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金屬大門在機器人有節奏的敲擊下,發出沉悶而古老的回響,仿佛在喚醒一個沉睡已久的巨獸。門上的鏽跡簌簌落下,露出了下麵相對完好的金屬質地。那模糊的齒輪星辰徽章,在昏暗的光線下泛著冷硬的光澤。
莫雨、老傑克和森屏息凝神,緊張地盯著大門,手中的“武器”老傑克的金屬棍和森撿來的一截鋼筋)握得緊緊的。機器人則安靜地待在一邊,獨眼紅光穩定,似乎篤定門後會有什麼。
幾秒鐘後,在一陣令人牙酸的金屬摩擦聲中,大門內部傳來了機關運作的沉重聲響。緊接著,大門並非向裡或向外打開,而是伴隨著隆隆聲,緩緩地向一側滑開,露出了一條向下延伸、散發著微弱黃色光芒的通道。
一股混合著機油、塵埃、以及一種難以形容的、類似臭氧卻又帶著生命氣息的味道,從通道內湧出。與外麵廢土的死寂和輻射汙染相比,這裡的空氣雖然陳舊,卻顯得“乾淨”了許多。
機器人率先挪動著履帶,歪歪扭扭地滑進了通道,然後停下來,轉向三人,紅光閃爍,似乎在催促他們跟上。
老傑克探頭看了看通道內部,牆壁是光滑的合金,頂部有規律的間隔著發出黃光的舊式燈管,雖然有些閃爍,但足以照明。通道向下延伸,深不見底。
“媽的,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老傑克啐了一口,看了一眼莫雨和森,“跟緊我,保持警惕。”
他率先邁步踏入通道,莫雨和森緊隨其後。就在三人全部進入後,身後的大門再次發出隆隆聲,緩緩關閉,徹底隔絕了外麵廢土的昏黃與死寂。
通道內異常安靜,隻有他們輕微的腳步聲和機器人履帶的摩擦聲。向下走了大約幾十米,前方出現了一個相對開闊的空間。
這是一個圓形的廳堂,直徑約二十米,高度超過十米。廳堂中央是一個已經乾涸的噴泉水池,池底覆蓋著厚厚的灰塵。四周牆壁上鑲嵌著一些早已熄滅的大型顯示屏和操作台,布滿了按鈕和拉杆,風格極其古老,像是舊紀元鼎盛時期的產物。廳堂的穹頂上,一副巨大的、用某種熒光材料繪製的星圖雖然黯淡,卻依舊能辨認出輪廓——那並非當前人類聯盟使用的星圖,而是更加古老、甚至包含了一些未被現代天文學確認的星域。
這裡像是一個被時光遺忘的地下避難所或者前哨站的核心大廳。
機器人沒有停留,繼續向著大廳對麵的一條通道挪去。三人跟著它,穿過幾條類似的、布滿廢棄設備和休眠艙艙門緊閉,觀察窗內一片黑暗)的走廊,最終來到了一個相對較小的房間前。
房間的門自動滑開,裡麵的景象讓三人再次愣住。
與外麵的破敗和死寂不同,這個房間充滿了“生機”。牆壁上是密密麻麻的、閃爍著各色指示燈和數據的顯示屏,雖然很多數據流看起來古老而緩慢。房間中央是一個巨大的環形控製台,控製台中心,懸浮著一個由全息光影構成的、麵容慈祥的老者頭像。
老者的影像有些閃爍和模糊,但依舊能看出他睿智而平和的眼神。他穿著一種莫雨從未見過的、類似學者袍的服裝。
而更令人驚訝的是,房間的角落和四周,或站立、或移動著數十個與引路機器人外形相似、但型號略有不同、保養程度也各異的機器人!它們有的在擦拭設備,有的在搬運一些小零件,有的則靜靜地待在充電座上,如同忠誠的仆從。
這裡是一個仍在運轉的、由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維護的……地下基地?
“歡迎,遠道而來的旅者。”那個全息老者頭像發出了溫和而清晰的電子合成音,他的目光如果全息影像有目光的話)落在莫雨三人身上,尤其是在莫雨臉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帶著一絲……驚訝和審視?
