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羊城北區,某家音樂興趣班。
寬大空曠的教室內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樂器。
小到響板卡祖笛,大到豎琴大擂鼓。
可見這家興趣班的投資人,對孩子的音樂培養有多麼上心。
不拘泥於區區幾樣樂器,也招了不少不同領域的音樂老師來教學。
楊曼和幾位音樂老師教導著孩子們,充分培養他們的音樂才能。
和其他教導方式大同小異,好似按話術教導的音樂老師們不同。
楊曼的教導方式都是基於孩子們對音樂的愛好程度。
孩子喜歡什麼曲調風格,就教他們什麼。
就像無所不能的音樂導師,在各個領域上都有所造詣,教導孩子的同時也不會誤導他們。
許多音樂老師無一不欽佩她的才華,表示與她共事很榮幸。
其中甚至有老師是她的歌迷,激動得連續好幾天無償加班。
一些不以為意的孩子們也通過自己的老師,慢慢理解楊曼的厲害之處。
這也導致圍著她的孩子越來越多,應接不暇。
楊曼也不覺得辛苦,對音樂充滿熱愛的小孩子,就是她最大的動力。
“曼曼老師教我打架子鼓!”
“你走開!下一個是我,曼曼老師教我彈鋼琴!”
這時,兩個八歲左右的男孩,為了爭奪曼曼老師掐了起來。
爭執愈演愈烈,楊曼勸了好幾次他們都沒聽進去,無奈放下了手中的吉他。
圍著她的孩子們紛紛讓開了路。
楊曼直接揪住他們的衣領,在教室裡所有老師和孩子呆滯的目光中。
憑一己之力,雙臂單手拎起了兩個男孩,還把他們糾纏的手腳分開了。
“都彆鬨了,曼曼老師今天要教吉他和古箏。”
“小飛,你去和關關老師學架子鼓。”
“小帕,你去和婷婷老師學鋼琴,都聽清楚了?”
兩隻小家夥連連點頭,相比楊曼的口頭威脅,更害怕對方的力氣。
“好了,握手言和,不準打架了。”
兩個男孩的衣領還在楊曼的手中,雙腳懸空,不情願地朝對方伸出了手。
相握言和後,楊曼這才把他們放了下來,還不忘幫他們整理淩亂的衣服。
整理衣領時,楊曼那秀美精致的臉龐湊近了幾分,稚嫩的男孩滿臉通紅地去找各自的老師。
處理完爭執坐回椅子上,伸手去拿吉他時,楊曼忽然發現一個男孩的眼神好似變化了一般。
不是很顯眼,隻是神態有些變化,但還是被楊曼捕捉到了異樣。
下午放學,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衝出教室,也有幾個孩子依依不舍地牽著老師。
楊曼身邊不舍的孩子最多,在她的勸說下,眼含淚花的孩子們這才離開了教室。
其他一起下班的音樂老師們聚在一起,商量一起吃個晚飯。
楊曼也收到了邀請,但被她搖頭婉拒。
“不好意思,今晚我還有事情,下次再約吧。”
老師們也沒在意,一起離開了教室。
很快,教室除了楊曼再無其他人,她靜靜地收拾著樂器,將它們一一擺放好。
沒一會,那男孩回到教室,他沒有離開這棟樓,等著其他人離開。
急匆匆地跑進教室,找到了自己落下的小背包。
楊曼記得他,名叫夏銘,是一個喜歡吹簫的孩子,那小背包裡正是他的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