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落基脈清·草原脈盛
當落基山脈的晨霧纏繞著鬆樹枝椏時,林羽正站在一條泛著灰藍色的溪流旁,指尖觸碰著微涼的溪水。溪流裡漂浮著些許白色泡沫,岸邊的鵝卵石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黃綠色苔蘚——便攜式水晶球碎片的屏幕上,靈氣純度數值停在39,能量波動像被蒙上灰塵的琴弦,振動得沉悶而無力。
“這是落基山脈的‘麋鹿溪’,曾經是北美溪流靈脈最清澈的區域之一,”當地靈脈保護組織的負責人傑克指著溪流上遊的方向,“滑雪場的融雪劑順著雪水流入溪流,礦產開采的廢水也偷偷排進來,現在溪水裡的鹽分和重金屬超標,靈脈虹鱒魚的數量不足十年前的五分之一;周邊的odgepoe鬆林odgepoepine,落基山特有針葉林)也因為水質汙染,針葉發黃,很多小樹長到一米高就枯死了。”
蘇瑤蹲下身,將水質檢測儀插入溪流中,屏幕上瞬間跳出一串紅色數據:含鹽量1.2g遠超淡水生物耐受的0.5g),重金屬銅含量0.07g安全限值0.01g),ph值6.0偏酸性,虹鱒魚適宜ph值為6.57.5)。“融雪劑的鹽分和采礦的重金屬,像‘毒藥’一樣侵蝕著溪流靈脈,”她在防水筆記本上快速記錄,“我們得先建‘靈脈淨化濕地’過濾汙染物,再修複溪流兩岸的植被,減少水土流失,才能讓落基脈清。”
樂樂抱著從地中海帶回來的貝殼露西送的),看著溪流裡偶爾掠過的小魚苗,小聲說:“它們一定很不舒服吧?水又鹹又臟,連呼吸都很難受。我們快點把水變乾淨,讓虹鱒魚能回來產卵。”
阿哲已經背著無人機走到了溪流上遊的高地,他操控著無人機升空,鏡頭掃過麋鹿溪的全貌:“從航拍看,溪流上遊有3個滑雪場融雪排水口,中遊有2個隱蔽的采礦廢水排汙口;溪流兩岸有4段植被裸露區,雨季時泥沙會直接衝進溪流,加重汙染。我先繪製‘汙染源分布圖’和‘植被裸露區圖’,標注出需要修建淨化濕地的位置。”
當天下午,林羽和傑克一起拜訪了當地環保部門和滑雪場管理方。麵對“溪流汙染”的質疑,滑雪場經理一開始還辯解“融雪劑是為了保障遊客安全”,直到林羽拿出監測報告——麋鹿溪下遊的虹鱒魚產卵場,去年隻監測到12個魚巢,而十年前有120個;周邊鬆林的死亡率從5升到了25,很多鬆樹的根係已經出現腐爛。
“汙染不僅會毀掉溪流生態,最終也會影響滑雪場和礦業的長遠發展,”林羽指著報告,“我們提出的‘靈脈淨化濕地’方案,能在不影響滑雪場運營的前提下,過濾融雪水中的鹽分;同時推廣‘環保融雪劑’生物可降解型),減少汙染物源頭;采礦區則需要安裝重金屬處理設備,廢水達標後才能排放。這樣既能保護靈脈,又能兼顧經濟發展。”
環保部門負責人表示,會立刻對采礦排汙口進行查封,要求企業限期整改;滑雪場管理方也承諾,下個雪季開始逐步替換環保融雪劑,並出資參與淨化濕地建設。最終,各方達成共識,兩周內啟動“落基脈清行動”。
接下來的三十天,麋鹿溪兩岸變得忙碌起來。林羽和阿哲負責修建“靈脈淨化濕地”——他們在融雪排水口和采礦排汙口下遊,各修建了一片麵積約5000平方米的人工濕地,濕地裡種植靈脈蘆葦、香蒲和水芹,這些植物的根係能吸附鹽分和重金屬,濕地底部的砂石層也能進一步過濾汙染物;蘇瑤則帶著誌願者和林業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植被裸露區補種odgepoe鬆幼苗和靈脈灌木如藍莓、接骨木),同時在溪流兩岸鋪設“生態緩衝帶”種植草本植物),防止泥沙入溪。
樂樂的任務是“溪流小衛士”,她和當地的孩子們一起,在淨化濕地周邊種植“靈脈固土草本”如羊草、早熟禾)。孩子們教樂樂如何分辨羊草幼苗:“葉子細長、顏色濃綠的就是,它長得快,能很快覆蓋地麵,防止濕地的泥土被衝走。”
