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鳴峰方向的晨空泛著暗沉的鉛灰色,營地篝火的火星剛飄起就被風卷走,空氣裡帶著細微的刺痛感——阿圖抬手摸了摸帳篷的獸皮,指尖竟傳來一絲微弱的電流,是雷暴來臨前的靜電。地脈地圖攤在石台上,“雷鳴峰”的標記旁用紫紋畫著兩道閃電,控能族文字標注:“雷暴無休,岩柱導電”。陳景行翻著泛黃的古籍殘頁,指尖劃過墨跡:“峰上的‘導電岩柱’會引雷,金屬工具一靠近就會觸電,雷暴時岩縫還會落石,得先做絕緣裝備才能靠近。”
“先解決‘絕緣防護’,普通護甲的金屬部件會導電,得全換成不導電的材料。”陳沐陽拎起之前的耐熱護甲,手指敲了敲外側的鐵皮樹皮——這種材料在雷暴中可能成為導電體,必須換掉。奇伯立刻去營地附近的林子裡,砍來“樹脂藤”——這種藤蔓會分泌淡黃色的樹脂,天然絕緣,曬乾後韌性比韌藤還強。
絕緣護甲的製作比預想的細致:雅蘭先將樹脂藤劈成細條,編織成網狀的護甲基底,藤條間的縫隙控製在半寸,既透氣又能擋落石;然後在基底外側,均勻塗抹三層融化的橡膠樹膠昨晚新刮的,加了少量蜂蠟增強黏性),膠層乾後形成透明的絕緣膜,能隔絕電流;護甲內側縫上一層冰蠶膜,膜上繡著細密的藤紋,既能減少樹脂藤對皮膚的摩擦,又能在出汗時保持乾爽;最後做了配套的“絕緣頭盔”——用硬木做框架,外側裹兩層樹脂藤,再塗一層橡膠樹膠,頭盔前部裝著冰蠶膜護目鏡,能擋住雷暴時的強光和碎石。
阿圖穿上護甲試了試,抬手揮了揮斷藤斧斧刃暫時用樹脂包裹),動作靈活不受阻;她故意用頭盔碰了碰帶靜電的獸皮,指尖再沒感覺到電流,連護目鏡的視野都很清晰,不會被霧氣模糊。“還得做‘絕緣手套’和‘絕緣鞋’,手腳最容易接觸岩柱。”雅蘭又用樹脂藤編織手套,掌心縫了層厚獸皮增加握力),手套邊緣用橡膠樹膠封死,避免電流從袖口滲入;絕緣鞋則在鞋底墊了三層樹脂藤皮,中間夾一層乾燥的苔蘚增強絕緣性),鞋幫用雙層藤條編織,腳踝處縫了圈彈性橡膠,能牢牢裹住腳踝,防止碎石掉進鞋裡。
解決了絕緣問題,“導電岩柱探測”成了新難題。普通探測杖的金屬部件會引電,陳沐陽改造了“絕緣探柱杖”:找了根五尺長的硬木杆選的是不導電的椴木),杆身纏上樹脂藤條防滑還能二次絕緣);杆的一端削成鈍尖,尖部裹了層厚樹脂,樹脂裡嵌著少量發光石碎屑——一旦靠近導電岩柱,碎屑會被電流激發,發出淡紫色的光,距離越近,光越亮;杆身刻著“遠近觸”三檔刻度,每檔對應一種紫光深度,能提前五尺探到岩柱,避免猝不及防觸電。
探柱杖剛做好,阿圖就拿著它靠近營地旁的金屬鍋模擬導電體)——杖尖的發光石碎屑瞬間亮成淡紫色,刻度跳到“近”檔,提醒距離不足三尺,預警精準得很。
雷暴時的“避雷”更關鍵。陳沐陽做了“簡易避雷針”:找了根丈長的硬木杆,頂端綁一塊巴掌大的金屬片從暗能蜥碎片拆的,能引雷),金屬片下方裹三層樹脂絕緣,防止電流傳下杆身);木杆底部削成尖,裹上金屬片方便插進土裡接地),插入土中時還要在周圍鋪一層乾燥的火山灰增強導電性,讓雷電更快導入地下);避雷針的中部綁了根細藤,藤上掛著小銅鈴——雷暴來臨時,銅鈴會被靜電吹動發出響聲,提前預警。
為了在雷暴中不迷路,奇伯還改造了“雷電屏蔽定向儀”:在之前霧中定向儀的基礎上,用樹脂將磁石和刻度盤完全包裹,隻留熒光草的觀察窗;樹脂層外再纏一層樹脂藤,形成雙層屏蔽,避免雷電乾擾磁石的指向;定向儀的外殼用硬木製作,邊緣磨成圓潤的形狀,防止被落石砸壞。
所有裝備準備妥當,日頭剛爬過樹梢,隊伍就背著工具朝雷鳴峰出發。走了約莫一個時辰,空氣裡的靜電越來越強,頭發都微微豎了起來,遠處的雷鳴峰隱約傳來“轟隆隆”的雷聲,雲層壓得更低,像是隨時會砸下來。
“快把避雷針插好!”陳沐陽率先停下,將避雷針插進路邊的土裡,金屬片朝上,周圍鋪好火山灰——剛插穩,銅鈴就“叮鈴鈴”響了起來,是雷暴要來了!眾人立刻散開,將另外五根避雷針插在營地周圍,形成一個環形的避雷區,再將金屬工具都用樹脂布包好,避免暴露在外引電。
沒過多久,第一滴雨點砸在樹脂護甲上,“啪”的一聲炸開,緊接著豆大的雨點密集落下,雷聲越來越近,遠處的山巔閃過一道慘白的閃電,照亮了峰上林立的導電岩柱——那些岩柱泛著青黑色的光,像一根根朝天的金屬針,閃電剛觸到岩柱頂端,就順著岩柱劈進地裡,地麵都跟著輕微震動。
