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寶在老家的時候,是跟著他爸一起賣豬肉的,在決定來京市前,王小寶就一直在思考到京市後做什麼營生?
有蔣家三兄弟在,王小寶如果想做餐飲,那是不怕沒有人帶的。
但做餐飲的話,本錢相對較大。
而他家現在並沒有多少錢。
做老本行的話,本錢小,也易上手,就是想賺大錢不容易。
除非他承包整個菜場的豬肉攤。
但這是不可能的。
就在蔣四嫂三人吐槽王小寶夫妻的時候,王小寶還在和媳婦討論著到底做什麼?
經過商議後,兩人決定先進行市場調查。
首先是了解一下四叔五叔六叔他們的店一天的營業額和利潤,然後去市場調查,看看一個豬肉攤一天能賣多少錢賺多少錢?
當然,無親無故的,彆人不一定會說實話,但是他們隻要在菜場站一天就能知道大概。
畢竟他們做了這麼多年,經驗豐富,很容易判斷的。
經過一個星期的市場調查後,王小寶最終和妻子決定還是做老本行:賣豬肉。
因為在市場賣豬肉,營業的時間沒有這麼長,除了飯點前外,一個人守攤也行,這樣等以後兒子們來了,才能有時間陪伴他們。
蔣四哥知道兩人的決定後也是滿口支持:“你們乾老本行挺好的,不用現場去適應真的行當,現在就是找攤位,京市市場雖然多,人也很多,你們隻要能在市場上找到攤位,生意馬上就能做起來,我知道哪裡有屠宰場,到時候你直接去拿貨就行。”
王小寶提出借錢:“我們打聽過了,一般市場的攤位費都是付三押一,我們手上沒有這麼多錢,到時候還得跟四叔你借點。”
蔣四哥大方開口:“沒問題。”
救急不救窮。
因為王小寶借錢做生意是看得到回報的,所以蔣四哥答應得也很爽快。
按照王小寶的想法,肯定是希望在附近菜場找個攤位,奈何附近菜場都沒有攤位,最後王小寶在十幾公裡之外的菜場找到一個攤位。
因為那個菜場是往市中心裡麵走的,所以攤位費比較貴。
而他之所以能找到,也是因為剛好有個人家裡出了大事沒辦法做生意了。
像這種市場的攤位自然是很搶手的,王小寶用一包煙賄賂了市場管理員打聽到這個消息後立馬就和市場管理員簽訂了合同。
成功的拿到攤位後,王小寶跟蔣四哥借了摩托車去進貨,然後就將攤位給擺了起來。
王小寶和媳婦兒都是相當健談的人,兩人做生意有一手,很快就積累了一大批的忠實客戶。
一個月結束後,王小寶和媳婦兒計算這個月的利潤,發現在京市賣一個月的豬肉,抵在老家賣三個月的豬肉。
王小寶當場感歎:“咱們應該早點來京市的。”
怪不得幾個叔叔到京市後就不願意走。
這京市裡麵遍地是黃金的說法還真不假。
他們現在就一個攤位一天都能賣這麼多,要是能再來一個攤位,豈不是利潤香煙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