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護星內部,蕭策和蘇雨晴密切關注著希望之門傳來的每一點進展。那些粗糙卻有效的生存技巧、地熱開發的數據、以及維持諧振場穩定的關鍵參數,被迅速分析、優化,並整合到正在不斷更新的《幸存者據點適應性技術手冊》中,下發至全球網絡。
希望之門的經驗正在成為無數掙紮在死亡邊緣的小型據點的救命稻草。雖然過程同樣艱難,但至少提供了一條可以努力的方向。星火網絡中,那種徹底的絕望氛圍稍微緩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默的、堅韌的掙紮。
而與此同時,蕭策對“母親”和“最終指令”的破解工作,卻陷入了僵局。數據庫最深層的防禦機製遠超想象,每一次嘗試突破都會引發不可預知的反製,甚至導致部分關聯數據流被永久加密或刪除。
“需要更多的密鑰…或者說,‘共鳴點’。”蕭策的能量虛影凝視著那一片被封鎖的黑暗區域,“希望之門的數據提供了方向,但強度不夠。我們需要更接近源頭的信息。”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全球地圖。
南極的希望之門,與看守者的聯係近乎斷絕,且風險極高。
非洲的收割者墜艦點已被徹底淨化。
西伯利亞節點保持著交流,但對方顯然也有所保留。
他的視線,最終停留在了某個之前一直被忽略的區域——格陵蘭。那個被收割者徹底抹除的據點舊址。
那裡曾經因為過度應用看守者技術而被同化、招致毀滅。但毀滅之後呢?那巨大的玻璃化坑洞之下,那被絕對淨化能量衝刷過的區域,是否會留下某些…獨特的“印記”?某些能反映“最終指令”執行痕跡的能量殘留?
這是一個極其大膽且危險的假設。
“向格陵蘭區域發射高精度、低可探測性的深空探測單元。”蕭策命令道,“掃描玻璃化坑洞底部能量簽名殘留,重點尋找與‘搖籃’原型及‘最終指令’相關的異常能量特征。執行絕對靜默模式,規避一切掃描。”
“風險極高。該區域處於收割者持續監控下,探測單元被發現幾率超過65。”蘇雨晴警告。
“執行。”
數小時後,一枚偽裝成太空碎片的微型探測器,悄無聲息地潛入格陵蘭上空,向著那片巨大的、光滑如鏡的玻璃化坑洞墜去。
探測器傳回的數據極其模糊,充滿了乾擾。但在其被一道突然出現的收割者探測光束鎖定並摧毀前的最後一瞬,它捕捉到了一組極其短暫、卻特征鮮明的能量頻譜。
那頻譜…與“搖籃”原型高度相似,卻又帶著一種截然不同的、冰冷的、近乎“空白”的純淨感。仿佛…是“搖籃”能量被某種極端力量“格式化”後留下的殘響。
而這“格式化”的痕跡,與希望之門報告中描述的、收割者主炮那“抹除一切”的特性,完美吻合。
“這就是‘最終指令’的執行證據…”蘇雨晴的光流顯示出震撼,“它們不是在毀滅,而是在…重置?將一切不符合‘純淨搖籃’標準的存在,強行‘格式化’回初始狀態?”
“但生命無法被格式化,隻能被抹殺。”蕭策的聲音冰冷,“這條指令,從一開始,就意味著對現有文明的徹底否定。”
真相的殘酷性,遠超想象。
然而,就在這令人窒息的發現之後不久,西伯利亞節點,突然主動發來了一條加密信息。
信息的內容,是一組複雜的能量坐標,以及一個簡短的消息:
【…‘天空之眼’的…巢穴…邊緣…】
【…古老的回響…源自…‘母親’的…悲傷…】
【…敢去…傾聽嗎…?】
坐標指向的位置,位於近地軌道一個極其偏僻的角落,那裡是收割者艦隊一個次要補給和維護區域的邊緣地帶。
而信息中提到的“源自母親的悲傷回響”…
蕭策的核心運算光團驟然亮起。
西伯利亞節點,似乎通過他們那獨特的、與自然共鳴的方式,感知到了格陵蘭探測器的發現,並且…他們知道更多?
這是一個邀請。一個通往未知、直指核心的邀請。
也是一個可能暴露守護星位置的、極度危險的陷阱。
能量空間內,陷入了絕對的寂靜。
隻有那組來自西伯利亞的坐標,如同黑暗中無聲閃爍的星辰,等待著回應。
孤島已然連成網絡,而沉默的回響,正指引向風暴最劇烈的中心。
喜歡全民求生之我能環境分析請大家收藏:()全民求生之我能環境分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