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月芽展葉·三脈織章
2045年夏至,塔克拉瑪乾沙漠的正午陽光透過“月球環境模擬實驗室”的玻璃頂,灑在培育架上的“月脈二號”焰果苗上。樂樂戴著白色手套,正用軟尺測量一株苗的高度,筆尖在監測日誌上快速記錄:“株高45厘米,莖粗0.8厘米,葉片12片,靈脈能量7.1赫茲,比月球上的‘月脈一號’高0.6赫茲——實驗室的模擬環境果然更適合初期生長。”
阿木爾站在旁邊,手裡的平板電腦實時同步著數據,屏幕上的對比圖顯示,地球實驗室裡的“月脈二號”比月球生態艙裡的“月脈一號”生長速度快了30。“但月球的‘月脈一號’已經開始長側枝了!”他指著屏幕上月球傳回的最新畫麵,“你看,它的主枝頂端分出了兩個小芽,ai係統說這是適應低重力環境的自然調整,能讓枝條更均勻地吸收靈脈能量。”
樂樂湊過去看畫麵——月球生態艙的種植區裡,淡紫色的“月脈一號”苗立在紅色的模擬月壤中,主枝兩側各冒出一個嫩綠的側芽,周圍的火星菌絲像細密的藍線纏繞在根係周圍,艙頂的靈脈能量轉換器正閃爍著淡藍微光。“它的葉片顏色好像變深了!”樂樂指著屏幕,“之前是淡紫色,現在有點偏綠了。”
“是月球的太陽光譜在起作用。”剛好走進實驗室的阿哲解釋道,“月球沒有大氣層過濾,紫外線強度更高,葉片裡的花青素會逐漸轉化為葉綠素,增強光合作用。我們在‘月脈二號’的基因裡加了‘光譜適應片段’,就是為了讓它在不同星球的光譜下都能正常生長。”
三人正說著,蘇瑤的電話打了過來,聲音裡滿是興奮:“挪威冰川守護區傳來好消息!艾拉把‘月脈焰果’的花粉和冰川苔蘚雜交,培育出了‘冰脈共生體’——苔蘚能附著在焰果枝條上,通過菌絲傳遞靈脈能量,讓焰果在18c的環境下也能結果!”
樂樂立刻讓蘇瑤發來了照片——屏幕裡,淡綠色的苔蘚像薄紗裹在焰果枝條上,橙紅色的果實掛在其間,葉片上還沾著未化的冰晶,監測數據顯示,這種共生體的靈脈能量波動達到了7.3赫茲,比單獨種植的焰果高0.2赫茲。“太神奇了!”樂樂驚歎道,“我們可以把‘冰脈共生體’的模式用到月球生態艙裡,讓苔蘚幫焰果抵抗低溫!”
當天下午,林羽在基地召開了“三脈共生計劃”會議,將地球、火星、月球的靈脈資源整合方案提上日程。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三個星球的焰果生長數據、菌絲分布地圖、靈脈能量曲線依次展開,形成了一張跨越星際的“靈脈網絡”。“‘靈脈七號’的首要任務,是驗證‘地火月’三脈能量的互聯互通。”林羽指著屏幕上的靈脈能量轉換器模型,“我們計劃在月球生態艙裡安裝‘星際靈脈中繼器’,將月球的靈脈能量轉化為可傳輸信號,通過衛星傳送到火星和地球,再由兩地的接收器轉化為實體能量,為焰果生長供能。”
阿哲調出能量傳輸模擬動畫:“初步測試顯示,能量傳輸效率能達到85,延遲約3秒。這意味著,地球的靈脈能量可以實時為火星、月球的焰果供能,反之亦然——比如火星的菌絲分解岩石產生的能量,能通過中繼器傳到地球,幫助沙漠的焰果抵抗乾旱。”
樂樂聽到“能量互聯互通”,突然想起了實驗田的兩排焰果樹:“那我們能不能在地球和火星的焰果樹上裝‘能量共享裝置’?讓地球的焰果給火星的焰果傳能量,火星的焰果再把變異基因的數據傳回來?”
林羽笑著點頭:“這個想法很好!我們已經在‘靈脈四號’火星生態艙的焰果林裡裝了‘基因數據發射器’,能實時傳輸焰果的基因變異數據。接下來,會在地球的‘地火共生實驗田’裡裝對應的接收器,讓兩地的焰果實現‘能量數據’雙向流動。”
接下來的三個月,基地裡的工作圍繞“星際靈脈中繼器”的調試和“冰脈共生體”的培育展開。樂樂和阿木爾負責“月脈二號”與冰川苔蘚的共生測試,每天記錄苔蘚附著率、靈脈能量傳遞效率、果實發育情況。第45天,第一顆“冰脈共生體”的果實成熟了——橙紅色的果皮上沾著苔蘚分泌的透明黏液,剝開後果肉帶著淡淡的清涼味,監測儀顯示,果實的抗凍基因表達量比普通焰果高了35。
“這些果實的種子可以作為‘靈脈八號’的備選材料!”樂樂將種子小心收好,裝進標注著“冰脈一代”的密封袋裡,“‘靈脈八號’要去木星的衛星europa歐羅巴),那裡全是冰層,正好需要抗凍的焰果品種。”
2045年10月,月球“靈脈七號”生態艙的“星際靈脈中繼器”調試成功。當第一縷來自地球的靈脈能量通過中繼器,轉化為淡藍微光灑在“月脈一號”苗上時,指揮中心裡爆發出了熱烈的歡呼聲。屏幕上,“月脈一號”的葉片瞬間亮了起來,能量波動從6.5赫茲升到了7.0赫茲,側枝的生長速度也明顯加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成功了!三脈能量聯通了!”蘇瑤激動地說,“火星‘靈脈四號’的監測站也收到了月球傳來的能量信號,那裡的焰果林能量波動提高了0.3赫茲,菌絲的分解效率也快了15!”
