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門遺址的寂靜是虛假的,被更遠處火種方舟持續不斷的低頻嗡鳴和冰原上晶化生物軍團移動時發出的、令人牙酸的刮擦聲所填充。極寒的空氣像無數細小的冰針,試圖刺透星痕者們體表那層已不再穩定的能量護盾。每一次呼吸都帶著肺腑被凍結的痛楚,嗬出的白氣瞬間凝結成冰晶墜落。
“動起來!想變成冰雕嗎?!”老傑克的吼聲在廢墟間回蕩,帶著能量過度消耗後的沙啞。他率先走到一堵半塌的、覆蓋著厚厚冰層的合金牆壁前,被藍光包裹的拳頭狠狠砸下!
轟!
冰層碎裂,露出下麵焦黑扭曲的金屬結構。幾個星痕者立刻上前,用臨時凝聚的能量切割工具小心翼翼地分離那些可能還有用的板材和承重件。
莫雨沒有參與初步的清理,她單膝跪在一處相對較高的斷壁上,“低語”步槍架在臂彎,增強視覺模塊掃過周圍白茫茫的冰原,不斷標記出遠處那些遊蕩的、或是正在向某個方向集結的晶化生物集群。她的手環屏幕上,代表著與守護星主連接穩定性的百分比數字,正在45上下艱難地波動,時不時掉線幾秒,帶來一陣令人心悸的數據流空白。
“東南方向,一點五公裡,小型生物集群,十五隻左右,正在向我們這邊移動。西北方向,三公裡,有大型能量反應,疑似固定防禦工事…”她冷靜的聲音通過臨時建立的短程通訊網絡傳入每個星痕者的耳中,像一根繃緊的弦,維係著這支疲憊之師最後的秩序。
建立據點?談何容易。沒有補給,沒有後援,隻有四十一個傷痕累累、能量即將耗儘的戰士,和這片被徹底摧毀、暴露在敵人眼皮底下的廢墟。
“頭兒!這裡有發現!”一個年輕的星痕者興奮地喊道,他清理開一堆積雪和碎冰,露出了一個半掩的、印有方舟標誌的厚重合金井蓋。
傑克和幾個人立刻圍了過去。合力掀開凍結的井蓋,下麵是一條向下的、漆黑冰冷的維修通道,散發著陳腐的空氣和一絲微弱的…能量流動?
“我下去看看。”一個身材相對瘦小的星痕者自告奮勇,他體表的藍光主要集中在眼部,增強了夜視能力。他順著冰冷的梯子爬下,幾分鐘後,下麵傳來他壓抑著激動的聲音:“安全的!是個地下避難所!好像…好像還有部分備用電源沒完全失效!”
希望,如同黑暗中劃亮的第一根火柴,微弱卻至關重要。
…
守護星內部,能量空間的震蕩略微平複,但蕭策和蘇雨晴麵臨的局勢卻更加錯綜複雜。
與西伯利亞那個神秘方舟節點的連接嘗試極其困難。對方的能量信號強大卻原始,充滿了野性的生命波動,對守護星發送的標準化識彆碼和數據流反應遲鈍,甚至帶有明顯的排斥和警惕。
【信號解析度:17】
【接收到的模糊信息碎片:…天空之眼…冰冷…非自然…守護…自然之靈…拒絕…】
【對方似乎將我們視為某種…人工造物,缺乏信任。】
“他走的是一條完全不同的路。”蘇雨晴的光流顯示出困惑的波紋,“利用方舟殘骸,卻不依賴其核心控製係統,而是…共鳴?引導?他甚至能影響周圍的變異生物,讓它們呈現出共生狀態…這違背了方舟基礎生命公式。”
“生命公式本身就在被不斷改寫。”蕭策的虛影凝視著全球地圖。代表西伯利亞節點的光斑頑強地閃爍著,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甚至還在緩慢地“淨化”著周邊的紅霧汙染。而南極的火種方舟,則像一顆惡性增殖的腫瘤,不斷噴吐著晶化大軍。收割者的艦隊如同懸頂之劍,持續施壓。
更微妙的是,火種生物軍團與收割者地麵部隊的交火越發頻繁,但正如蘇雨晴所觀察到的,缺乏高效協同,更像是在爭奪“領地”和“資源”。收割者的攻擊精準、冷酷,旨在徹底淨化。而火種軍團的攻擊則混亂、狂暴,帶著一種生物本能般的侵略性和…對特定能量源的渴望?
