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製禮作樂_天朝魂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朝魂 > 第73章 製禮作樂

第73章 製禮作樂(1 / 2)

製禮作樂——鎬京屋簷下的秩序之網

公元前1038年,成周洛邑·宗廟明堂

洛邑初春的空氣裡還帶著料峭寒意,但明堂周代舉行重要典禮和處理政事的宮殿)內卻彌漫著一種前所未有的灼熱氣氛。新都城的夯土氣息尚未散儘,一場關乎王朝靈魂的鍛造已然拉開了帷幕。周公旦端坐主位,麵容清臒卻目光如炬,他麵前巨大的木案上,堆滿了龜甲、竹簡、帛書,還有幾張描繪著繁複儀軌的草圖。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案麵,發出篤篤的輕響,每一下都仿佛敲在曆史的節點上。

“叔父,”年輕的周成王姬誦坐在稍側的位置,眼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茫然,“三監之亂已平,洛邑已成,重兵鎮守。天下……該太平了吧?為何還要如此大費周章,製定這些繁瑣的‘禮’?”

周公旦停下敲擊,抬眼看向侄兒,那眼神深邃,仿佛能穿透時空的迷霧:“王上,馬背上可以得天下,但馬背上,絕難治天下!刀兵能壓服一時之叛,卻壓不住人心離散、上下僭越的禍根。殷商為何亡?非因武王兵戈不利,實因綱紀廢弛、尊卑無序!今日諸侯、卿大夫,明日就可能效仿管叔、武庚!我們需要的,是一張網,一張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秩序之網,將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各安其位,各守其分!這便是‘禮’!”

召公奭坐在下首,聞言重重點頭,他親身經曆了平叛的血腥和戰後重建的艱難:“周公所言極是!若無規矩,不成方圓。營建洛邑是築一座看得見的城,製禮作樂,則是築一座看不見的城!一座約束人心、規範行為的城!此乃立國根本!”他的語氣斬釘截鐵,帶著戰場淬煉出的務實。

成王似懂非懂,但看著叔父和召公那無比鄭重的神色,他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分量,不由得也坐直了身體。空氣中,一種無形的、關於秩序的巨大工程,開始醞釀。

第一章:經緯初定——禮的骨架

明堂之內,燭火徹夜長明。參與製定禮製的並非隻有周公、召公等核心重臣。一批學識淵博、精通古禮的老史官如史佚)、熟悉各邦習俗的司徒掌管土地民政)、通曉音律的樂師、甚至包括一些德高望重、被謹慎啟用的前殷商舊臣如微子啟推薦的通曉殷禮的耆老),都成為了“禮製辦公室”的核心成員。爭論聲常常穿透厚重的宮牆。

核心衝突:如何平衡傳承與創新?如何界定等級差序?

“不行!絕對不行!”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史官激動地指著草案上關於諸侯覲見天子時的“玉帛”數目,胡子都在顫抖,“古製分明是執‘五玉’!此乃圭、璧、琮、璜、璋!怎能簡化為‘三玉’?此乃對天地祖宗之大不敬!”

負責具體條文的年輕司徒可能是周公的得力助手南宮括一類人物)據理力爭:“老大人息怒!非是簡古,乃是務實!五玉之製固然古雅,然圭璧琮璜璋,材質珍稀,製作繁難。天下諸侯數百,若每次朝覲皆需備齊五玉,勞民傷財過甚!且易生攀比僭越之心。精簡為圭、璧、琮三玉,核心禮器不缺,更便於推行,也減輕諸侯負擔,使其更專注於治理封地、拱衛王室!此乃周公‘敬天保民’之意!”

老史官一時語塞,氣得直跺腳,轉向閉目沉思的周公:“周公!您評評理!古訓豈能輕廢?”

周公旦緩緩睜開眼,目光掃過爭得麵紅耳赤的兩人,聲音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禮之本,在敬天法祖,在明辨尊卑,在安定人心!非為泥古不化。殷鑒不遠,其禮繁瑣浮華,終致民怨沸騰。我周禮,當取其精要,去其冗繁,既要彰顯天子威儀,又要顧及諸侯實情。三玉之議,合乎中道。史官所慮亦在理,可在宗廟大祭等最隆重場合,恢複部分古儀以示尊崇。如何?”

