出了門道。”
李老板放下野山參,又看了看陳宇帶來的其他藥材,如靈芝、天麻等,都是上等貨色。
“陳老弟,這些藥材你打算怎麼出手?”李老板問道。
陳宇沉吟片刻,說道:“李老板,咱們明人不說暗話。我養殖場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難,急需資金周轉。這些藥材,您看能給個什麼價?”
李老板摸了摸下巴,思索了一會兒,說道:“這兩株百年野山參,市場價至少能賣到八萬元一株。至於這些靈芝、天麻,加起來也能值個兩三萬。這樣吧,我出二十萬,全部打包收購,你看如何?”
陳宇心中一動,二十萬在這個年代可是一筆巨款,足夠解決養殖場的資金問題了。但他表麵上不動聲色,故作猶豫地說道:“李老板,這價格……是不是有點低了?”
李老板笑了笑:“陳老弟,咱們都是實在人。這價格已經很有誠意了。你要是覺得不合適,咱們可以再商量。”
陳宇知道李老板是個爽快人,便點頭答應:“好,就按李老板說的,二十萬成交。”
交易完成後,陳宇拿著二十萬元的現金支票,心中鬆了一口氣。他立刻將這筆錢存入銀行,隨後打電話給林強,告訴他這個好消息。
“林強,咱們的資金問題解決了!我剛剛出手了兩株百年野山參和一些藥材,拿到了二十萬!”陳宇興奮地說道。
電話那頭的林強愣了一下,隨即激動地說道:“二十萬?太好了!這下咱們的養殖場有救了!”
有了這筆資金,陳宇和林強開始全力重建養殖場。他們不僅修複了被大火燒毀的設施,還引入了更多先進的技術和設備。
“咱們可以試試溫室養殖技術,這樣即使在冬天,動物們也能有一個溫暖的環境。”陳宇提議道。
林強點了點頭:“是啊,溫室養殖技術能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咱們得抓緊時間引入。”
於是,他們請來了省裡的農業專家,幫助設計和建造溫室養殖場。經過幾個月的努力,養殖場的麵貌煥然一新。梅花鹿和野豬們在溫暖的溫室裡悠閒地生活,鹿茸和野豬肉的品質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咱們的養殖場現在可是今非昔比了。”林強滿意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