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剛果脈合·綠洲脈續
當剛果盆地雨林的晨霧還未從非洲象的腳印裡散去時,林羽正踩著腐殖層深厚的土地,跟著當地向導卡隆走進一片稀疏的林地。原本該遮天蔽日的雨林,此刻卻有大片樹木被攔腰砍斷,斷口處的年輪清晰可見,散落的木屑還帶著新鮮的濕氣——便攜式水晶球碎片的屏幕上,靈氣純度數值停在42,能量波動像被撕碎的紙片,零散地分布在林地各處,無法彙聚成完整的脈絡。
“這是剛果盆地的‘洛馬米雨林區’,曾經是非洲靈脈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卡隆指著遠處被開墾的礦坑,“非法伐木者把百年靈脈古樹砍了賣木材,采礦者直接在靈脈節點上挖礦,現在雨林的靈脈像‘斷了線的珠子’,連山地大猩猩的棲息地都被分割成了幾塊,它們要冒著被偷獵者捕捉的風險,才能從這片林地走到那片林地。”
蘇瑤蹲下身,將探測器的探頭插入樹樁旁的土壤。屏幕上的雜波格外明顯,偶爾閃過的綠色峰值卻很微弱:“靈脈節點被礦坑破壞,能量無法彙聚;植被碎片化又讓能量失去了‘傳輸通道’,我們得先補種靈脈喬木,連接碎片化的林地,再清理廢棄礦坑,用‘靈脈修複晶石’重啟節點,才能讓剛果脈合。”
樂樂抱著從南極帶回來的帝企鵝玩偶科考站研究員送的紀念品),看著樹樁上新生的嫩芽,小聲說:“這些樹一定很疼吧?我們快點種新的樹,讓它們和嫩芽一起長大,讓大猩猩有新的家。”
阿哲已經背著無人機走到了林地高處,他操控著無人機升空,鏡頭掃過洛馬米雨林區的全貌:“從航拍看,雨林被分割成了6塊‘孤島’,中間隔著伐木道和礦坑;有3個大型廢棄礦坑直接壓在靈脈節點上,最深的礦坑有12米,裡麵還積著雨水。我先繪製‘林地碎片化地圖’和‘礦坑位置圖’,標注出需要補種樹木的‘生態廊道’。”
當天下午,林羽和卡隆一起拜訪了當地反偷獵組織和環保部門。麵對“靈脈碎片化”的現狀,反偷獵組織負責人無奈地說:“我們每天都在巡邏,但伐木道和礦坑成了偷獵者的‘捷徑’,上個月還發現了2隻被偷獵的幼年大猩猩;環保部門雖然禁止了非法伐木和采礦,但已經破壞的林地和礦坑,根本沒人有能力修複。”
“碎片化的林地不僅讓靈脈受損,還讓反偷獵工作更難開展,”林羽拿出提前準備的方案,“我們提出‘生態廊道+礦坑修複’的思路:在6塊林地之間,種植‘靈脈速生喬木’如靈脈紫檀、靈脈柚木),搭建寬50米的生態廊道,讓動物能安全遷徙,也讓靈脈能量能流通;用生態土填充廢棄礦坑,在坑底嵌入靈脈修複晶石,再種植耐貧瘠的靈脈灌木,讓節點重新激活。”
環保部門負責人表示,會協調當地社區參與補種工作,還會在生態廊道周邊設置監控攝像頭,防止偷獵者和非法伐木者進入;反偷獵組織則承諾,會派巡邏隊守護補種的樹木,確保生態廊道能順利形成。最終,各方達成共識,兩周內啟動“剛果脈合行動”。
接下來的三十天,洛馬米雨林區變得熱鬨起來。林羽和阿哲負責規劃生態廊道的路線——他們用石灰在地上畫出補種區域,確保廊道能精準連接6塊林地;蘇瑤則帶著誌願者和當地村民,在廊道區域種植靈脈速生喬木幼苗,這些幼苗是用實驗室培育的抗病蟲害品種,成活率能達到80以上。
清理廢棄礦坑的工作更複雜。卡隆帶著村民,先用抽水機抽乾礦坑裡的積水,再用卡車運來混合了靈脈微生物的生態土,一點點將礦坑填滿;林羽和阿哲則在坑底中心位置,嵌入一塊直徑1米的靈脈修複晶石,晶石能釋放能量,喚醒周邊沉睡的靈脈節點。
樂樂的任務是“雨林小守護員”,她和當地社區的孩子們一起,給喬木幼苗澆水、綁防護欄防止動物踩踏)。孩子們教樂樂如何分辨靈脈幼苗:“葉子上有細小絨毛、莖稈呈淺綠色的就是靈脈紫檀幼苗,它長得快,能很快成為大猩猩的‘保護傘’。”
樂樂學得很認真,每種下一棵幼苗,都會在旁邊插一個小木牌,上麵寫著自己和小夥伴的名字,笑著說:“等這些樹長高了,我們的名字就會和樹一起長大,大猩猩看到木牌,就知道這裡是安全的家。”
