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大夥都挺活躍,反響也很到位,感謝大家對本作的支持。介於上一章換新寫法後大家的褒貶不一,所以作者是有些猶豫的,這幾章算是為了交待世界背景作者推測的)和拖延時間寫的,大夥就當番外看吧,如果不好看作者隨時刪章。】
地球毀滅了!
tina一大早起床就聽見大街上有人在聲嘶力竭地喊著,她揉了揉眼睛,在心裡默數了六十秒,然後一翻身從床上跳了起來,抓過了床頭櫃上的手機。
【地球毀滅,幸存者寥寥無幾。】
這是首推新聞上的標題,tina皺了皺眉,點開一看,大意如下:
【地球於十年前發生未知事故,從內部發生未知原因的爆炸,行星地質結構被完全破壞,留在地球上的人口全部死亡,僅少數近地設施存在生還者;】
【行星毀滅後,以廢墟為中心向外散發未知強輻射,無法進行近距離探查;】
【已知的防輻射手段無法抵擋未知輻射,聯合國際無法對地進行近距離探查;】
【jc.jenson深空計劃_公司聲稱得到了災難的第一手資料,他們宣稱災難的原因是因為人類工程對地核的意外破壞;】
【jc.jenson聲稱已派出有關人員進行近距離考察,並拒絕分享防輻射技術;】
【由於位置原因,災難直到今天才被觀測到,這意味著一切救援工作都沒有意義;】
【作為離地球較近的係外殖民星球,e2已前往相應位置建立空間救援點,讓我們祈禱幸存者們能夠平安歸來。】
tina第一時間為這消息感到震驚,但仔細瀏覽一遍後,tina才覺得這條新聞的口吻有些奇怪。再一看,原來是聯合政府發布的新聞,怪不得對公司一點也不客氣。
如果是e2發布的新聞的話,語氣怎麼說也要委婉一點的:因為e2是直屬於jc.jenson的殖民星球。
同樣屬於jc.jenson的殖民星球還有很多,比如產銅星球2、3、4、7、9都是屬於jc.jenson的。但e2畢竟是人類所有殖民星球裡離地球較近的一顆,足以顯示出jc.jenson的實力。
它名義上是公司,但早就不隻是一個公司了。
e2之所以沒有采用國際命名法,而采用這樣不包含任何信息的編號,就是因為它是數個世紀前新成立的jc.jenson剛剛開始係外探索時發現的第一顆類地宜居星球,所以人們把它叫做e2,就是“第二個地球”的意思。
一開始,e2在名義上是屬於聯合國際的,但一直是由jc.jenson進行運作,社會形態很像是第二個阿美莉卡,充分尊重民主和人權,畢竟jc.jenson的發源擺在那裡。
隨著jc.jenson憑借著深空探索、星際殖民以及遠遠超出聯合國際的科技水平逐漸發展壯大,以至於把控全球人們仍這樣稱呼全人類)經濟命脈,最後顛覆政府、無視法律,聯合政府對於公司已經束手無策,隻得轉讓一係列行星的所有權。
事實上,對於行星上的人來說,這種改變並沒有什麼意義。該遵守的製度照樣遵守,該擁有的權利依舊擁有,隻不過交稅的對象從聯合國際換成了公司,就連數目都沒有變化。
沒有人知道jc.jenson的總部在哪,也沒人知道它的領導層和內部結構,但整個公司就這樣在黑箱狀態下井井有條地運作,這實在是一件難以置信的事。
jc.jenson對外部的口號一直是“站在人類的一邊”,目前看來,它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地球目前地獄般的環境已經沒有任何油水可以撈了,派遣救援完全是一件出力不討好的行為,因為更大的可能是地球已經全軍覆沒了。
唯一令人奇怪的是,為什麼jc.jenson要拒絕共享防輻射的技術?
想要知道一個行為的目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它最可能導致的結果入手。如果jc.jenson不共享技術,那麼直接結果就是聯合國際無法近距離探查地球。
這樣就真相大白了:地球上可能有jc.jenson不想讓全人類知道的秘密,星球的毀滅可能另有它因,而且很大程度上與公司有關。
但就是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大部分人類都沒有思考出來,這是一個散漫的年代,人們習慣於把事情交給彆人思考。
好在,tina屬於那少部分人,儘管這件事對於她來講理解與否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