樂樂看著屏幕上三個星球的焰果同時閃爍著淡藍微光,突然覺得眼眶發熱:“它們好像在互相打招呼!地球的焰果說‘加油’,火星的焰果說‘收到’,月球的焰果說‘我也在’!”
林羽拍了拍她的肩膀,輕聲說:“這就是‘三脈共生’的意義——不僅是生命在不同星球的生長,更是宇宙中所有靈脈的相互扶持。未來,我們還會把這張靈脈網鋪得更廣,讓更多星球的生命,都能感受到來自地球、火星、月球的溫暖。”
2046年春分,月球“月脈一號”焰果苗結出了第一顆月球果實——淡紅色的果皮比地球、火星的果實更厚,表麵覆蓋著一層能反射紫外線的銀色薄膜,果肉裡的靈脈元素含量達到了0.07,是三顆星球中最高的。當“靈脈七號”將果實的基因數據傳回地球時,整個基地都沉浸在喜悅中。
阿哲拿著基因測序報告,興奮地說:“月球焰果的基因裡,出現了一個新的‘能量儲存基因’,能將靈脈能量以晶體的形式儲存在果實裡——這個基因對未來的星際旅行太重要了!我們可以把果實裡的能量晶體提取出來,作為飛船的備用能源。”
樂樂看著報告上的基因序列圖,突然想起了自己第一次見到火星岩石的場景——那時候她才11歲,拿著小小的監測儀,好奇地看著岩石上的菌絲;現在她18歲,已經能參與月球、火星的靈脈研究,見證三脈共生的奇跡。“時間過得真快啊!”她輕聲說,“好像昨天才剛種下第一顆火星焰果種子,今天就看到月球的果實了。”
阿木爾笑著說:“未來還會更快!‘靈脈八號’已經在研發中,計劃去歐羅巴找冰層下的液態水,我們還要培育能在水裡生長的‘水脈焰果’,到時候又能見證新的奇跡了!”
當天下午,樂樂和阿木爾一起,將月球焰果的基因數據錄入“全球少年靈脈數據庫”,還上傳了一段他們拍攝的“三脈焰果同輝”視頻——視頻裡,地球的橙紅果實、火星的淡紅果實、月球的銀紅果實,在各自的星球陽光下閃爍著淡藍微光,背景是深邃的宇宙和璀璨的星空。
視頻的最後,樂樂對著鏡頭說:“從地球到火星,再到月球,靈脈像一條看不見的線,把我們和宇宙連在了一起。未來,我們會帶著這份希望,去更遠的星球,讓每一顆星球都有靈脈的跳動,都有生命的綻放。因為我們相信,宇宙不是孤獨的,生命也不是孤獨的——隻要我們守護靈脈,尊重生命,就會有更多的奇跡,在星空下等待我們。”
夜幕降臨,樂樂站在“地火共生實驗田”裡,望著夜空中的火星和月球。她知道,此刻在3.2億公裡外的火星,焰果林正在靈脈能量的滋養下結果;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月脈一號”的枝條還在緩慢生長。而在她腳下的地球,新一批“水脈焰果”的種子已經播下,正等待著在實驗室的液態水環境裡發芽。
“明天,又是新的開始。”樂樂輕聲說,手裡的監測日誌上,已經寫下了“2046年春分,三脈焰果同輝,水脈培育啟動”的字樣。她知道,這場跨越星際的靈脈守護之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奇跡要創造,但隻要有熱愛、有堅持、有對生命的敬畏,就沒有到達不了的遠方,沒有喚醒不了的靈脈。
當第一縷晨光再次照亮塔克拉瑪乾沙漠時,“月球環境模擬實驗室”裡的“月脈二號”苗又長出了一片新葉。樂樂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地走進實驗室,手裡拿著新的監測工具——這是她和阿木爾一起設計的“三脈能量檢測儀”,能同時接收來自地球、火星、月球的靈脈能量信號。
她將檢測儀放在“月脈二號”的葉片旁,屏幕上立刻跳出三條彩色的能量曲線——綠色的是地球能量,紅色的是火星能量,藍色的是月球能量,三條曲線在屏幕上交織、跳動,像三首不同的歌,卻奏出了同樣動聽的旋律。
“一切正常。”樂樂笑著在日誌上寫下這句話,眼裡滿是對未來的期待。她知道,新的故事,新的奇跡,正隨著這三條跳動的能量曲線,在宇宙與生命之間,緩緩展開。
喜歡八音盒裡的世界請大家收藏:()八音盒裡的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