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是不確定自己能不能考上大學,村子裡的知青們也沒想放過這次機會。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說的就是現在了。
怕村乾部們不給批準考文件,還一起去大隊部找過大隊長。
大隊能怎麼辦?斷人前程猶如殺人父母。都這麼積極,那就給辦唄!
再說隊裡還真不像普通村子那麼貧困,需要壓榨知青們的苦勞力。
竹編廠和木工坊,兩個場子的效益,給隊裡每年都在創新高。
等這幫知青們走了,隊裡的鄉親們估計能,選出更多的來進場工作。
再說,看這幫人現在積極,那考試也不是人人都能考的上的。
等一個個的都落榜了,估計也該消停的願意在村子裡好好過日子啦!
宋華章再也受不了何紅霞和蘇建昌這兩口子了,成天找她來排解心事,把考試當洪水猛獸,非要弄出個先來後到。
“你跟我說說,你們倆攢多少錢了?”
“啊?九,九百塊吧。”
何紅霞聽宋華章冷不丁問出這句話,差點沒反應過來,卡殼了一會才回答上來。
“你不知道現在上大學,都是給補助給錢的嗎?”
“還有學費和住宿,那都是免費的!你一到了學校那邊就都給你解決。”
“除了要琢磨你們兩個會不會考不到一起是個事兒,你們倆手裡攥著九百塊還有什麼可猶豫的!”
“這錢都夠你們倆在城裡買房置產了好吧?可能還不止能買一套!”
何紅霞一聽宋華章給她解釋了裡麵的道道,徹底愣住了。
她沒想到學校竟然是給錢的!那跟上班兒也沒兩樣吧?
這又給宿舍,又給錢,那他們兩口子手裡的錢,可不就真像華章妹妹說的,能在城裡置產了嗎!
你要問這錢是怎麼攢出來的?她和丈夫兩個人,每人每天都要編出最少十個筐子,這就是廠子裡每天規定的十個公分。
剩下的就是他們倆每人能多編出來的兩三個,多一個筐子就是兩毛錢,三個就是六毛。
兩個人一天多說能賺一塊二,一個月就是36塊錢。
一年就是四百三十二,三年下來最少收入了一千二百多。
再說生活上,吃飯的糧食,是公分抵的隊裡發的,吃菜都是自己種的自留地。
除了過年過節給各自的老家送了些禮,也就是給小家庭置辦一些零碎生活用品,還有頭疼腦熱花的小錢兒了!
家裡的擺設大件兒還是何紅霞,跟著宋華章到廢品廠撿的一大堆電子垃圾。
三個收音機又拆又修的混成了一個,給了廢品廠10塊錢,又給了華章妹子三十。
一共消費了四十元,家裡就多了一個價值一百多塊錢的收音機,還不要票!
自行車配件也是這麼來的,最後又給了華章妹子五十,家裡又添置了一台不用票的自行車。
兩口子這三年裡兩口子花銷真沒多少,還稀裡糊塗的當上了村裡人都羨慕的富戶。
日子太順心平淡,又與城市脫節了好幾年,何紅霞都忘了這九百塊錢的購買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