樂樂學得很認真,每種下一片幼苗,都會在旁邊插一個用鬆枝做的小標記,上麵寫著“保護溪流,從我做起”,笑著說:“讓來滑雪的人看到標記,就會記得要愛護這裡的水和樹。”
二十天後,第一批靈脈淨化濕地投入使用。蘇瑤用水質檢測儀在濕地出口處檢測發現,融雪水的含鹽量從1.2g降到了0.6g,重金屬銅含量降到了0.02g,接近安全限值;溪流的ph值也回升到了6.4,已經能滿足虹鱒魚的生存需求。更讓人驚喜的是,傑克在濕地下遊發現了3個虹鱒魚巢,雖然數量不多,但卻是近兩年首次在該區域監測到魚巢。
“虹鱒魚開始回來了!”傑克激動地大喊,岸邊的誌願者和孩子們都圍過來看,樂樂還小心翼翼地在魚巢周邊插上小樹枝,提醒大家不要靠近打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又過了十天,植被裸露區的鬆樹幼苗成活率達到了70,生態緩衝帶也開始發揮作用——一場小雨過後,溪流裡的泥沙含量比之前減少了50。便攜式水晶球碎片顯示,麋鹿溪的靈氣純度從39升到了48,能量波動像被擦拭乾淨的琴弦,開始變得清脆而有力,溪流靈脈的“活力”正在逐步恢複。
在離開落基山脈前,眾人和當地居民、孩子們一起,在淨化濕地的入口處立了一塊用odgepoe鬆木製成的“脈清碑”,上麵刻著“落基脈清,溪林共生”八個大字,旁邊用英語和中文寫著對麋鹿溪的祝福。樂樂還把自己的鬆枝小標記送給了當地孩子本,約定明年春天再來,看看虹鱒魚的魚巢有沒有變多,看看鬆樹幼苗有沒有長高。
“接下來我們要去非洲的‘塞倫蓋蒂草原靈脈區’,”在前往機場的路上,蘇瑤看著平板電腦上的資料,“那裡的草原靈脈因為過度放牧和非法狩獵,出現了‘能量衰退’的情況,角馬、斑馬的遷徙種群數量減少,連草原的‘靈脈草種’如針茅、羊草)都因為過度啃食,發芽率大幅下降。”
經過三天的飛行和一天的草原越野車行程,他們終於抵達塞倫蓋蒂草原的“馬拉河沿岸區域”。當地靈脈保護組織的負責人卡魯早已在草原邊緣等候,他穿著傳統的馬賽族長袍,手裡拿著一把乾枯的針茅:“這是今年旱季采集的草種,發芽率隻有30,十年前能達到80;過度放牧讓草原‘來不及喘息’,草剛長出來就被牛羊吃掉,加上偷獵者捕殺角馬,去年的角馬大遷徙,數量比往年少了近10萬頭。”
林羽接過針茅,草籽乾癟,輕輕一碰就掉落在地:“草原靈脈像‘會呼吸的地毯’,雨季生長、旱季休養,過度放牧和偷獵打破了它的呼吸節奏,讓它慢慢失去活力,”他說,“我們需要先建立‘輪牧保護區’,讓草原分區域休養;再補種靈脈草種,恢複草原的‘肥力’;同時加強反偷獵巡邏,保護遷徙動物,才能讓草原脈盛。”
第二天一早,眾人跟著卡魯走進塞倫蓋蒂草原。旱季的草原呈現出淡淡的黃褐色,隻有靠近馬拉河的區域還保留著些許綠色,幾群斑馬在遠處緩慢啃食著低矮的牧草,顯得格外稀疏。樂樂蹲在草原上,看著地麵上零星的草芽,小聲說:“雨季的時候,這裡一定是一片綠色的海洋吧?角馬和斑馬成群結隊,像流動的河流。我們一定要讓它重新變熱鬨。”
蘇瑤帶著團隊對草原土壤進行檢測:過度放牧區域的土壤有機質含量隻有1.5,低於健康草原的3;土壤表層板結,雨水下滲量減少,容易引發水土流失。她隨即製定方案:“在草原上劃分‘休養區’‘放牧區’和‘核心保護區’——休養區全年禁止放牧,讓草種自然繁殖;放牧區限定放牧時間和數量;核心保護區連接角馬遷徙路線,禁止任何人類活動;同時在板結土壤區域,撒播‘靈脈土壤改良劑’由動物糞便和草炭混合製成),改善土壤結構。”
