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氏集團總部大樓的頂層會議室裡,氣氛凝重得幾乎能擰出水來。巨大的落地窗外是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陽光透過玻璃灑在長桌上,卻照不進每個人臉上的焦慮。傅景深坐在主位,指尖輕輕敲擊著桌麵,目光掃過麵前的幾位高管,聲音低沉而有力:“城西智慧社區項目的預算缺口已經達到三千萬,要是找不到解決方案,下個月就隻能暫停項目。”
話音剛落,市場部總監張誠就皺著眉開口:“傅總,我們已經和三家投資公司談過了,他們都覺得這個項目周期太長,風險太高,不願意追加投資。要不我們先削減一部分非核心設施的預算?比如社區裡的智能綠化係統,暫時先不用建。”
“不行。”工程部總監李軍立刻反駁,“智能綠化係統是項目的核心亮點之一,要是削減了,項目的競爭力會大打折扣,之前投入的宣傳費用也會打水漂。”
“那總不能看著項目暫停吧?”張誠有些急躁,“現在集團的現金流本來就緊張,要是城西項目出問題,其他項目也會受到影響。”
幾位高管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起來,卻始終沒有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蘇晚坐在傅景深身邊,手裡拿著項目的預算報表,指尖劃過密密麻麻的數據——自從上次家宴後,傅景深就讓她參與到傅氏集團的核心項目討論中,一來是讓她多熟悉商業運作,二來也是希望她能憑借“過目不忘”的技能發現一些被忽略的細節。
此刻,她看著報表上的一項支出——“第三方監理費用:五百二十萬”,眉頭微微蹙起。她記得上周在整理傅氏集團往年的項目資料時,看到過類似規模的項目,第三方監理費用大多在三百萬左右,城西項目的監理費用比正常水平高出了近百分之七十,這顯然不太合理。
“傅總,”蘇晚的聲音打破了會議室的爭論,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她身上,有驚訝,有質疑,也有不屑——在大多數高管眼裡,蘇晚不過是個“替嫁”來的少奶奶,懂點禮儀已經不錯了,怎麼可能懂商業項目?
張誠甚至忍不住輕笑一聲:“蘇小姐,我們現在討論的是三千萬的預算缺口,不是家裡的柴米油鹽,您要是不懂,就彆瞎摻和了。”
蘇晚沒有理會他的嘲諷,而是將預算報表推到傅景深麵前,指著“第三方監理費用”那一項:“傅總,我覺得這項支出有問題。城西項目的監理費用比集團往年同規模項目高出近百分之七十,而且我查過這家監理公司的資質,它成立還不到一年,根本沒有承接過這麼大的項目,卻能拿到傅氏的合作,這背後會不會有貓膩?”
傅景深拿起報表,仔細看了起來。他之前隻關注了整體預算缺口,沒注意到單個項目的支出異常,經蘇晚這麼一提,他立刻發現了問題——這家名為“誠信監理”的公司,確實是第一次和傅氏合作,而且合作流程上有很多不規範的地方,當時是項目副總監王浩推薦的,他因為事情太多,就沒有仔細核查。
“王浩呢?”傅景深的臉色沉了下來,聲音裡帶著一絲威嚴。
王浩就坐在會議室的角落,聽到傅景深叫他,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連忙站起身,支支吾吾地說:“傅總,這家監理公司……是我一個朋友推薦的,我覺得他們的報價還不錯,就……就推薦了。”
“報價不錯?”蘇晚拿出手機,打開一份文件,“我剛才讓秦特助查了一下,這家監理公司給其他公司的報價,比給傅氏的低了百分之四十。而且據我所知,這家公司的法人,是你妻子的弟弟。王總監,這恐怕不是‘朋友推薦’這麼簡單吧?”
王浩的額頭滲出冷汗,雙手不停地顫抖,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會議室裡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所有人都明白了——王浩這是在利用職務之便,給自家親戚的公司輸送利益,才導致監理費用虛高,造成了項目的預算缺口。
張誠的臉也紅了,他剛才還嘲諷蘇晚不懂商業,現在卻被蘇晚的細心和洞察力打臉,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李軍則對蘇晚刮目相看——他之前也覺得蘇晚隻是個花瓶,沒想到她竟然能發現這麼隱蔽的問題,而且還能快速找到證據,實在不簡單。
傅景深看著王浩,眼神冷得像冰:“王浩,你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損害集團利益,從現在起,你被開除了。後續的法律責任,集團法務部會跟你聯係。”
“傅總,我錯了!我不該這麼做!求您再給我一次機會!”王浩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苦苦哀求,卻被保安架了出去。
解決了監理費用的問題,會議室的氣氛緩和了許多。傅景深看向蘇晚,眼神裡滿是讚賞:“蘇晚,你發現的這個問題很關鍵。按照正常的監理費用計算,項目的預算缺口可以減少兩百二十萬。接下來,我們再討論剩下的兩千七百八十萬該怎麼解決。”
蘇晚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傅總,除了監理費用,我還發現項目的宣傳費用也有優化空間。目前項目的宣傳主要集中在傳統媒體上,花費高,效果卻一般。我們可以把一部分宣傳費用轉移到新媒體平台,比如和短視頻博主合作,製作項目的科普視頻,或者發起線上互動活動,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城西智慧社區的主要目標客戶就是年輕人,這樣做不僅能降低宣傳成本,還能提高宣傳效果。”
她頓了頓,又補充道:“另外,項目的建材采購也可以優化。現在我們是和一家供應商獨家合作,價格沒有議價空間。我們可以引入兩家以上的供應商,通過招標的方式選擇性價比最高的,這樣至少能降低百分之十的采購成本。”
幾位高管聽著蘇晚的建議,眼睛越來越亮。張誠率先開口:“蘇小姐這個建議好!現在年輕人都喜歡刷短視頻,要是能和博主合作,宣傳效果肯定比傳統媒體好。而且引入多家供應商,確實能降低采購成本,我之前怎麼沒想到呢?”
“我也覺得可行,”李軍附和道,“新媒體宣傳的事情,我們市場部可以立刻著手準備。建材招標的事情,我會和采購部溝通,儘快製定方案。”
傅景深看著眼前的場景,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他知道蘇晚很聰明,卻沒想到她在商業方麵也有這麼敏銳的洞察力——她的建議不僅針對性強,而且切實可行,一下子就解決了項目的兩大難題。
“就按照蘇晚說的辦,”傅景深拍板決定,“張總監,你負責新媒體宣傳的策劃;李總監,你負責建材招標的對接;其他人配合他們的工作,務必在一周內拿出具體方案。”
“是,傅總!”幾位高管齊聲應道,之前的焦慮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乾勁。
會議結束後,高管們陸續走出會議室,經過蘇晚身邊時,都主動跟她打招呼,眼神裡滿是認可。張誠更是特意停下來,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蘇小姐,剛才是我不對,不該小看您,您的商業洞察力比我強多了,以後還請您多指點。”
蘇晚笑了笑:“張總監客氣了,我隻是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具體的執行還需要靠大家。”
看著高管們離去的背影,蘇晚心裡充滿了成就感。她知道,這是她第一次在傅氏集團的核心會議上提出自己的見解,並且得到了高管們的認可,這不僅是對她能力的肯定,也是她在傅氏集團立足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