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穿越,劉雅可是要積極很多。
因為宋華章不住在知青院子了,劉雅很多小動作她並沒有發現。
原本劉雅對手工就很有興趣,穿越之前,網絡上教程也多,編個手串,勾個小挎包她都是嘗試過的。
雖然沒有宋華章這樣,一天能編15個以上竹筐的速度。
但是經過了不停練習,有時也會多做出一兩個來。
這樣一個月幾塊錢的收入,還是挺輕鬆。
幾塊錢夠買什麼?70年代5塊錢就能夠一家三口輕鬆吃飯了。
大米白麵也就在一毛錢多一些的價格,豬肉八毛左右。更彆說粗糧和蔬菜了,隻有更便宜。
手裡有錢了乾什麼?改善生活,還有村子外圍快塌了的那個院子裡,住著的一些高級知識分子。
下放了也不代表人人都得住在牛棚裡,村子裡管事兒的大隊長腦子夠用。
雖然不知道他們還會不會起複,但打聽了他們以前的地位和職務,自己也不會平白的去折磨人家。
陶慶德不一樣,他住牛棚有很多原因,房子不夠安排是一個。
再說他以前就是個廚子,雖說有過一家酒樓。
但是認識了達官顯貴,也不證明自己就能是達官顯貴了。
隊裡對他不怎麼重視,看他對安排沒意見也就順其發展了。
再加上徒弟不孝惡毒,也沒個親戚照應。
下放以後更是一蹶不振了,隊裡分到哪他都沒意見。
以前跟他住牛棚的,還有個典當行的老東家。
被家裡的賬房舉報,說是哄騙了人民財產。
畢竟早前的典當行業並不透明,貂皮大衣也能給你寫成是蛇蟲鼠咬破爛大衣一件。
辯解無果,也分到了蘭旗大隊。
前兩年時晚間餓的實在受不了,上山想找點野物充饑,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
再說劉雅提著大米白麵,第四次來破院子,前幾次她運氣非常不好。
裡麵的人男女都有,就是沒有一個待見她的。
這讓她對自己產生了,深深的自我懷疑。
小說裡明明寫的很簡單啊?這幫人平常吃的肯定也不好,怎麼就不接受她的好意呢?
“劉嬸子,我看你和張教授都瘦脫型了,怎麼也要吃點好的補補了。”
“你這一院子老弱病殘的,我看著心裡是真不得勁兒。”
“我拿來的是新下的大米白麵,一點沒摻陳糧。我真是好意啊!”
堵在門口不讓劉雅進門的劉嬸子,是張教授的老伴兒。兩口子曾經都在學校任職,
他們經曆的事兒夠多了,怎麼會發現不了年紀還不大的劉雅眼裡的功利。
再說平白無故的,誰又可能就這麼突然對自己好上了呢?
又送糧食又要聊天安慰。他們屋子裡麵幾個老不死眼睛還沒到瞎的時候,
“姑娘,你回吧!我們在隊裡挺好,吃穿不愁,也在反思自己的過錯,沒事兒你就彆來了啊!”
“劉嬸子你說的是什麼話!那能是你們的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