林羽和阿哲負責劃分保護區邊界——他們用木樁和彩色繩子,在草原上標記出三個區域的範圍,每個區域之間留出50米寬的“生態走廊”,方便動物自由移動;卡魯則帶著馬賽族牧民,將自家的牛羊趕到指定的放牧區,並參與反偷獵巡邏。
樂樂的任務是“草原小園丁”,她和馬賽族的孩子們一起,在休養區撒播靈脈草種針茅和羊草)。孩子們教樂樂如何在草原上撒種:“逆風撒,手要抬高,讓種子能均勻落在地上,這樣發芽才整齊。”
樂樂學得很認真,每撒完一片區域,都會用腳輕輕踩實土壤,幫助種子更好地接觸泥土,還會對著草種小聲說:“快點發芽吧,雨季的時候,長成高高的草,等著角馬回來。”
四十天後,塞倫蓋蒂草原迎來了第一場小雨。蘇瑤在休養區檢測發現,撒播的靈脈草種發芽率達到了65,比之前提高了35;板結土壤區域,經過改良劑的作用,土壤透氣性明顯改善,雨水下滲量增加了40。更讓人驚喜的是,卡魯在核心保護區發現了一群角馬——大約500頭,它們正沿著遷徙路線向馬拉河移動,顯然是感受到了草原的變化。
“角馬開始回來了!草原的靈脈在恢複!”卡魯激動地大喊,馬賽族牧民們也跟著唱起了傳統的讚歌,歌聲在草原上回蕩,充滿了希望。便攜式水晶球碎片顯示,塞倫蓋蒂草原的靈氣純度從37升到了46,能量波動像重新充滿活力的心臟,跳動得強勁而有規律。
在離開塞倫蓋蒂草原前,眾人和馬賽族牧民、孩子們一起,在核心保護區的入口處立了一塊用草原紅土製成的“脈盛碑”,上麵刻著“草原脈盛,生靈共舞”八個大字,旁邊用斯瓦希裡語和中文寫著對草原靈脈的祝福。樂樂還把自己從落基山帶來的odgepoe鬆種子,送給了馬賽族孩子姆巴,笑著說:“雖然鬆樹不能在草原上長大,但它代表著我們的約定,明年角馬遷徙的時候,我們還要一起來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飛機緩緩升空,林羽看著窗外一望無際的塞倫蓋蒂草原,心裡滿是感慨。從落基山脈的“落基脈清”到塞倫蓋蒂草原的“草原脈盛”,每一條靈脈都有它獨特的“生存節奏”——溪流需要清澈的水質,草原需要休養生息的時間,破壞節奏就是破壞靈脈的生命,而修複靈脈,本質上就是幫它找回原本的節奏。
“接下來我們要去亞洲的‘湄公河三角洲靈脈區’,”蘇瑤看著平板電腦上的資料,“那裡的河流三角洲靈脈因為水利工程和圍湖造田,出現了‘能量分流’的情況,靈脈湄公河鯰魚數量銳減,稻田的土壤肥力也因為水資源分配不均,逐年下降。”
樂樂靠在窗邊,手裡拿著姆巴送的馬賽族小飾品用獸骨和珠子製成),笑著說:“不管是山間溪流、草原,還是河流三角洲,我都會和大家一起努力,保護每一條靈脈。因為我知道,每一條靈脈都是地球的‘生命印記’,隻要我們用心守護,這些印記就會永遠清晰,地球就會永遠充滿生機。”
阿哲坐在旁邊,看著樂樂堅定的樣子,笑著說:“我們會一直在一起,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會放棄。守護靈脈的路上,會有挑戰,會有疲憊,但每當看到虹鱒魚回來、角馬遷徙,就會覺得一切都值得。這份值得,會支撐著我們繼續走下去,也會吸引更多人加入,讓守護靈脈的隊伍,像靈脈的能量一樣,永遠傳遞、永遠壯大。”
飛機朝著亞洲的方向飛去,舷窗外的陽光透過雲層,灑在山脈、草原和河流上,像靈脈的光芒在流轉。林羽知道,靈脈守護的旅程沒有終點,但隻要有熱愛、有堅守,就一定能讓地球的每一條靈脈都重新煥發生機,讓人與自然的共生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遠。這是刻在每一個靈脈守護者心中的信念,也是他們願意用一生去踐行的承諾。
喜歡八音盒裡的世界請大家收藏:()八音盒裡的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