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從陶輪轉動到青銅之光_天朝魂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朝魂 > 第32章 從陶輪轉動到青銅之光

第32章 從陶輪轉動到青銅之光(1 / 2)

手工業分區:從陶輪轉動到青銅之光

新石器時代晚期,陶窯區終日彌漫煙火氣息,玉器作坊裡碎屑飛揚,石器敲擊聲不絕於耳。

專業手工業者開始凝聚成一股推動變革的強大力量。

濃稠如粥的晨霧裹著煙火氣,沉甸甸地壓在陶窯區上空。阿陶用力睜開被熏得發澀的眼睛,臉上掛了一層洗不掉的灰黑,又被汗水衝出幾道溝壑。窯口噴吐著灼人的熱浪,他熟練地夾起一個剛出窯、還滾燙的灰陶罐,仔細端詳它的弧度和厚度。

“嘿喲!小心腳底!”一聲粗嘎的吆喝自身後猛地炸響。阿陶側身讓過,隻見兩個壯漢弓著腰哼哧哼哧挪動著巨大的陶甕,像移動一座沉重的小山。“阿陶哥,族長催得緊,祭天壇新起,得要十個大甕盛祭酒!這第一窯看著火候還行?”

阿陶伸出布滿燙痕和老繭的手指,篤篤敲擊那甕壁:“聲音脆響,不悶不散,是好貨色!緊著點搬,開第二窯前得把窯膛掏淨,添新柴!”他嗓門洪亮,帶著一種陶窯區特有的、被煙火反複炙烤過的沙啞。目光掃過眼前高低錯落的窯包,像將軍檢閱他的士兵——這是屬於他的戰場。

不遠處的玉作坊區,卻是另一番光景。青白色的石粉細塵像一層薄紗,無聲無息地彌漫在空氣裡,落在每一根頭發絲和每一寸裸露的皮膚上。小玉坐在一塊平整的大石前,小小的身子繃得筆直。她屏住呼吸,繃緊手腕,用一根細細的骨鑽,對著石片上預先刻好的獸麵紋飾線條,一點一點地鑽磨。汗水沿著她光潔的額角滑下來,她不敢抬手擦,生怕一絲細微的抖動都會毀了這費了半天工的玉片。

“嗤啦——嗤啦——”

單調枯燥的摩擦聲是這片空間的主旋律,偶爾夾雜著師傅嚴厲的低聲指點:“穩住!心要靜!磨玉如磨心,急了、躁了,神就散了,玉也就廢了!”小玉抿緊嘴唇,眼神專注得近乎凝固。打磨下來的碎屑,染白了她的褲管和草鞋。

而在更遠處靠近城牆根的空地上,“叮當!叮當!”的敲擊聲則顯得格外密集而富有節奏。一群精壯的漢子圍著幾塊巨大的礫石,裸露著油亮的脊背,揮動著沉重的石錘和鹿角錐。碎石飛濺,火星偶現。一個漢子正對著一塊棱角分明的大石猛力錘擊,旁邊蹲著一個老石匠,眯著眼仔細觀察那石塊受力的紋理走向。

“停!”老石匠突然出聲,聲音不高卻自有威嚴。錘聲驟歇。老石匠上前一步,指著石上一條不易察覺的細小裂隙:“虎子,勁使得太猛了!錘子落點偏一寸,石頭就順著這‘筋’裂開一道大口子,半天的力氣白費!記住!眼要準,勁要巧!”叫虎子的漢子黝黑的臉上汗珠子直滾,心有餘悸地點點頭,抹了把汗,調整姿勢,重新落錘,聲音變得謹慎沉穩了許多:“是,岩伯!”

本章影響力事件:

手工業分區固定化約5500年前):考古證據顯示,如良渚、石家河等大型聚落遺址內部出現明確的製陶區、石器加工區、玉器作坊區。空間分離標誌著職業專門化程度加深。

快輪製陶技術推廣約55005000年前):陶輪慢輪向快輪進化)的應用極大提高了陶器生產的效率和器型規整度,為大規模、標準化生產奠定基礎。

玉器“神聖化”進程加劇良渚文化為代表):玉器超越實用裝飾功能,成為溝通天地、標識等級的神權禮器,其製作技藝要求極高,催生了最頂尖的玉工群體如反山12出土大量精美玉器)。

石器製作精細化與專業化分工:除了大量生產實用農具、工具的石匠,出現專注於研磨鑽孔如玉器加工配套)、製作高等級禮器如石鉞)的特定石工群體。

城中心那座巨大的夯土台基上,一場莊嚴的祭祀剛結束不久。濃烈的血腥氣和焚燒穀物、犧牲的混合氣味尚未完全散去。族長禹,身披一件綴著小小玉片的麻布披風,在一眾長老的簇擁下,沿著夯土台階緩步走下祭壇。他的目光掃過遠處分區勞作的人群,眉頭微蹙。

“大祭司,”禹的聲音低沉而威嚴,目光投向身旁一位須發皆白、手持玉鉞的老者,“天神和祖靈享用吾族的虔誠了嗎?”