“等雷暴間隙再走!”阿圖躲在避雷針形成的安全區裡,看著雨幕中的岩柱群——岩柱之間的縫隙很窄,有的地方隻容一人側身通過,縫隙裡還能看到零星的落石,顯然雷暴時岩縫不穩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約莫一炷香後,雨勢稍減,雷聲也遠了些。“趁間隙前進!”阿圖舉起絕緣探柱杖,率先踏進岩柱群。杖尖的發光石碎屑時不時亮一下,提醒周圍有小型導電岩塊,她小心翼翼繞開,鞋底的絕緣層踩在濕滑的岩石上,完全不打滑;陳沐陽舉著雷電屏蔽定向儀跟在後麵,儀內的熒光草始終指向雷鳴峰深處,就算偶爾有閃電劃過,定向儀的指向也沒偏移。
走到岩柱群中央時,阿圖的探柱杖突然亮成深紫色——前方有大型導電岩柱!她趕緊停下,順著杖尖的方向望去,一根兩人合抱的岩柱立在前方,岩柱表麵布滿了細小的紋路,閃電落在岩柱上時,紋路會亮起淡藍色的光,顯然這就是地脈節點的藏身處。
可岩柱周圍的地麵上,散落著不少尖銳的碎石,雷暴時還會有石塊從上方的岩縫掉下來,必須先清理出安全區域。“用‘絕緣鏟’清理碎石!”奇伯掏出之前做的淤泥鏟,鏟頭已經裹了層厚樹脂,變成了絕緣鏟,他握著鏟柄,將周圍的碎石一一鏟開,堆在岩柱兩側,形成一道簡易的擋石堆;雅蘭則用樹脂藤編織了一張“防石網”,網眼三寸見方,綁在岩柱上方的岩縫處,能擋住落下的碎石,避免砸到正在操作的人。
清理完碎石,岩柱表麵的紋路漸漸清晰——控能族的符號藏在紋路中間,與阿圖手裡的銅鑰形狀完全吻合。可符號周圍的岩麵是導電的,直接用手碰會觸電,陳沐陽找了塊厚樹脂,剪成與符號大小一致的墊片,貼在符號周圍,再用絕緣探柱杖輕輕按住符號中央的石點——“哢嗒”一聲,岩柱表麵的紋路緩緩凹陷,露出一個一尺見方的洞口,洞口裡泛著淡藍色的光,是節點核心的能量,洞口邊緣還裹著一層樹脂狀的物質,顯然是控能族留下的絕緣層,不用擔心觸電。
阿圖舉著絕緣探柱杖伸進洞口,碎屑沒有亮,說明洞內沒有導電體。她順著洞口慢慢爬進去,洞內是一個一丈見方的石廳,石廳中央的石台上,立著一根泛著淡藍光的石柱,正是地脈節點的核心;石柱的注入點藏在頂端的細縫裡,周圍沒有導電部件,隻有少量乾燥的苔蘚,用絕緣鏟輕輕一刮就掉。
此時洞外的雷聲又近了,雨點砸在防石網上“劈裡啪啦”響,陳沐陽在洞口喊:“雷暴要來了,儘快校準!”阿圖掏出細徑注能針——針身已經用樹脂裹了層絕緣層,她將注能針插進注入點,緩慢擠壓皮囊,淡綠色的生命晶石汁液順著針管流進節點,石柱的藍光漸漸變亮,石廳內的靜電感也慢慢消失,連洞外的雷聲都似乎遠了些。
午後時分,注能終於完成。阿圖拔出注能針,石柱的藍光在石廳內形成一道光暈,光暈順著岩柱的紋路蔓延到外側,原本導電的岩柱表麵,竟泛起了一層淡淡的絕緣膜,再也不會引雷。她爬出洞口時,雨已經停了,天邊露出一絲微弱的陽光,岩柱群的落石也停了,隻有避雷針的銅鈴還在輕輕晃動。
陳景行湊到岩柱前,指尖摸著剛出現的新符號——是一片揚起的沙塵,旁邊刻著“風沙原”三個字,與地脈地圖上第十二個節點的標記完全一致。阿圖將地圖折好放進背包,絕緣護甲上的雨水還沒乾,卻沒人在意——下一個節點在風沙原,古籍說那裡“風沙漫天,埋路藏穴”,還得提前做防沙和探穴的工具,才能繼續趕路。
族人們收拾好避雷針和絕緣工具,沿著岩柱群的安全路線往回走。雷鳴峰的天空漸漸放晴,導電岩柱的青黑色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再也沒有之前的威懾力。沒人說話,每個人都在琢磨風沙原的防沙裝備,畢竟漫天風沙比雷暴更難辨路,埋在沙下的地穴入口,更是考驗探測工具的精準度。
喜歡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獵傳奇請大家收藏:()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獵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