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淩霄古洞的瞬間,淩雲隻覺得周身空間微微扭曲,仿佛穿過了一層無形的水幕。
外界的一切聲音驟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絕對的寂靜,以及一股無處不在、浩瀚如海的古老劍意。
洞內並非想象中的漆黑狹窄,反而彆有洞天。放眼望去,是一片開闊的奇異空間,頭頂並非岩石,而是流轉著混沌色澤的氤氳之氣,仿佛蘊含天地初開之秘。
腳下是光滑如鏡的玉石地麵,倒映著頭頂的混沌。
空間中央,矗立著一塊高達十丈的青色石碑,石碑古樸無華,上麵卻布滿了無數縱橫交錯的劍痕。
那些劍痕,有的深可見骨,透著淩厲的殺伐之氣;有的淺淡飄逸,帶著超然物外的意境;
有的厚重沉穩,仿佛承載山嶽;有的迅疾如電,仿佛撕裂長空……
每一道劍痕,都仿佛是一位絕世劍修留下的畢生感悟,蘊含著獨特的劍道真意。
整個空間,都彌漫著這股由無數劍意交織而成的磅礴氣息,讓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仿佛置身於劍道的海洋。
“這便是淩霄古洞……”
淩雲深吸一口氣,感受著周圍那濃鬱得幾乎化不開的劍意,隻覺得自身的劍心都在微微震顫,產生一種渴望與之交融的衝動。
他沒有立刻去觀摩那塊最顯眼的劍痕石碑,而是先盤膝坐下,閉目凝神,調整自身狀態。
他知道,此地劍意雖好,但龐雜浩瀚,若心神不守,極易被其影響,甚至迷失自我。
混沌吞天訣緩緩運轉,丹田內的混沌鼎散發出溫和的光芒,幫助他穩固心神,澄澈靈台。
漸漸地,他摒除了所有雜念,心神徹底沉靜下來,如同一麵映照萬物的明鏡。
當他再次睜開眼時,目光已然變得無比清明與專注。他站起身,緩步走向那塊巨大的劍痕石碑。
越是靠近,那股彙聚了無數劍意的磅礴威壓便越是強烈。
尋常仙士境修士,恐怕連靠近石碑十丈都難以做到。
但淩雲劍心堅定,又有混沌鼎守護心神,雖然感到壓力,步伐卻依舊沉穩。
他來到石碑前,目光落在最下方一道看似平平無奇的淺淡劍痕上。神識小心翼翼地探出,與之接觸。
轟!
刹那間,淩雲仿佛看到了一位青衫劍客,於細雨蒙蒙中,手持竹劍,信手揮灑。
劍招看似隨意,卻蘊含著一種與自然相合的靈動意境,每一劍都仿佛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自然之劍……”
淩雲心中明悟,這道劍痕蘊含的是與天地自然交融的劍道真意。
他沒有沉迷其中,神識緩緩退出,又落向旁邊一道深可見骨的猙獰劍痕。
這一次,他仿佛置身於慘烈的戰場,一位身披重甲的將軍,手持巨劍,浴血搏殺。
劍勢大開大合,充滿了慘烈的殺伐之氣,每一劍都帶著一往無前、與敵偕亡的決絕。
“殺伐之劍……”
緊接著,他又感受了厚重如山的防禦劍意、迅疾如風的速度劍意、冰封萬物的寒冰劍意、焚儘八方的烈焰劍意……
無數種不同的劍道真意,如同走馬觀花般在他心間流淌而過。
每一種都博大精深,足以讓一位劍修窮儘一生去鑽研。
淩雲沒有貪多,他隻是靜靜地感受著,體悟著這些劍意中蘊含的“理”。
他並非要學習這些具體的劍意,而是要汲取其中的養分,印證自身的混沌劍道。
他的混沌劍道,核心在於“包容”與“演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些截然不同的劍意,正好為他提供了豐富的“養分”。
他沉浸在各種劍意的感悟中,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時而蹙眉沉思,時而麵露恍然。
他的識海中,仿佛有無數持劍的身影在舞動,演繹著各自的劍道。
而他的混沌劍意,則如同一個無形的旋渦,緩緩吸收著這些劍意中與自身相合的部分,去蕪存菁,融入己身。
不知過了多久,他將石碑上大部分劍痕都感悟了一遍,自身劍意變得更加凝練、圓融,對於“混沌開天”與“混沌歸墟”這兩式雛形,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開天並非一味生猛,更需蘊含演化之妙;歸墟也非純粹毀滅,其中亦藏著輪回與新生的契機。
然而,他總覺得還差了點什麼。這些劍意雖強,但似乎都未能觸及那最本源的劍道奧秘。
他的目光,最終投向了石碑最頂端,那裡隻有一道痕跡。
那並非劍痕,而是一個手指點出的指印!指印深陷入石碑,周圍光滑無比,仿佛蘊含著某種至理。
淩雲凝聚全部心神,神識小心翼翼地探向那道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