“分析火種軍團與收割者交火的能量逸散模式。”蕭策突然命令。
數據流快速閃動。片刻後,蘇雨晴報告:“檢測到異常。火種生物在摧毀收割者單位後,會優先吸收其動力核心逸散出的某種特定高頻能量…這種能量並非方舟標準能源,也非紅霧能量…”
“像什麼?”
“…像某種…信號?或者…指令碎片?”蘇雨晴的光流劇烈閃爍了一下,“收割者的核心能源中,混雜著極其微弱的、非其自身係統的指令編碼!這些編碼…正在被火種生物吸收、解析!”
林博士的警告再次浮現——“收割者不是真正的…”
一個大膽的、近乎荒謬的推論在蕭策的核心運算中成型。
“假設…收割者艦隊,也並非完整的控製者。它們更像是…被某種更高優先級的指令驅動的自動維護程序。而火種方舟…它蘇醒的目的,或許並非毀滅,而是…回收?它在試圖吸收、解析這些隱藏在收割者係統中的…真正‘指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個推論讓能量空間陷入了短暫的死寂。如果成立,那麼他們麵對的敵人層次將遠超想象。
“需要驗證。”蕭策的聲音依舊冷靜,“集中資源,嘗試捕捉一艘受損的收割者小型艦隻,或者至少一個完整的動力核心,進行深度能量層析掃描。”
“這需要地麵部隊配合,風險極高。”蘇雨晴警告。
“發布任務。貢獻點設置為最高優先級。向所有星火覺醒者廣播需求。”蕭策沒有絲毫猶豫,“同時,調整對西伯利亞節點的通訊方式,發送…自然能量波動頻率信號和南極冰原的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影像數據。嘗試建立基於‘生存’共識的初步連接。”
…
希望之門遺址地下。
那個被發現的避難所成了救命稻草。它規模不大,顯然是前哨基地的最後防線,內部保存相對完好,有獨立的空氣循環和水淨化係統雖然大部分已損壞),更重要的是,有一個小型的、依靠地熱和殘餘方舟能源運行的備用反應堆,雖然輸出功率低下,但至少提供了穩定的照明和基礎維生溫度。
星痕者們爆發出驚人的效率。擅長能量操控的人開始嘗試修複反應堆,並聯通遺址裡還能找到的能源線路;身體強化側的人則負責加固入口、清理通道、將地上找到的有用材料拖下來;擁有機械或工程學知識的人,則開始搗鼓那些廢棄的防禦炮塔和通訊設備。
傑克拖著一條被晶獸爪子劃開巨大口子、隻是被能量強行封住的手臂,指揮著眾人將一塊厚重的合金板焊接在主入口處。“焊結實點!彆讓那些鬼東西一下就給撞開了!”他的聲音在地下空間回蕩。
莫雨則帶著兩個感知敏銳的星痕者,仔細探索著避難所的每一個角落。在一個鎖死的武器庫裡,他們找到了幾箱落滿灰塵但封裝完好的方舟製式能量步槍和彈藥,雖然型號老舊,但總好過赤手空拳。在一個布滿冰霜的服務器機房裡,莫雨成功地將自己的手環接入了一個殘留著零星數據的終端。
大部分數據都已損壞,但她還是恢複出了一些零碎的信息:希望之門前哨基地的建造藍圖、周邊冰層結構掃描圖、以及…一段殘缺的日誌記錄。
日誌記錄顯示,在紅霧災難爆發初期,南極基地並非一無所知。他們似乎提前接收到了來自某個更高權限方的警告,試圖啟動某種“隔離協議”,但失敗了。記錄的最後,是基地指揮官絕望的呐喊:“…它們就在冰層下麵!不是怪物!是…啊!!!”
信號戛然而止。
“冰層下麵…”莫雨喃喃自語,她立刻調出剛恢複的冰層結構掃描圖,放大希望之門所在的區域。圖像模糊不清,但在基地正下方約千米深的冰岩交界處,掃描顯示出一個巨大的、極不規則的…空洞?能量讀數顯示那裡存在微弱的、異常的能量signature特征信號),與火種方舟的狂暴和收割者的冰冷都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