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可不敢了,說句不好聽的,那淹死的都是會水的。看鐵蛋兒以後應該也不敢再胡鬨了!”
“這就行了,你們都回去吧!鐵蛋兒爹也趕緊回縣裡去,孩子沒大事兒,你趕緊掙錢去!”
這邊宋華章熱熱鬨鬨,楊大妮還聽宋華章的囑咐,把鐵蛋兒家給帶來的老母雞給燉了。
那邊袁慧在家裡心急如焚,覺得必須加快賺錢的速度。現在鄭老頭是鐵了心的不想再讓她留下了。
那試卷,彆說多少分數,就是上輩子她也沒學過多少漢字。
原本家裡的情況就複雜,親爹後媽,根本沒人送她上學。
後來家裡多了弟弟妹妹,就更沒有人願意讓她上進了。
這能去衛生所當衛生員,全憑著上輩子的一點因為生病省錢,鍛煉出來的技能。
可再多的,她就真的麻爪兒了。原本因為有了個好工作,家裡後媽對她的態度也變了。
親爸每天下工也都知道問問她,如果丟了工作,她會不會回到以前後媽親爸都不待見的日子?
她現在已經到了早該相看人家的年紀,她上輩子可是被後媽嫁給了一個隔壁村的普通莊稼漢。
嫁人以後,袁慧太明白窮了一輩子是個什麼體驗了,自己生的親閨女的彩禮,她要過來再給兒子娶媳婦。
一家子隻有閨女嫁了個縣裡人,是在企業工作的小白領。日子過的算是最平常人的生活。
可是自己家卻扒著大閨女家,兩口子的皮過了一輩子。
但就算閨女不停的填補娘家,他們這一大家子的人還是窮。
畢竟親家也不是富裕家庭,再幫又能幫多少那?閨女的生活過得也不好。
在東北,大多數家庭要彩禮,其實到了女方手裡,是要再添點錢帶回新家庭去的。
不是說這錢又給了男方,而是女方拿過去當嫁妝和以後小兩口的家底子存著的。
如果男方對待女方不好,女方也有錢傍身。
如果小兩口處的好,男方做買賣或者生病要錢,這拿回去的彩禮和嫁妝,就能給小兩口當過橋兒錢救急用。
有了好的例子,卻也有她這種窮的活不起的人家,就指著嫁女兒賺一筆的例子。
他們兩口子都沒什麼生活技能,家裡田也不多,賺的根本供不上花的。
兒子長得不好,學習不好,還不爭氣。讓他那個懶漢爹慣的,性子霸道還沒能耐。
如果沒有閨女嫁人的彩禮填補,兒子就根本找不到好人家的姑娘娶進門。
這用了閨女本應該帶回去,給小兩口當家底的錢,人家男方能樂意嗎?
雖說沒有明文規定,這錢隻能讓閨女拿著,但是仁義的家庭都是這麼辦事兒的。
閨女回來跟她哭,說過的憋氣,她能說什麼?還得勸閨女忍著,又回過頭來再找姑爺要點好處。
人家嫌惡的嘴臉她袁慧見的太多了,那能怎麼樣那?日子不過了?
親家母打上門來,他們家也沒敢放出一個屁來。打他們家閨女他們家也沒敢給閨女撐腰。
幸虧後來日子有了好轉,兒子在網上加盟了一個小吃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