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連忙表示,現在是特殊時期,商會一切盈利沈家不取分毫,全都用於發展軍事民生。
莫歡對沈金福的表現更滿意了,這是完全賭上整個沈家了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短短兩年,清遠縣這邊上下齊心,已經在偏遠地區和山林中建立了三座軍鎮,幾十座軍寨,常規兵力可達五萬,戰時兵力直逼十五萬!
此時的外麵,在莫歡派人鼓動之下,各地紛紛舉起反旗,宣朝疲於奔命,現在已無力鎮壓。
眼見時機成熟,莫歡召集手下開會,次日以清風山莊名義舉起反旗。
莫歡兵分四路,迅速占領早已被滲透成篩子的遼遠府,又以極快的速度占領了已被滲透的差不多的遼平府。
等到朝廷反應過來時,整個東北已經納入莫歡掌控。
莫歡沒有繼續向南擴張,收縮防線,堅壁清野,大有一副死守東北角之勢。
宣朝派兵在外圍刺探了一番後,眼見無機可乘,放棄了收複東北的打算,隻派兵駐守遼平府以南的河間府。
東北地廣人稀,土地貧瘠,相比於江南的富庶繁華,不值一提,朝廷現在的重心都放在了江南。
這也是莫歡想要看到的,他之所以沒有以魏國公的名義起事,就是為了防止引起朝廷重視,不顧一切的反撲。
他需要一段過渡發展期。
東北雖然土地貧瘠,但卻非常適合番薯和土豆種植,加上土地廣袤,不出兩年,就能囤積大量糧食。
至於人口,這些年沈家不斷派遣商隊南下,暗地裡引導流民北上,又帶回來大量能工巧匠。
腐朽的朝廷根本沒注意到每次幾百人的商隊,回來變成了上千人。
人口問題早已不是掣肘東北發展的因素,隻要莫歡願意,隨時可以招募幾十萬可戰之兵。
除了發展自身,莫歡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練兵。
莫家軍有一套自己的訓練方法,個體戰鬥素養遠超宣朝士兵,武器裝備在莫歡有所保留的改進下也比宣朝製式裝備強不少,唯獨欠缺的就是實戰經驗。
沒有經曆戰爭洗禮的莫家軍,永遠成不了真正的莫家軍。
東北往西過了一段遼闊的無人區就是漠北,正好,莫家軍的強項就是打北蠻。
莫歡打通漠北,沿途建立大量軍鎮,親自帶兵打進了漠北,以戰養戰。
短短三年時間,不但打得蠢蠢欲動的北蠻再度抬不起頭來,還鑄就了一支百戰之軍。
回到東北後,時機已成,莫歡召開誓師大會,恢複聲名,細數宣朝罪狀,以魏國公之名出兵討伐宣朝。
莫家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敗宣朝河間府駐兵,一路向南橫推,向世人宣告最強之師莫家軍回來了!
莫歡每戰必衝鋒在前,一眾莫家軍就好像打了雞血一樣,根本停不下來。
在莫家軍五戰五捷之後,一路上就再也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各城紛紛望風而降,甚至不少魏國公舊部主動前來投靠。
正當人們以為莫家軍將摧枯拉朽的橫掃天下時,莫歡卻止步長江,與宣朝隔江而治。
莫歡倒不是不想直接橫掃天下,不過他也知道過猶不及。
他現在雖然兵力強盛,不過宣朝沉疾太重,他想要改革,隻能一步一步來,鋪得太大,根本鎮壓不過來。
而且現在南方鬨得正歡,他直接過去反而會讓整個南方同仇敵愾,還不如等他們狗咬狗,消耗一波他再出兵。
將整個北方納入版圖後,莫歡正式建國,國號乾。
設六部兩相,沈金福為左相,胡衝之為右相。
又拜陳忠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領天下兵馬,莫戰四人為四鎮將軍,各率一軍。
立國後,莫歡開始打擊豪紳,收回土地,招收人才,大力發展教育和農商,整個乾朝一片欣欣向榮。
與之相對,宣朝叛亂四起,國力空前衰弱,明眼人都知道,乾朝一統天下,隻是時間問題了。
宣朝好不容易穩定局勢,連忙派使者向乾朝求和。
莫歡當然不會求和,不過他也想看看宣朝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卻不想在此時再次見到了女主。
喜歡快穿:天魔之路請大家收藏:()快穿:天魔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