二十天後,第一條生態廊道的喬木幼苗全部種下,蘇瑤用便攜式水晶球碎片監測發現,廊道周邊的靈氣純度從42升到了46,碎片化林地之間的能量波動開始有了微弱的連接;3個廢棄礦坑也全部填充完畢,嵌入的靈脈修複晶石已經開始釋放能量,礦坑周邊的土壤裡,長出了零星的靈脈雜草。
更讓人驚喜的是,反偷獵組織的巡邏隊在第一條生態廊道裡,發現了一群山地大猩猩——5隻成年大猩猩帶著3隻幼崽,正沿著廊道緩慢遷徙,幼崽還時不時趴在樹乾上玩耍。“大猩猩開始走廊道了!”巡邏隊隊長激動地給林羽打電話,聲音裡滿是興奮,“這說明它們覺得這裡安全,靈脈的能量也讓它們願意靠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又過了十天,剩下的5條生態廊道全部完工,3個靈脈節點也徹底激活。便攜式水晶球碎片顯示,洛馬米雨林區的整體靈氣純度升到了51,能量波動像重新編織的網,將6塊林地完整連接起來,甚至能隱約看到能量順著廊道,流向周邊更廣闊的雨林區域。
在離開剛果盆地前,眾人和當地村民、反偷獵隊員一起,在第一條生態廊道的中心位置,立了一塊用靈脈紫檀木製成的“脈合碑”,上麵刻著“剛果脈合,林獸共生”八個大字,旁邊用法語和當地語言寫著對雨林靈脈的祝福。樂樂還把自己的小木牌送給了當地小夥伴姆巴,約定三年後再來看看,看看他們種的樹長得有多高,看看大猩猩的家族是不是更壯大了。
“接下來我們要去亞洲的阿拉伯半島,”在前往機場的路上,蘇瑤看著平板電腦上的資料,“那裡的‘綠洲靈脈’因為過度抽取地下水和氣候乾旱,出現了‘水域萎縮’的情況,很多千年綠洲正在消失,依賴綠洲生存的靈脈椰棗樹和阿拉伯瞪羚數量銳減,當地貝都因人的傳統生活方式也受到了威脅。”
經過兩天的飛行和一天的沙漠越野車行程,他們終於抵達阿拉伯半島中部的“瓦迪穆薩綠洲”。當地靈脈保護組織的負責人哈立德早已在綠洲邊緣等候,他穿著傳統的貝都因長袍,手裡拿著一把乾枯的椰棗樹葉:“這是去年從綠洲中心的千年椰棗樹上摘的,現在那棵樹已經枯死了。綠洲的地下水位比十年前下降了10米,以前能灌溉上千畝椰棗樹的泉水,現在隻剩下幾個小水窪,連瞪羚都很少來這裡喝水了。”
林羽接過椰棗樹葉,葉片邊緣卷曲發黃,隻有葉脈還殘留著一絲微弱的綠光。“綠洲的靈脈和地下水是‘共生關係’,地下水是靈脈的‘血液’,椰棗樹是靈脈的‘血管’,現在血液少了、血管斷了,靈脈自然會衰竭,”林羽說,“我們需要先建‘靈脈集水係統’,收集沙漠中的雨水和露水,補充地下水;再補種耐乾旱的靈脈椰棗樹,修複靈脈血管,才能讓綠洲脈續。”
第二天一早,眾人跟著哈立德走進瓦迪穆薩綠洲。曾經的綠洲中心,千年椰棗樹的枯樹乾孤零零地立在地上,周圍的土壤乾裂成了不規則的塊狀,隻有幾個小水窪旁還長著零星的駱駝刺。樂樂蹲在水窪邊,看著水裡幾隻掙紮的小蟲,小聲說:“以前這裡一定有很多泉水吧?椰棗樹上結滿了椰棗,瞪羚在樹下喝水,貝都因人在綠洲裡唱歌。我們一定要讓它變回原來的樣子。”
蘇瑤拿出地下水探測儀,在綠洲周邊檢測,發現地下水位最淺的地方也在12米以下,土壤含水量不足2,很多區域的土壤已經出現鹽漬化過度抽水導致地下鹽分上升)。“我們需要在綠洲周邊修建‘靈脈集水壩’——用當地的砂岩和黏土,修建呈弧形的壩體,收集沙漠中的季節性雨水;在壩體下方鋪設透水管道,讓雨水緩慢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同時在鹽漬化區域,種植‘靈脈耐鹽植物’如靈脈檉柳、靈脈沙棘),降低土壤鹽分,為補種椰棗樹做準備。”
林羽和阿哲負責設計靈脈集水壩的結構——他們根據沙漠雨水的流向,在綠洲的東、南、北三個方向,各設計了一座長200米、高2米的集水壩,壩體中間高、兩側低,能讓雨水自然彙聚到中心的透水管道;哈立德則帶著貝都因村民,用駱駝運送砂岩和黏土,開始修建集水壩。
樂樂的任務是“綠洲小園丁”,她和貝都因的孩子們一起,在鹽漬化區域種植靈脈檉柳幼苗。孩子們教樂樂如何在沙漠裡種樹:“先挖一個1米深的坑,在坑底鋪一層駱駝糞能保水),再把幼苗放進去,用濕沙埋好,這樣幼苗就能紮根了。”
