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酈食其的悲歌與齊都的烈火_天朝魂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朝魂 > 第156章 酈食其的悲歌與齊都的烈火

第156章 酈食其的悲歌與齊都的烈火(1 / 2)

舌劍烹血——酈食其的悲歌與齊都的烈火

一、硝煙暗湧:臨淄城下的最後賭注公元前203年冬,齊都臨淄)

冬日的寒風卷著塵土,打著旋兒穿過臨淄城高聳的城門樓,嗚嗚作響,像是冤魂的低泣。這座齊國百年雄都,此刻籠罩在一片壓抑的死寂裡。城牆上,齊軍士兵緊握著冰冷的戈矛,望著城外遠方地平線上若隱若現的、代表著漢軍威脅的塵煙,麵容緊繃,眼神裡藏不住的憂懼。城內,巍峨的齊王宮內,氣氛更是凝重得能擰出水來。炭盆燒得劈啪作響,卻驅不散那滲入骨髓的寒意。

齊王田廣,這位年輕的君主,正焦躁地在鋪著華美織毯的地麵上踱來踱去。他身上那象征王權的紫色錦袍,此刻也顯得有些沉重。他猛地停下腳步,狠狠一拳砸在身側鑲嵌著玉璧的紫檀案幾上,震得上麵的酒樽叮當亂響:“可恨的韓信!該死的劉邦!欺人太甚!奪我魏、代,破我趙國盟友指井陘之戰後的趙國),如今兵鋒又直指我齊境!難道真要趕儘殺絕不成?”他臉上交織著憤怒、不甘,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恐慌。

下方,丞相田橫,田廣的叔父,一位久經風霜、麵容沉穩的老臣,深深歎了口氣,眉宇間刻滿憂慮:“大王息怒。漢軍挾破趙之威,氣勢正盛。韓信‘兵仙’之名,絕非浪得虛名。我軍雖有數十城之眾,然…倉促應戰,勝負難料啊。”他頓了頓,渾濁的目光掃過殿堂內同樣麵露憂色的齊國重臣們,“若戰端一開,玉石俱焚…恐非社稷之福。”

“那難道要本王拱手而降,把祖宗基業白白送給那泗水亭長出身的劉邦?”田廣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屈辱的尖利。

就在這絕望如同巨石般壓在每個人心頭,幾乎令人窒息之時,殿外傳來宦者尖細的通傳:“稟大王——漢王使者,高陽酒徒酈食其,求見!”

“酈食其?”田廣和田橫俱是一愣。這個名字他們聽過,一個以狂放和辯才聞名的老儒生,在劉邦帳下頗受禮遇。這個時候他來做什麼?

殿門緩緩開啟,一個身影逆著冬日慘白的陽光走了進來。來人穿著一身漿洗得有些發白、卻十分整潔的儒生長袍,須發花白,身形清瘦,唯有一雙眼睛亮得驚人,仿佛能穿透人心。他走路帶著一種文人特有的從容,甚至有幾分疏狂之氣,與這劍拔弩張的王宮氛圍格格不入。他無視兩旁持戟武士投來的警惕目光,徑直走到大殿中央,對著王座上的田廣,長揖及地,聲音洪亮清晰:“漢王帳下辯士酈食其,奉我主漢王之命,覲見齊王殿下!”

危機籠罩時更容易接受新的可能,酈食其的出現揭示了:真正的轉機往往在最絕望的時刻降臨,它需要一個敢於孤身走向風暴中心的勇者。

二、舌燦蓮花:七十城邑的瓦解臨淄王宮,齊王內殿)

田廣沒有立刻讓酈食其起身,他居高臨下,目光銳利如刀,試圖在對方臉上找到一絲破綻:“酈生?劉邦派你來,莫非是想學蘇秦張儀,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動我齊國投降?”語氣中充滿了不加掩飾的譏諷和深深的戒備。

酈食其緩緩直起身,臉上毫無慍色,反而露出了一個豁達的、甚至帶著點狂氣的笑容:“大王此言差矣!老朽此來,非為救漢,實為救齊而來!”

“救我齊國?”田廣像是聽到了天大的笑話,嗤之以鼻,“你漢軍兵臨城下,大言不慚說救我?”

“正是!”酈食其聲音陡然拔高,目光炯炯,直視田廣,“大王可知,天下大勢,猶如滔滔江河,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暴秦無道,天下共逐之。然今秦已亡,群雄逐鹿,誰主沉浮?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王乎?其人剛愎自用,坑殺降卒,分封不公,天下諸侯早已離心離德!而吾主漢王劉邦,寬厚長者,入關中約法三章,秋毫無犯,深得民心!更兼麾下良將如雲,謀臣如雨,韓信者,用兵如神,‘兵仙’之名豈是虛傳?!魏、代、趙,雄踞一方,今安在哉?”

他向前逼近一步,氣勢如虹,話語如同連珠炮般轟擊著田廣的心防:“大王試想,以齊一隅之地,獨抗席卷天下、百戰百勝之漢軍,猶如以卵擊石!縱能苟延一時,終不免城破國滅,宗廟傾覆,百姓塗炭!屆時,大王縱有殉國之誌,有何麵目見田氏列祖列宗於九泉之下?!”

“而漢王!”酈食其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懇切而極具誘惑力,“素聞大王賢明,對齊國社稷與萬民福祉深以為念!漢王有言:若大王審時度勢,舉齊歸漢,非但可保宗廟永續,齊地七十餘城仍屬大王治下!漢王願與大王約為兄弟之國,共享富貴!此乃上保社稷,下安黎民,順天應人之舉!大王豈不聞‘識時務者為俊傑’乎?!”

