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陽光為綠洲鍍上一層金輝,陳沐陽站在新落成的水利樞紐前,望著陶製管道將清澈的井水引向阡陌縱橫的農田。經過三年苦心經營,這片曾經吞噬生命的荒漠,如今已化作瓜果飄香的沃土。沙棗林間,新嫁接的品種結出了拳頭大的果實;改良後的藜麥田裡,沉甸甸的穗子壓彎了秸稈,豐收的喜悅在每一個流民的笑靨中綻放。
"陳公子!商隊捎來西域的葡萄苗!"阿力木騎著駱駝疾馳而來,馱籃裡的陶罐盛滿濕潤的沙土,嫩綠的藤蔓在風中輕輕搖曳。陳沐陽立刻想起在唐朝學習的嫁接技術,快步走向苗圃。他將西域葡萄藤與本地耐旱的野葡萄砧木結合,用駱駝筋細心捆綁,又覆上一層自製的保濕膜——那是用鴕鳥蛋殼熬製的黏液混合蜂蠟製成。
與此同時,陳景行正在指導工匠打造水磨。巨大的木輪被湍急的水流推動,帶動石磨緩緩轉動,將新收的藜麥磨成細膩的麵粉。"再挖一條支渠,把落差引到紡織坊。"陳景行指著不遠處的棚屋,"用水力帶動紡車,效率能再提一倍。"流民們聽後乾勁十足,鐵鍬與沙土碰撞的聲音在綠洲上空此起彼伏。
隨著綠洲聲名遠揚,越來越多的流民慕名而來。陳沐陽在城門外增設了流民安置區,用夯土和胡楊木搭建起整齊的民居。每戶院落都配有小型蓄水池和太陽能蒸餾器——這是他利用沙漠充足的日照,將獸皮與陶碗結合設計的取水裝置。在綠洲中心,一座用沙漠特有的紅砂岩砌成的"感恩碑"巍然聳立,上麵刻滿了所有參與建設者的名字。
然而,平靜的生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打破。連續三個月滴雨未降,地下水位急劇下降。陳沐陽帶領勘探隊深入山脈,終於在一處峽穀發現了暗河的蹤跡。他借鑒在南極冰淵的經驗,設計了一套複雜的虹吸引水係統:用中空的胡楊木製成管道,利用水位差將暗河水引向綠洲。當第一股清泉順著管道奔湧而出時,整個綠洲沸騰了,流民們跪地親吻濕潤的土地。
危機過後,陳沐陽開始思考綠洲的未來。他組織流民修建了大型水庫,用石膏和黏土混合製成防水塗層;在周邊山脈大規模種植耐旱樹木,構建起綠色屏障。同時,他將多年積累的沙漠求生經驗整理成冊,在綠洲學堂開設專門課程,培養出一批精通水利、農耕和冶鐵的專業人才。
一個月圓之夜,陳景行在冶煉坊偶然發現了奇特的礦石。這種礦石在高溫下會散發出幽藍的光芒,與天空之淚的材質竟有幾分相似。父子倆將其研磨成粉,混入青銅熔液,鍛造出一把異常鋒利且韌性十足的短劍。短劍鑄成的瞬間,天空之淚突然劇烈震動,光芒中浮現出陌生的星圖。
"看來,新的旅程要開始了。"陳沐陽撫摸著短劍上的紋路,回想起初到沙漠時的艱辛。如今的綠洲,已經能夠自給自足,流民們在這裡安居樂業,學堂裡書聲琅琅,工坊中爐火熊熊。臨彆前,他們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留下了詳細的《沙漠生存全書》和全套改良工具。
啟程那日,整個綠洲的居民都來送行。阿力木帶著學徒們獻上了新織的披風,老藥師塞來裝滿草藥的皮囊,孩子們則把最甜的沙棗塞進他們的行囊。陳沐陽父子站在沙丘之巔,望著漸漸縮小的綠洲,心中滿是欣慰。天空之淚的光芒越來越盛,將他們籠罩其中。
當光芒消散,刺骨的寒風裹挾著雪花撲麵而來。陳沐陽睜開眼,發現自己置身於一片白茫茫的雪原,遠處隱約可見冰雕玉砌的城堡。陳景行握緊手中的短劍,劍刃在雪光中閃爍:"這次,又會是怎樣的挑戰?"父子倆相視一笑,迎著風雪向前走去,身後留下一串堅定的腳印,而天空之淚,正默默指引著下一段未知的冒險征程。
喜歡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獵傳奇請大家收藏:()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獵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