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昊盤膝而坐,就在那塊石壁前。
他沒有再試圖用靈力去衝擊那層屏障,而是將神識化作最輕柔的“感知之風”,極其緩慢、極其耐心地拂過那片區域。
他不再追求“穿透”,而是去“感受”,感受那層能量屏障最細微的波動,感受陣法玄奧,尋求破陣之法。
門在哪?
這陣法雖玄奧,但並非無懈可擊。
林昊的思維冷靜地運轉著。
它的精妙,在於隱匿和防禦的“持久性”。
但清虛子記憶中的“九宮星紋”提示了關鍵——它會“顯形”。
這說明,為了維持這種持久隱匿,它必須在特定時刻汲取特定的外界能量,進行某種“校準”或“能量補充”。
這個校準過程,就是它“門戶”顯露的窗口期,也是其防禦機製為了適應外界能量輸入,而短暫調整、露出“縫隙”的時刻。
“門不在形,在時!”
林昊的目光穿透眼前的黑暗,仿佛看到了清虛子當年偶然目睹的景象。
清虛子或許當年恰逢其時,遇見了石壁上短暫浮現的星圖,卻因不通陣法,未能參透星紋走勢。
而遺跡至今仍然完好,說明其師兄玄清子並未找到其所在,“地龍嶺”的誤導或許隻是其一。
林昊的手指無意識劃過膝上微涼的岩石。
最關鍵的還是時機。
玄清子極可能根本不知道“月晦”這個苛刻的觸發條件。
若非機緣巧合在月晦之時守在此處,誰能發現這石壁上的秘密?
茫茫大山之中,又有誰能精準守在一個無名石壁前,等待那一年僅十二次的特定黑夜?
日落,月隱。
山穀徹底沉入墨汁般的黑暗,唯有澗底的水聲在死寂中顯得格外喧囂。
子時將近,天地間陰氣升騰,星辰之力似乎也達到某種微妙的峰值。
林昊的神識早已如最精密的雷達,鎖定著那片石壁。
他耐心等待著,氣息悠長平穩,沒有絲毫急躁。
對陣法原理的透徹理解,讓他清楚知道該在何時、何處捕捉那稍縱即逝的機會。
來了。
沒有驚天動地的異象。
就在子時正刻,那片光滑冰冷的石壁表麵,九點極其微弱、近乎虛幻的淡銀色光點,如同沉睡的星辰被喚醒,悄無聲息地在特定的位置次第亮起。
它們並非靜止,而是以一種玄奧的、緩慢的軌跡移動、閃爍,彼此間的距離和明暗也在微妙地變化著。
九宮星紋!
林昊眼中精光一閃,神識瞬間收束,如同最專注的獵人盯住了獵物。
九點星光運行的軌跡,並非雜亂無章。
它們每一次位移,每一次明暗變化,都精準地對應著下方屏障能量網絡中某個關鍵節點的“脈動”。
“原來如此。”
林昊心中了然。
這星紋並非靜態的密碼,而是動態的指引圖。
它的運行軌跡,就是解開屏障能量鎖的路徑。
理解了屏障與地脈共生的原理,再看這星紋的軌跡變化,就如同看著鎖芯內部簧片的運動,其解鎖的邏輯呼之欲出。
考驗的不是蠻力,而是對陣法運行規律的洞察與把握。
林昊沒有絲毫猶豫。
他指尖抬起,一縷精純凝練到極致的靈力絲線,如同他神識的延伸,輕柔而精準地探出。
它並非去衝擊屏障,而是循著識海中同步推演出的星紋軌跡,極其穩定地落在屏障能量網絡上對應的第一個節點——兌位。
靈力絲線觸及的瞬間,屏障那堅韌的能量膜蕩開一圈極其細微的漣漪。
節點被激活,卻並未引發任何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