“我是‘守夜人’vii型人工智能核心,你們可以叫我‘伊甸’。這裡是‘方舟’計劃第17號生態前哨站——‘希望堡’。”老者影像自我介紹道,語氣平和,卻拋出了一個足以讓三人震驚的消息。
方舟計劃!第17號生態前哨站!
他們竟然陰差陽錯地,通過那偏差的星輝之徑,來到了一個與“方舟”直接相關的、早已被曆史遺忘的遺跡!
老傑克和森都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的影像和周圍的一切。莫雨雖然相對鎮定,但心中也是波濤洶湧。她想起了那個機器人身上的齒輪星辰徽章,果然與方舟有關!
“伊甸…先生?”莫雨試探著開口,她不確定該如何稱呼一個人工智能,“我們…無意中闖入此地,並無惡意。我們來自…南極。”
“南極…”伊甸的全息影像似乎波動了一下,數據流加速閃爍,“遙遠的坐標…數據庫顯示,那裡是‘方舟’主能源核心‘蓋亞’的潛在候選地之一。但根據最後接收到的信息,南極區域已被列為…高風險禁區。”
它的語氣依舊平穩,但透露出的信息卻讓莫雨心中一沉。方舟計劃果然對南極有企圖?主能源核心“蓋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外麵…發生了什麼?這個世界怎麼會變成這樣?”森忍不住問道,他更關心眼前的廢土景象。
伊甸的影像沉默了片刻,全息光芒似乎黯淡了一些,帶著一種擬人化的沉重:“根據曆史記錄,在舊紀元末期,被稱為‘終末戰爭’的全球性衝突爆發。戰爭動用了包括基因武器、地脈炸彈在內的禁忌科技,徹底破壞了星球生態平衡,引發了持續數個世紀的大靜默期和後續的惡性氣候循環。希望堡因深埋地下且擁有獨立生態循環係統得以幸存,但與外界的聯係徹底中斷。我所守護的,是方舟計劃留下的最後一批‘文明火種’。”
終末戰爭…大靜默期…原來外麵的廢土是世界大戰的後果?這與聯盟曆史記載的“大災變”原因似乎有所不同,聯盟官方更傾向於自然災變和吞噬者入侵。
“文明火種?是指這些機器人嗎?”老傑克指著周圍忙碌的機器人們。
“它們是‘守望者’係列機器人,負責基地的日常維護。”伊甸回答道,“‘文明火種’的含義更為深遠,包括完整的科技數據庫、基因庫、以及…重啟文明所必需的初始資源和藍圖。按照預設協議,當外界環境達到可生存閾值時,希望堡將啟動,播撒火種。”
一個等待著重啟世界的諾亞方舟?這個發現的意義太過重大!
“那…為什麼一直沒有啟動?”莫雨敏銳地抓住了關鍵點。按照伊甸的說法,希望堡已經存在了不知多少年,外界雖然惡劣,但並非完全沒有生命跡象他們之前感應到的聯盟武器殘留就是證明)。
伊甸的影像再次出現了明顯的波動,甚至出現了一絲短暫的雪花噪點,仿佛這個問題觸及了它的核心邏輯衝突。
“協議…存在…矛盾點。”伊甸的聲音出現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卡頓,“外部環境監測數據顯示,輻射和毒素水平雖緩慢下降,但依舊未達到預設的安全閾值。然而,近期…監測到非自然的高強度能量活動頻繁出現,其模式…與導致‘終末戰爭’的某些技術特征高度吻合。啟動協議…因潛在風險過高而被無限期擱置。”
非自然的高強度能量活動?與終末戰爭技術吻合?
莫雨立刻想到了南極的吞噬者、虛空鬣狗,以及磐石基地對地脈能量的竊取!難道這些現象,並非孤立,而是與舊紀元那場毀滅世界的戰爭有著某種聯係?甚至…是戰爭的延續或另一種表現形式?
這個推測讓她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