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裂土授民-周室的天下棋局_天朝魂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朝魂 > 第71章 裂土授民-周室的天下棋局

第71章 裂土授民-周室的天下棋局(1 / 1)

裂土授民—周室的天下棋局

鎬京,公元前1043年

晨光刺破薄霧,將鎬京新夯築的黃土宮牆染成一片溫暖的金色。這座周人嶄新的都城,空氣中還彌漫著泥土和草木灰的氣息,但今日,一種前所未有的、混合著牲血、香料與權力欲望的厚重味道,正從王宮深處的太廟廣場彌漫開來。廣場正中,一座巨大的青銅方鼎可能是後世著名的“大盂鼎”原型)被架在熊熊燃燒的柞木柴堆上,鼎腹內滾沸的牲血太牢:牛、羊、豕)蒸騰起腥鹹的白氣。鼎旁,巨大的玄酒清水)陶尊沉默矗立。身著玄端禮服、頭戴冕旒的周武王姬發,麵色沉肅如古潭之水,手持玉柄朱漆圭瓚,正將玄酒緩緩澆灌於滾燙的鼎腹邊緣。

“滋啦——!”水汽猛烈蒸騰,發出刺耳的聲響,混合著牲血被灼燒的焦糊味,直衝雲霄。這煙霧與聲響,仿佛是天人感應的橋梁。

“皇天在上,後土在下!”武王的聲音不高,卻如同金玉相擊,清晰地穿透了廣場上數百名屏息以待的貴族、將領的耳膜。他那雙因多年戎馬和兄長伯邑考之死而顯得格外深邃的眼睛,緩緩掃過全場。“殷紂失德,自絕於天!我周人承天命,撫萬民!今,裂土分疆,封建親戚——”他的目光,落在了身旁胞弟周公旦身上。

周公旦,這位日後被尊為“元聖”的智者,此刻卻像一個最恭謹的執行者。他手持一卷用墨色書寫於潔白馬皮上的巨大名冊——“分茅裂土”的原始藍圖,其上用朱砂清晰地勾勒著山川河流的走向,標注著即將被分割出去的廣袤疆域。他的手異常穩定,隻有袍袖邊緣細微的晃動,泄露了內心激蕩的波濤。他知道,自己手中這份皮卷的重量,將決定未來數百年華夏大地的格局。他深吸一口氣,那混合著牲血、草木灰和清晨露水的獨特氣味,仿佛帶著某種神聖的使命。

“叔旦,”武王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宣!”

“諾!”周公旦躬身應諾,聲音清朗如磬。他向前一步,展開了那沉甸甸的皮卷。

第一章:血脈為盾——宗親裂土

“魯——!”周公旦洪亮的聲音劃破寂靜。他目光如炬,精準地鎖定了人群中一位身著華服、眉宇間與武王有幾分酷似的青年——武王四弟姬禽,即伯禽。“王弟伯禽!封爾於魯!奄有商奄故地今山東曲阜),賜土田附庸!賜殷民六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授大路天子規格車駕)、大旗龍旗)、夏後氏之璜美玉)、封父之繁弱良弓)!鎮撫東夷,藩屏王室!”話音落下,早有身著玄衣朱裳的禮官,手捧象征權力與財富的器物魚貫而至。

沉重的木箱開啟,露出光芒內蘊的玉圭、精美絕倫的青銅鼎簋。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麵巨大的、繡著交龍紋的赤色大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伯禽,這位血氣方剛的年輕王子,雙膝跪地,高舉雙手接過那冰冷的玉圭。指尖觸碰到玉圭的瞬間,一股巨大的熱流猛地衝上他的頭頂!興奮!是的,他即將成為一方諸侯,擁有廣袤的土地和人民!但緊隨而至的,是沉甸甸的壓力。東夷素來彪悍難馴,殷遺民更是心懷故國……他抬起頭,望向高台上的兄長武王,又看看主持儀式的叔父周公旦,兩人的眼神都凝重無比,充滿了信任,也充滿了無聲的囑托——“魯地,是釘在商人腹心的楔子,萬不可失!”

“臣,伯禽!”伯禽的聲音因激動而微顫,卻異常堅定,“謹受王命!必當恪儘職守,守土安民,永世效忠周室!若有二心,天地共殛!”誓言在青銅禮器的寒光映襯下,顯得格外莊重。

緊接著,周公旦的聲音再次響起:

“衛——!王弟康叔封!封爾於衛!居河、淇間故商墟今河南淇縣)!賜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饑氏、終葵氏!授大路、少帛雜色旗幟)、綪茷紅旗)、旃旌羽飾旗)、大呂鐘名)!監殷餘民,綏靖王畿!”