老史官看著周公深邃而堅定的眼神,又想想殷商覆滅的教訓,最終長歎一聲,頹然坐下:“周公……深思遠慮,老朽……歎服。”一場關乎製度細節的激烈交鋒,在周公調和古今、務實求穩的智慧下平息。

決定性事件:等級框架確立。

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反複推敲、辯論、妥協,《周禮》或稱《周官》,後世儒家經典之一,雖成書較晚但核心精神源於周公)的宏大骨架逐漸清晰。它將社會自上而下嚴格劃分為:

天子:至高無上,禮樂征伐之源。

諸侯:分封四方,對天子行朝覲、納貢、述職、從征之禮。

卿大夫:諸侯國內的重臣,輔佐諸侯,管理封邑。

士:低層貴族與武士階層,是禮製最廣泛的執行者和扞衛者。

庶人:平民百姓,遵循基本的鄉飲酒禮、婚禮、喪禮等。

每一個等級,在祭祀祭天、祭地、祭祖)、朝聘諸侯見天子,卿大夫見諸侯)、婚喪從天子駕崩的“崩”禮到庶民下葬的規製)、宴饗天子宴諸侯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服飾冕旒、章紋、顏色)、車馬駕馬數量、車飾)、器用鼎簋數量、樂器規格)等方方麵麵,都有詳儘到近乎苛刻的差彆規定。比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則一至三鼎。庶人不得用鼎。”

“天子駕六六匹馬),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天子冕十二旒玉串),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

這些冰冷精確的數字,如同無數條金線,編織成一張等級森嚴、秩序井然的大網。它的核心目的隻有一個:“彆貴賤,序尊卑”,讓每個人從生到死,從衣食住行到言行舉止,都無比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誰,該站在什麼位置,該做什麼事。任何逾越,都是對這套神聖秩序的褻瀆和挑戰!

第二章:雅音頌德——樂的魂魄

如果說“禮”是冰冷堅硬的骨架,那麼“樂”,就是賦予這骨架生命與溫度的魂魄。在禮製框架初定之際,周公旦將目光投向了鎬京王宮深處那座特殊的建築——樂宮。

核心場景:《大武》樂舞的誕生。

樂宮之內,編鐘、編磬、柷zing,後世常以此字代指樂官)為首的一群頂尖樂師、舞師肅立階下,神情既興奮又忐忑。他們知道,周公將要交給他們一項史無前例的重任——創作一部歌頌武王伐紂、奠定周朝基業的宏大樂舞。

周公旦站在眾人麵前,他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眼中仿佛重現了牧野之戰的壯闊:“諸位!吾欲作一樂舞,非為宴飲享樂!乃是銘記先王偉業,昭示天命所歸!名之曰《大武》!此樂需有金戈鐵馬之壯烈,有萬眾歸心之磅礴,有克定乾坤之莊嚴!要讓後世子孫觀此樂舞,如見武王英姿,如聞牧野雷音!更讓天下諸侯、萬民觀之,知我周室得天下之正,守天下之誠!”

樂師泠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深躬行禮:“謹遵周公之命!敢問周公,此樂當分幾章?各章意境如何?”這關係到音樂的結構與情感基調。

周公閉目沉思片刻,牧野的烽煙、武王的誓言、凱旋的榮耀一幕幕閃過腦海。他睜開眼,目光灼灼,清晰地道出構思:

第一章:北出鎬京。“始而北出象征武王從鎬京誓師東征),當有沉鬱蓄勢、壯士赴死之慨!鼓聲為主,低沉如悶雷!”


最新小说: 盜墓:我在老家挖出了通天地宮 我有一個靈寵 燕王殿下!你啥時候造反呀? 從替身開始走上人生巔峰 穿成星際惡雌,獸夫們跪求我彆走 災變紀元:我的空間異能無上限 幻世記:我的保安大人 末日基地:從改造鬼子洞開始 NBA讓你當藍領你帶艾佛森奪冠 藍星第一社死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