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風和林雨踏入清華附中的校園,那是個陽光斑駁的清晨。
1993年,素質教育理念在校園裡逐漸滲透,校園中滿是蓬勃朝氣。
紅磚教學樓被綠樹環繞,古樸又莊重。兩人緊攥著書包帶,眼神裡既有初來乍到的緊張,又懷揣著對未來學習生活的憧憬。
陳風被分到高三3)班。他走進教室時,同學們正熱烈討論習題。
講台上,老師拿著寫滿密密麻麻筆記的教材,這在當時是老師們教學的常態。
陳風找空位坐下,同桌蘇然戴著黑框眼鏡,熱情地遞來一本化學參考書,笑道:“你好,這是上學期的筆記,先看看,熟悉下。”陳風感激接過,心中陌生感頓時減輕。
課堂上,老師在黑板上奮筆疾書,粉筆末在陽光照射下飛舞。
陳風全神貫注聽講,鋼筆在筆記本上不停記錄。
課間休息,蘇然拉著陳風,向同學們介紹:“這是新同學陳風,大家多關照。”
同學們圍過來,好奇詢問陳風來自哪裡,北京生活是否習慣。
在大家熱情中,陳風打開話匣子,講著東北的大雪、家鄉趣事,引得同學們陣陣驚歎。
林雨所在的高三2)班,教室布置得溫馨且富有文化氣息,牆上貼著同學們寫的勵誌標語和優秀作文。
林雨剛坐下,梳馬尾辮的劉思瑤湊過來,自我介紹道:“我叫劉思瑤,以後是同桌啦!”
劉思瑤性格活潑開朗,很快和林雨聊起學校社團。
“你知道嗎,學校文學社可厲害,常組織詩歌朗誦和作文比賽,你作文這麼好,要不要加入試試?”
林雨眼睛一亮,她一直對文學興趣濃厚,當即心動。
體育課上,同學們在操場上儘情奔跑嬉戲。
男生熱衷踢足球,那時足球大多是黑白相間的橡膠球,雖比不上現在專業,但大家玩得不亦樂乎。
女生則更喜歡跳繩、踢毽子,五顏六色的毽子在空中飛舞,滿是青春活力。
陳風和林雨很快融入其中,和同學們享受課餘歡樂時光。
隨著時間推移,陳風憑借紮實數學基礎,在數學競賽選拔中脫穎而出。
蘇然拉著他,興奮地說:“走,一起去參加集訓,爭取在競賽拿個好名次!”
林雨在劉思瑤鼓勵下,加入文學社。
在文學社活動中,她結識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探討詩詞、分享寫作心得。
有次,文學社組織參觀北京老舍故居,林雨和同學們在故居感受文學大師生活氣息,回來後,她寫下一篇情感真摯的散文,在校報發表,贏得老師和同學一致稱讚。
另一邊,陳宇依舊忙碌於四合院修繕和生意拓展。
他每日穿梭在施工現場和各種商業洽談場合,雖疲憊卻乾勁十足。
這天,他像往常一樣來到修繕中的四合院,傅金玉山師傅正在院子裡指導徒弟雕刻精美的木雕。
陳宇走上前,和傅師傅閒聊起來。
“傅師傅,多虧您和徒弟們精心修繕,這座四合院越來越有韻味了。”陳宇由衷讚歎。
傅金玉山放下工具,笑著說:“小陳,這是大家的功勞。對了,我最近聽老夥計說,他有幾座四合院想出手。那幾座院子年頭久,保存不錯,就是長時間沒人住,有些破敗。”
陳宇眼睛一亮,他一直想擴大四合院收藏,打造獨具特色的四合院文化群落。
“傅師傅,您能詳細說說嗎?這幾座四合院位置在哪兒?”
傅金玉山思索片刻,說道:“就在附近胡同,離這兒不遠。其中一座是以前清朝官員府邸,院子裡有不少精美的石雕和木雕,很有曆史價值。不過,這幾座院子的主人要求一次性付清房款,價格可不低。”
陳宇心中暗自盤算,這是難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