康叔封,年紀比伯禽稍長,性格更為沉穩。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衛地是商朝舊都朝歌所在,殷遺民勢力根深蒂固,是穩定周朝核心統治區的關鍵鎖鑰。他沉默地接過屬於自己的玉圭、禮器和族譜名冊記載著所賜殷民七族的詳細戶口),感受到的不是封賞的喜悅,而是一座無形大山的重量。他望向西方——那裡是周室根基所在的岐周之地,心中默念:“定不負所托!”

“晉——!王弟唐叔虞!封爾於夏墟今山西翼城),啟以夏政,疆以戎索!授密須之鼓、闕鞏之甲名甲)、沽洗鐘名)!懷柔戎狄,屏藩北疆!”年幼的唐叔虞在母親的陪同下懵懂地行禮,他所要麵對的是彪悍的戎狄部落和相對落後的開發環境,周室對這塊北疆要地的期望是穩固而非急進。

“燕——!召公奭!汝有大功於宗周!封爾於北燕一般認為在今北京琉璃河一帶)!辟疆拓土,以禦蠻貊!”作為王室最重要的同姓宗親與周同姓姬),召公奭功勳卓著。他鄭重接過禮器,目光堅定地投向遙遠的北方,那裡是陌生的土地和強悍的遊牧民族,他的使命是開疆拓土,為周室築起北方的長城。“雖萬裡之遙,心向鎬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章:功勳永鑄——元勳受封

“齊——!”

當這個名字從周公旦口中吐出時,全場目光瞬間聚焦於一位白發蒼蒼卻精神矍鑠的老者身上。他須發如雪,身姿卻挺拔如鬆,目光銳利如鷹——正是功勳蓋世的太公望,薑尚!

“尚父!”武王的聲音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敬重,他甚至微微前傾了身體,“汝佐文王,興周室;佐武王,克大商!功莫大焉!封爾於齊!營丘今山東臨淄)!賜爾專征伐之權!五侯九伯,實得征之!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賜萊夷降俘……”武王的冊命賦予了薑尚極大的權力和廣闊的征服空間。

薑尚,這位曾在渭水垂釣、等待明主的智者,緩緩出列。他那布滿風霜的臉上,沒有受寵若驚的激動,隻有曆經滄桑後的沉靜如水。他伸出布滿老繭的手,穩穩地接過那象征齊國至高權力的玉圭——觸手生涼。他凝視著玉圭上簡潔有力的紋路,腦海中浮現的卻是牧野戰場上震天的喊殺聲、奴隸倒戈時掀起的滔天煙塵、紂王鹿台自焚的衝天烈焰……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畫麵飛速掠過。最終,所有畫麵定格在眼前這片象征新生的鎬京晨曦中,定格在武王信任的目光裡。

“臣,薑尚!”他的聲音蒼勁有力,如同古鐘轟鳴,“蒙王上厚恩,授以東方!老臣必當夙夜匪懈,開疆拓土,教化生民,永為周室東藩!海隅之地,若有不服王化者,”他眼神陡然一厲,一股久經沙場的鐵血殺氣隱隱透出,“尚,必為天子討平之!”這誓言鏗鏘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他知道,齊國不隻是一個封國,更是周室伸向東方廣闊天地、懾服東夷淮夷的利劍。

第三章:聖王餘澤——存亡繼絕

儀式並未因薑尚的受封而結束。周公旦的目光轉向了人群另一側,那裡站著幾位服飾風格明顯不同於周人貴族、神情複雜甚至帶著幾分悲戚與忐忑的身影。

“陳——!”

一位麵容儒雅、帶著濃重商文化氣質的中年男子聞聲一震。他便是舜帝的後裔——媯滿,又稱胡公滿。

“帝舜德澤,光被四表!今封舜後媯滿於陳今河南淮陽),以奉舜祀!賜姓曰媯,賜以重器!永續聖王之祀!”

媯滿的眼眶瞬間濕潤了。他的家族在商代已淪為平民,本以為聖祖的榮光早已湮滅。不曾想,在周人奪取天下後,竟能重獲封土,延續香火!他顫抖著雙手接過代表陳國的玉圭和禮器,仿佛捧著失而複得的傳家至寶。他深深俯首,聲音哽咽:“臣,媯滿!叩謝天子聖恩!必當修身立德,守土奉祀,不負先聖遺澤,永戴周室!”這份封賞,不僅是對他個人的恩典,更是周室向天下宣告:尊重古聖先賢,彰顯自身承繼道統的正統性。

“杞——!”

夏禹的後裔東樓公同樣出列受封於杞今河南杞縣)。

“宋——!”

當這個名字響起時,全場氣氛變得尤為微妙。一位身著前朝貴族服飾、神態恭謹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落寞與謹慎的老者上前一步——他便是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他曾屢諫紂王而遭斥,牧野之戰後持商王室祭器主動投降武王。

“殷商既滅,天命歸周!然湯王之功不可沒!今封殷後微子啟於宋今河南商丘),代殷後,奉其先祀!賜殷民遺族,承商正朔允許保留商的部分禮儀文化),行其舊俗!世世勿絕!”