“火升騰直入青冥,犧牲的氣息醇厚,祖靈的回應是安寧的,族長。”大祭司微微躬身,玉鉞在陽光下反射出溫潤而冰冷的光澤,“隻是……玉璧的供奉,比去年少了三成。”

族長禹的腳步頓住了,眼神陡然銳利起來,仿佛兩把磨亮的石刀:“少了三成?”他猛地轉身,視線如鷹隼般投向玉作坊區,“岩玉伯!”他沉聲喝道。

那位指點徒弟的老石匠岩伯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幾乎是踉蹌著小跑過來,撲通一聲跪伏在地,額頭緊貼著溫熱的泥土:“族長!大祭司!”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惶恐。

“玉作坊的產出,為何不足?”禹的聲音不高,卻帶著千鈞之力,沉沉壓在岩伯背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族長容稟!”岩伯額頭上的汗珠混著塵土滾落,“好……好玉料難尋啊!能雕琢大璧的上等玉料,遠山礦坑越來越少,采玉人們空手而歸的次數越來越多!剩下的邊角碎料雖多,也隻夠做小的墜飾、串珠……實在無法湊足大祭所需!”他伏在地上的肩膀微微顫抖,“是老奴無能,耽誤了大事啊!”

族長禹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掠過那片粉塵彌漫的玉作坊區。他看到小玉偷偷抬起頭,望向這邊,沾滿石粉的小臉上滿是憂慮。禹的目光稍緩,最終落在岩伯花白的頭發和布滿老繭的手上。他彎腰,親手將這位兢兢業業一生的老匠人扶了起來。

“起來吧,岩玉伯。非你之過。”禹長長籲了一口氣,那氣息沉重得如同承托著整個部落的未來,“玉脈如溪流,終有耗儘之日……”他轉向身旁一位精乾的中年人,“倉粟,開春後,組織人手,向南探山!尋找新的玉源!刻不容緩!”倉粟立刻躬身領命:“是,族長!”

禹的目光又投向陶窯區濃鬱的煙火和叮當作響的石器區:“陶器燒製如何?春耕的耒耜、石鐮可都備足了?”

“回族長,”管理陶窯的頭領立刻上前,“陶窯日夜不息,阿陶帶著人輪班,新起的祭壇大甕已燒成過半!春耕的工具,石作坊那邊日夜趕工,絕不敢誤了農時!”他身後,阿陶正指揮著人將一隻冷卻好的大甕小心抬出窯口。

族長禹微微頷首,不再言語,轉身大步離去。陽光將他和長老們的影子拉得很長,仿佛沉重的擔子。就在禹轉身的瞬間,小玉趁著沒人注意,悄悄溜到一處堆滿廢棄碎玉石的角落。她撿起兩塊被岩伯判定為“廢料”的玉芯——它們形狀不規則,布滿裂紋,一直被隨意丟棄。小玉緊握著這兩塊冰涼堅硬的石頭,清澈的眼眸裡閃爍著光,心裡有個模糊卻大膽的念頭在跳躍:“阿爹說石頭也有命……這些‘廢料’,真的隻能扔掉嗎?”她的小手無意識地摩挲著玉芯粗糙的表麵,又偷偷看了一眼族長離去的方向。

幾場春雨浸潤後,土地變得鬆軟而富有生機。倉粟帶領的探玉隊出發了,十幾個精壯的漢子背著行囊和粗糙的石斧、骨耜,沿著河流向南,走進了莽莽蒼蒼的未知山林。

與此同時,玉作坊裡的氣氛卻日益沉悶。上等玉料的稀缺像一塊巨石壓在每一個人心頭。岩伯的眉頭鎖得更緊了,訓斥徒弟的聲音也越發嚴厲。小玉依舊是最安靜的那個,但她偷偷收集“廢料”的小動作越來越頻繁。她不再僅僅摩挲,開始學著師傅的樣子,用更細小的石片、骨頭,在那些小小的碎玉上嘗試著刻劃。有時是一條簡單的直線,有時模仿著皮毛上看到的葉脈紋路。刻歪了、崩裂了,她就沮喪地丟開,過一會兒又忍不住撿起來繼續。她的手指被細小的石屑磨破出血,她也不吭聲,隻是默默地用嘴吮一下。

作坊角落堆放的“廢料”不知不覺少了一小堆。


最新小说: 祖國母親支援穿甲彈,射爆萬族 靈卡劫:王朝餘燼 關於NBA的那些事 一劍照汗青 大明:開局救活馬皇後 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 鐵血黔軍:從抗戰到解放 碰到手就會變成女孩子是什麼鬼 悄然進行 開局直播賣靈根,我報價百倍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