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酸菜炒得差不多了,林知意便加入適量的開水,蓋上鍋蓋,讓湯底慢慢滾開。等到湯底滾開之後,她先調了味,然後把那一盆魚排魚骨倒進鍋裡,煮了幾分鐘之後,再把魚片放入鍋裡。等到魚片煮到變色之後,一道美味的酸菜魚就算是大功告成啦!
滿滿一大鍋酸菜魚,熱氣騰騰地端上桌來,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一群人圍坐在一起,吃得那叫一個熱火朝天,大汗淋漓。
林知意一直埋頭苦吃,專挑魚排吃,林拾舞見她這樣,還以為她是怕不夠吃,所以才一直夾著沒有多少肉的魚骨頭吃呢。於是,林拾舞便夾了一筷子魚片,放到林知意的碗裡,用軟軟糯糯的聲音說道:“姐姐,你彆光吃魚骨頭嘛,也吃點魚片啊。”
其他人看到這一幕後,突然意識到,他們剛才隻顧著埋頭大吃,完全沒有注意到大姐林知意還沒怎麼動筷子呢。是的,如今的林知意已經成為了大姐,而林達則依舊是大哥,隻不過現在他得排在大姐之下了。
於是,他們紛紛站起身來,排成一隊,然後依次走到林知意麵前,每人都夾起一筷子魚肉放到她的碗裡。眨眼間,林知意的碗裡就堆滿了魚肉,簡直就像一座小山似的。
林知意看著碗裡那堆積如山的魚肉,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這可真是個有趣的誤會啊!雖然大家的好意讓她心裡暖暖的,但這麼多魚肉對她來說確實是個甜蜜的負擔啊!
其實,與魚片相比,林知意更喜歡吃魚排;與雞腿相比,她更喜歡吃雞翅。也不知道為什麼,她似乎對這些肉少的部位情有獨鐘。然而,今天這個小小的喜好卻引發了如此大的誤會,這可真是讓她始料未及啊!
麵對這滿滿一碗的魚片,林知意實在是沒有辦法全部吃完。於是,她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辦法。她先是把一部分魚片夾給了櫟兒,然後又將另一半分給了林拾舞,畢竟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她嘛!
時間如白駒過隙般轉瞬即逝,轉眼間便已踏入二月的門檻。林知意來到這裡,即將年滿一年了。
為了紀念這特彆的一天,林知意決定將這天當成自己的生辰來慶祝,權當是慶祝自己重獲新生。畢竟,她對原主的生辰一無所知,而她上輩子的生日也早已成為遙遠的過去。
不過,林知意並未將此事張揚出去,甚至連櫟兒都未曾透露半句。她的計劃很簡單,就是與櫟兒一同享用一頓簡單的晚餐,如此而已。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充滿了意外與巧合。不知林達他們是如何得知這個消息的,亦或是純粹的偶然,他們竟然給林知意送上了一束美麗的野花。
於是,當晚,林知意家中的飯桌上,再次擠滿了人,熱鬨非凡。儘管如此,大家在用餐時都默契地避開了“生日”“生辰”等敏感詞彙,林知意見狀,便也順勢將這頓飯當作普通的晚餐來對待。
生日過後,林知意前往鋪子查看工程進度,她發現鋪子隻剩下一些收尾工作就可以交工了,從楊木匠那裡定製的桌椅和櫃子也已經運到了鋪子以及鋪子後麵的幾間房子裡。
接下來,林知意決定帶著林達三兄弟去尋找長期合作的糧鋪和賣菜販子。他們走訪了幾家店鋪,與老板們進行了詳細的交談,了解了各種糧食和蔬菜的價格、品質以及供應情況。經過一番比較和篩選,林知意最終選擇了兩家信譽良好、價格合理的糧鋪和賣菜販子作為長期合作夥伴。
就在一切都安排妥當的時候,白永衡送的牌匾也到了。這塊牌匾製作精美,上麵燙金的四個大字“林記麵館”異常醒目。於是,林知意挑選了一個良辰吉日,正式宣布林記麵館開業了。
麵館裡的招牌麵,有辣雞麵、雞絲麵、燉雞麵還有肉沫麵幾種。其中,肉沫麵的價格最為親民,隻需要八文錢一碗,而其他幾種則都要十二文錢一碗。當然,除了麵條本身,店裡還搭配了各色小菜,有涼拌蘿卜絲、酸菜、酸蘿卜、香辣脆等幾種,供客人自由選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知意對於小菜的種類也有著自己的打算,她準備隨著季節的變化來進行調整。比如,當黃瓜成熟的時候,就可以加上一道清爽可口的涼拌黃瓜,讓客人在吃麵的同時,也能品嘗到不同的滋味。
開業那天,林達兄妹十五人早早地就到了,李德清一家也趕來捧場,甚至就連龍鳳胎也來了。楊春蘭一家、大姐李彩霞一家也都如約而至。
此外,秦殊白,白永衡和小魚兒也來了;周信以及縣城錢記的東家和幾個夥計也前來道賀;雜貨鋪的掌櫃和趙嬸子也都趕來湊個熱鬨。
然而,與這熱鬨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來湊熱鬨的路人卻寥寥無幾,隻有那麼五六個。仔細一看,原來還有幾個是這條街上開其他鋪子的。他們看到這裡如此熱鬨,便抱著看笑話的心態走了過來,甚至還打起了賭,賭這家麵館能撐幾個月。
原本,大家是打算先讓林知意去招呼客人的,但那幾個圍觀的人見到這一幕,壓根沒有進入鋪子,一個轉身,就像受驚的兔子一樣跑了。
林知意見狀,並沒有氣餒,而是微笑著邀請眾人入座。
林知意將煮熟的麵條撈起,一一放入碗中,加入提前炒製好的臊子,再撒上一小把翠綠的蔥花,一碗香噴噴的麵條就大功告成啦!
而林杉則在一旁充當跑堂的角色,手腳麻利地將煮好的麵條端到眾人的手中。
不到一刻鐘的時間,所有人都已經端起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一時間,整個屋子裡都彌漫著麵條的香氣,隻聽得見“哧溜哧溜”的聲音此起彼伏,那是大家大口吃麵的聲音。
就連那對才一歲大的龍鳳胎,林知意也沒有忘記他們。她特意為這兩個小家夥煮了一碗爛熟的雞絲麵,湯底是精心燉製的金黃雞湯。雖然這兩個孩子還太小,不會自己吃麵條,但在父母的細心投喂下,他們吃得津津有味,一口接一口,小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喜歡知意的平淡生活請大家收藏:()知意的平淡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