微子啟的心情複雜到了極點。作為前朝王族,國家覆滅的痛楚深入骨髓;但作為商王室中少有的清醒者,又深知紂王咎由自取。周人給予他如此厚待,不僅保全了商湯的祭祀,還讓他保有相當的尊嚴和領地宋國初期地位頗高,公爵),這既是一種寬宏,也是一種極高明的政治智慧——安撫龐大的殷遺民。他雙膝跪地,額頭深深觸碰到冰冷的、帶著晨露的石板:“罪臣之後啟,感戴天子洪恩!必當恪守臣節,率殷遺民,永遵周禮,效忠天子!”言辭懇切,姿態放得極低。他知道,自己和宋國,是周室展示仁德、穩定東方最重要的棋子。

終章:盟誓鎬京——天下棋定

日影漸移,接近正午。所有受封者——姬姓宗親、功勳重臣、聖王之後、前朝遺脈——連同鎬京城內外參與觀禮的各路諸侯、方國首領們,在禮官的引導下,再次麵向太廟廣場中央那象征著王權、浸染著牲血的巨大青銅方鼎。

武王姬發站在最高處,冕旒垂下的玉藻在陽光下折射出莊嚴的光暈。周公旦立於其側,神情肅穆。禮官抬來一頭健壯的純色公牛歃血所用),另有執事捧上盛有牲畜鮮血的玉敦。

“今日分封,裂土授民!”武王的聲音如同洪鐘,響徹全場每一個角落,“非為私恩,實為共守疆土,協和萬邦,永保天命!卿等受此疆土、人民、禮器、甲兵,當思來之不易,慎守勿失!尊王室,攘夷狄,恤孤寡,興農耕!各修爾職,毋廢朕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率先拔出腰間裝飾華麗的佩劍——“湛盧”象征性名劍),在公牛脖頸處輕輕一劃。溫熱的牛血泊泊流出,流入下方的玉敦中。

“凡我受封諸侯,”武王執起玉敦,目光如電,掃視全場,“歃血為盟!永世效忠周室!如有背棄盟誓,如同此牲!”他仰頭,飲下一口帶著濃烈腥氣的牲血。殷紅的血痕沾染在他威嚴的唇邊。

緊接著,以周公旦、薑尚、召公奭為首,所有受封諸侯依次上前。每人手持象征自己身份和權力的玉圭,神情無比莊重肅穆,用圭的一角或特製玉勺)舀起玉敦中的牲血,仰頭飲下。鮮血的腥鹹與誓言的沉重交織在一起:

“我,伯禽康叔封薑尚媯滿微子啟……謹對皇天後土、列祖列宗盟誓:此生此土,永為周臣!尊奉天子,拱衛王室!勤政愛民,守土有責!子孫萬代,恪守此誓!若有違背,天地共棄,神人共戮!”

雄渾而整齊的誓言聲,彙聚成一股磅礴的力量,在鎬京的上空久久回蕩,仿佛融入了那尚未散儘的燎祭煙火之中。玉圭的冰冷、牲血的腥熱、土地的厚重、權力的榮耀、責任的沉甸,在這一刻,通過這古老而神聖的儀式,深深烙印在每一位諸侯的靈魂深處。

陽光熾烈,照耀著廣場上黑壓壓的人群,照耀著那些熠熠生輝的青銅禮器,照耀著諸侯手中緊握的、象征著疆土與責任的玉圭。分封,這場以血緣、功勳、仁德為經緯編織的宏大政治棋局,終於落子定型。一個嶄新的、以宗法與禮樂為紐帶的“封建”時代,在牲血的腥氣與玉圭的寒光中,拉開了它波瀾壯闊的序幕。未來是穩固的磐石,還是崩裂的暗流?此刻無人知曉。諸侯們飲下的不僅是盟誓之血,更是曆史的重量與未知的征途。馬車載著他們駛向陌生的疆土,車輪碾過之處,一個名為“中國”的文明共同體,正在緩慢而堅定地孕育成型。

後世回響:權力的重量

分封諸侯的那一刻,武王交付的不隻是疆土與人民,更是維係天下和平的重擔。權力並非盛宴上的珍饈,而是農夫肩上的犁鏵——榮耀背後是開墾荒蕪、疏導洪流的艱辛。周初諸侯手握玉圭時感受到的冰涼重量,至今仍在叩問所有掌權者:當你在榮耀中舉起權杖,是否聽見了土地深處的呼喚?是否看清了那被權柄照耀之處,還有多少黑暗等待點燃?真正的權力,是引路的燈,不是壓頂的雲。

喜歡天朝魂請大家收藏:()天朝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龍脈密碼:九州詭跡 繪骨師 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 繡春雪刃 玄黃問道 我的中醫生涯之路 刀都砍崩了,你說他是臥底? 太上珍寶 珠魂:十二武脈 海王歸來,千億謝禮碾碎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