樂樂學得很認真,每種下一棵檉柳,都會用小石子在坑邊圍一個圈,防止風沙把幼苗埋住,還會對著幼苗小聲說:“快點長大吧,等你長高了,就能擋住風沙,讓地下水慢慢回來,讓椰棗樹也能重新發芽。”
三十五天後,三座靈脈集水壩全部修建完成,鹽漬化區域也種下了上萬棵靈脈檉柳。恰逢沙漠的短暫雨季,一場小雨過後,集水壩成功收集了約500立方米的雨水,雨水順著透水管道滲入地下,蘇瑤用地下水探測儀檢測發現,地下水位上升了0.3米,雖然不多,但已經是十年間的第一次上升。
又過了十天,哈立德在綠洲中心的千年椰棗樹枯樹乾旁,發現了幾棵新生的椰棗樹苗——幼苗隻有10厘米高,卻帶著鮮嫩的綠色,顯然是地下水位上升後,老樹的根係重新煥發生機,長出的新苗。“椰棗樹發芽了!綠洲的靈脈還活著!”哈立德激動地大喊,貝都因村民們都圍過來看,有人還拿出了家裡珍藏的椰棗,分給大家,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希望。
便攜式水晶球碎片顯示,瓦迪穆薩綠洲的靈氣純度從36升到了43,能量波動雖然依舊溫和,卻像重新跳動的心臟,帶著生機與活力。更讓人驚喜的是,哈立德在水窪邊發現了2隻阿拉伯瞪羚,它們正小心翼翼地低頭喝水,看到人也沒有立刻逃跑,似乎知道這裡已經變得安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離開阿拉伯半島前,眾人和貝都因村民一起,在靈脈集水壩旁立了一塊用砂岩製成的“脈續碑”,上麵刻著“綠洲脈續,沙水共生”八個大字,旁邊用阿拉伯語和中文寫著對綠洲的祝福。樂樂還把自己的帝企鵝玩偶送給了貝都因的小女孩阿米娜,笑著說:“讓企鵝陪著你,一起等椰棗樹長大,等綠洲變得更漂亮。”
飛機緩緩升空,林羽看著窗外逐漸縮小的綠洲和沙漠,心裡滿是感慨。從剛果盆地的“脈合”到阿拉伯半島的“脈續”,每一條靈脈都承載著當地的生態與文化——雨林的靈脈連著大猩猩的生存,綠洲的靈脈連著貝都因人的傳統。修複靈脈,不僅是修複自然,更是修複人與自然之間的共生關係。
“接下來我們要去大洋洲的‘大自流盆地靈脈區’,”蘇瑤看著平板電腦上的資料,“那裡的地下暗河靈脈因為過度開采地下水灌溉農田,出現了‘能量枯竭’的情況,很多依賴暗河的澳大利亞肺魚和赤桉樹林數量大幅減少,甚至麵臨滅絕風險。”
樂樂靠在窗邊,手裡拿著阿米娜送的小椰棗曬乾的),笑著說:“不管是雨林、綠洲,還是地下暗河,我都會和大家一起努力,保護每一條靈脈。因為我知道,每一條靈脈都是地球的‘生命密碼’,我們要守護好這些密碼,讓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永遠充滿生機。”
阿哲坐在旁邊,看著樂樂堅定的樣子,笑著說:“我們會一直在一起,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會放棄。守護靈脈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每一次彎腰種樹、每一次清理汙染、每一次耐心等待——等待幼苗長大,等待靈脈蘇醒,等待人與自然重新回到和諧的模樣。這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每一個熱愛地球的人,共同的信仰。”
飛機朝著大洋洲的方向飛去,舷窗外的陽光透過雲層,灑在雨林、綠洲和沙漠上,像靈脈的光芒在跳躍。林羽知道,靈脈守護的旅程還沒有結束,還有很多受損的靈脈等著他們去修複,還有很多未知的靈脈等著他們去發現。但他相信,隻要有像蘇瑤、樂樂、阿哲這樣的夥伴,有全世界熱愛自然、熱愛地球的人,就一定能讓每一條靈脈都重新煥發生機,讓地球永遠充滿綠色與希望。這,是刻在每一個靈脈守護者心中的永恒信念,也是他們會用一生去踐行的承諾。
喜歡八音盒裡的世界請大家收藏:()八音盒裡的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