酈食其的話語,如同重錘,一下下敲打在田廣心上。他描繪的漢軍強大、項羽暴虐、齊國孤危的場景是如此真實而可怕。而那個“兄弟之國”、“保留封地”的承諾,又像黑暗中的一線曙光,充滿了誘惑。田廣臉上的憤怒和譏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掙紮和動搖。他下意識地看向叔父田橫。田橫緊鎖的眉頭微微舒展,眼中也流露出深思。酈食其的話,戳中了他們最深的恐懼和最大的渴望——保存齊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殿內死一般的寂靜,隻有炭火燃燒的劈啪聲和眾人粗重的呼吸聲。良久,田廣頹然坐回王座,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疲憊和一絲如釋重負:“先生…所言,字字如金,振聾發聵…寡人…寡人願聽先生之言,舉國歸順漢王!”話音落下,仿佛千斤重擔卸下。殿內群臣先是愕然,隨即不少人臉上露出了逃過大難的慶幸之色。

一個時辰後,巨大的齊王宮門前,象征著齊國權力和戰備的虎符、印信,被鄭重地送入酈食其手中。同時,一道道撤除邊境防禦、解除軍隊武裝的緊急王命,蓋上鮮紅的齊王大印,由快馬流星般送往齊國七十餘城!臨淄城中緊繃的弦,瞬間鬆弛。宮門大開,酒宴香氣飄散出來。酈食其被奉為上賓,田廣親自舉杯相敬:“先生一言,免我齊國生靈塗炭,功莫大焉!今夜當與先生痛飲,不醉不歸!”燈火通明的大殿內,絲竹悅耳,觥籌交錯,一派化乾戈為玉帛的祥和景象。酈食其捋須大笑,眼中閃爍著功成的喜悅與自豪。

語言的力量從未失效,酈食其的舌辯揭示:最高明的征服不是靠刀劍,而是洞察人心最深處的恐懼與渴望,用無可辯駁的邏輯與極具誘惑力的前景,瓦解最堅固的壁壘七十餘城)。

三、暗流激蕩:韓信帳中的野望之火漢軍大營,黃河以南)

同一時刻,在距離臨淄數百裡之遙、黃河以南的漢軍大營中,氣氛卻截然不同。中軍大帳內,爐火燒得正旺。韓信,這位剛剛在井陘創造了背水一戰神話的“兵仙”,正對著懸掛的巨大齊國地圖凝神沉思。他身形依舊瘦削,但眉宇間那股淵渟嶽峙的統帥之氣卻愈發深沉。地圖上,齊國七十餘城清晰地標注著,如同一塊令人垂涎的肥肉。

帳簾被猛地掀開,帶進一股刺骨的寒氣。一個身材精瘦、眼神銳利如鷹隼的謀士快步走了進來,正是蒯通。他臉上沒有絲毫寒意帶來的瑟縮,反而因為激動而泛著紅光:“大將軍!大喜!天賜良機啊!”

韓信轉過身,目光平靜地看著他:“哦?蒯先生何出此言?”

蒯通幾步走到地圖前,手指重重地點在臨淄的位置,聲音因興奮而微微發顫:“剛接到密報!酈食其那個老酒徒,竟然…竟然真的憑著一條舌頭,說動了田廣!齊國七十餘城,不戰而降了!”

韓信的眼神驟然一凝,如同平靜的深潭投入了石子,蕩開一圈漣漪。他沒有說話,但蒯通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位統帥眼中一閃而過的複雜光芒——那是驚訝,是意外,更深處,似乎還有一絲…不甘?

蒯通湊近一步,壓低了聲音,語速極快,如同毒蛇吐信:“大將軍!這是何等潑天的功勞!您自出漢中以來,平三秦,定魏、代,破強趙,兵鋒所指,擋者披靡!這一樁樁、一件件,哪一件不是靠您浴血沙場,一刀一槍拚殺出來的?而酈食其,一個隻會搖唇鼓舌的老儒生,憑什麼?就憑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坐在齊國宮殿裡喝了幾杯酒,這覆滅強齊、儘收七十餘城的蓋世奇功,就要白白落到他頭上?這公平嗎?!”蒯通的聲音充滿了煽動性和替韓信感到的強烈不忿。

韓信的拳頭在袖中不易察覺地握緊了。蒯通的話,像一把鑰匙,瞬間打開了他內心深處某個被刻意壓抑的角落。酈食其的成功,無疑襯托出他這位統帥的價值…似乎黯淡了?他韓信,要做的是名垂青史的兵家聖者,豈能永遠活在他人包括劉邦)的陰影或一個說客的光環之下?

蒯通看著韓信沉默不語但眼神變幻的樣子,知道火候到了,聲音變得更加蠱惑:“大將軍!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齊國雖口頭歸降,但其軍隊尚未真正解除武裝,城池防禦突然鬆懈,正是千載難逢之機!您隻需振臂一呼,麾下虎賁之師如雷霆般疾襲臨淄!趁其撤防懈怠,毫無準備,定可一戰而下!屆時,覆滅強齊、拓土千裡的不世之功,便是您韓大將軍獨攬!天下誰不敬服?漢王又該如何封賞?這,才是配得上您‘兵仙’之名的功業啊!”

“酈食其…”韓信終於開口,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硬,“他既已說服齊王歸降…”


最新小说: 龍脈密碼:九州詭跡 繪骨師 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 繡春雪刃 玄黃問道 我的中醫生涯之路 刀都砍崩了,你說他是臥底? 太上珍寶 珠魂:十二武脈 海王歸來,千億謝禮碾碎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