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紅軍隨手扯了根狗尾巴草叼在嘴裡,草莖在他乾裂的唇間上下晃動。
他眯著三角眼打量著新來的知青們,目光在幾個女知青纖細的手腕上停留片刻,從鼻子裡哼出一聲:“細胳膊細腿的,能掄得動鐮刀?”
段愛民雖然也皺著眉,但態度明顯緩和許多。這個方臉盤的中年漢子搓著滿是老繭的手掌,掌心的紋路裡嵌著洗不掉的泥土。
他的目光在知青中來回掃視,最後落在韓安禾姐弟身上:“上次分給我們隊的...還算湊合。”他頓了頓,想起那個至少能扛起半袋麥子的知青,“就是乾活慢了點,磨洋工。”
說起來,韓安珩這批新來的知青,自從到紅星大隊落戶以來,一直都是跟著老知青們單獨勞作。
大隊特意在村東頭劃出了二十畝薄田,美其名曰“知青試驗田”,實則是怕這些城裡來的娃娃糟蹋了好地。
那塊地貧瘠不說,還滿是碎石,種出來的玉米棒子都比彆處小一圈。
每天清晨,當村裡的壯勞力們扛著鋤頭往北坡的肥地走時,知青們就排著隊往東頭去。
這段時間都是老知青們手把手教新人乾活,從怎麼握鐮刀到怎麼拔雜草,事無巨細。
每天傍晚收工時,知青點的院子裡總是飄著藥酒味,那是有人在給磨破的手掌上藥,有時還夾雜著壓抑的抽泣聲。
但現在秋收在即,情況就不同了。金黃的麥浪在田野裡翻滾,沉甸甸的麥穗垂著頭,必須在雨季來臨前搶收完畢。這時候,每一分勞力都要用在刀刃上。
段紅軍嗤笑一聲,吐掉嘴裡的草莖:“城裡娃娃,中看不中用!”他往地上啐了口濃痰,用磨得發亮的解放鞋底狠狠碾了碾,“去年那個孔雄不也說自個兒是校籃球隊的?結果連捆麥子都紮不緊!麥垛子一碰就散,害得我們隊多乾了半天!”
孔雄的臉頓時漲得通紅,眼鏡片後的眼睛閃爍著羞憤的光。他扶了扶眼鏡,手指關節發白。
李琳輕輕扯了扯他的衣角,用隻有他們能聽見的聲音說:“彆理他...”她曬得發紅的臉頰上還帶著前幾日勞作留下的曬傷。
“那就韓知青姐弟倆跟那個女知青到我隊裡吧。”段愛民指了指韓安禾姐弟和蘇蓉。
蘇蓉立刻挺起胸膛,得意地瞥了韓安禾一眼。
段紅軍看他選走了兩個女知青,才不情不願地帶著另外三人走了,邊走邊嘟囔:“淨給我塞些繡花枕頭...”
韓安禾幾不可察地皺了下眉頭。跟蘇蓉在一個隊裡,這下要時刻防備著了。
顏菀白擔憂地看向韓安禾,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麼。韓安禾安撫地笑著搖搖頭,用口型說了句“沒事”。
顏菀白無奈地抿抿嘴,她們確實沒辦法決定分組。想到蘇蓉對韓安禾的敵意,她不禁擔心秋收期間會鬨出什麼幺蛾子。
站在一旁的段定國看到韓安禾跟蘇蓉分到一塊,眉頭也皺起。
但秋收剛開始,他最終沒說什麼,隻是暗自記下,等過兩天再把人調開就是了。
韓安禾因為之前一直在打豬草,基本不在人前出現。現在跟著段愛民身後往二隊的地塊走,立刻引來了眾多目光。
有好奇的,有懷疑的,更多的是不滿,二隊的壯勞力們可不想被拖後腿。
“那不是韓知青嗎?”一個包著藍頭巾的婦女跟同伴嘀咕,“聽說病懨懨的,打豬草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可不是,”同伴撇撇嘴,“她弟弟看著還行,這丫頭怕是連鐮刀都拿不穩。”
段愛民聽著身後的議論,回頭看了眼韓安禾。少女身形單薄,但腰杆挺得筆直,眼神清亮堅定,倒不像是吃不了苦的樣子。
他清了清嗓子,正準備說點什麼,突然看見蘇蓉一個箭步衝到韓安禾前麵,故意用肩膀撞了她一下。
“哎喲!”蘇蓉誇張地叫了一聲,“韓同誌你怎麼擋路啊?”她聲音尖細,引得周圍人都看過來。
韓安禾不動聲色地穩住身形,拍了拍被撞到的肩膀:“蘇同誌小心些,地不平。”
她語氣平靜,眼神卻冷了下來。秋收才剛開始,這位就已經按捺不住了。
段愛民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眉頭擰成了疙瘩。
他重重地咳嗽一聲,所有目光立刻集中到他身上:“都聽好了!秋收就是打仗,誰要是敢耍小心思耽誤農時...”
他故意沒說完,但警告的眼神已經掃過蘇蓉。
韓安禾握緊了手中的鐮刀,刃口在晨光中閃著冷冽的寒光,映出她微微繃緊的下頜線。
這把鐮刀明顯是新磨過的,鋒利的刃口能輕易割斷粗壯的麥稈。
段愛民抹了把額頭的汗,朝田埂上喊道:“愛業家的,你來帶一下她們。”他的聲音在空曠的麥田上回蕩,驚起幾隻偷食的麻雀。
說完便轉身大步走向正在分配任務的隊員們,背影很快消失在金黃的麥浪中。
一個戴著褪色草帽、腰間係著藍布圍裙的微胖嬸子走了過來。
她臉頰上兩團高原紅,手指關節粗大,一看就是常年乾農活的好手。“跟我來吧,”蔡菊花說話帶著濃重的鄉音,眼睛卻透著和氣,“先教你們咋使喚這鐮刀。”
她彎腰示範,動作利落得像割韭菜:“手腕得這樣轉,腰要沉下去,腿岔開站穩嘍。”麥稈在她鐮刀下發出清脆的“嚓嚓”聲,整齊地倒向一側,“割下來的麥子要這樣擺,穗頭朝一個方向,回頭好捆。”
韓安禾學著她的樣子彎腰,立刻聞到麥田裡蒸騰出的泥土腥氣。
蘇蓉在旁邊撇撇嘴,但還是不情不願地跟著學。
韓安珩則學得格外認真,額前已經滲出細密的汗珠。
隊裡其他老知青看到他們三人,隻是抬頭瞥了一眼就繼續埋頭乾活。
在這個節骨眼上,誰也沒閒心看熱鬨,秋收是按工分算的,多乾才能多分糧。
蔡菊花教完一遍,用圍裙擦了把汗,給三人劃分了位置:“韓丫頭在中間,蘇同誌左邊,小韓知青右邊。”
喜歡七零嬌寵小知青請大家收藏:()七零嬌寵小知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