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蒼天垂淚_天朝魂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朝魂 > 第207章 蒼天垂淚

第207章 蒼天垂淚(1 / 2)

蒼天垂淚輪台詔書的救贖公元前89年)

1:長安孤燭,白發人哀

公元前91年冬公元前90年)

長安城的雪,下得格外早,也格外冷。征和二年的冬天,似乎要將整座帝都凍僵。未央宮高大的殿宇覆蓋著厚厚的積雪,朱紅的宮牆在慘白的天地間顯得格外刺眼。沉重的壓抑感,像一塊巨石,壓在每一個宮人的心頭,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

甘泉宮深處,漢武帝劉徹的病榻前,炭火燒得很旺,卻驅不散那侵入骨髓的寒意。他斜倚在厚厚的錦衾中,曾經銳利如鷹隼的眼睛失去了光彩,渾濁而空洞地望著雕刻著蟠龍紋的殿頂。他瘦得脫了形,曾經引以為傲的帝王威儀,被病痛和衰老消磨殆儘,隻剩下一個傷痕累累的老者。

太子劉據的死訊,如同一柄淬毒的匕首,狠狠紮進了他內心深處最柔軟、也最不容觸碰的地方。那個寬厚仁孝的長子,那個他親手教導、寄予厚望的帝國繼承人,那個因為一場由猜忌、奸佞和失控的憤怒交織而成的風暴而被逼上絕路、最終自刎的兒子……真的沒了。

“據兒……”劉徹乾裂的嘴唇無聲地翕動了一下,渾濁的淚水沿著他溝壑縱橫的臉頰無聲滑落,滴落在冰冷的手背上。他閉上眼,腦海中卻滿是當年那個小小的身影,搖搖晃晃地朝他跑來,奶聲奶氣地喊著“父皇”,撲進他懷裡;是他成年後被自己斥責後,依舊恭敬垂首的隱忍模樣;是那些他曾親口讚許“類我”的奏對言辭……這些鮮活溫暖的記憶,如今都化作最冰冷的錐刺,反複戳刺著他的心。

“陛下,”一個蒼老而帶著恐懼顫抖的聲音在榻邊響起,是宦官總管蘇文,“該……該進藥了。”他小心翼翼地捧著玉碗,頭幾乎垂到了地上,不敢看皇帝的眼睛。正是他和江充,是這場巫蠱慘禍的直接推手!太子死後,他日夜活在恐懼中,生怕哪天皇帝從悲痛中清醒過來,第一個清算的就是他。

劉徹沒有睜眼,隻是無力地擺了擺手。蘇文如蒙大赦,抖著手將藥碗放在一旁的矮幾上,弓著腰,幾乎是倒退著溜出了寢殿,後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殿內又恢複了死寂。隻有炭火偶爾發出輕微的“劈啪”聲。劉徹緩緩睜開眼,目光掃過他曾經無比信任、如今卻讓他想起無邊悔恨的麵孔——丞相劉屈氂在指揮平叛太子“叛亂”後更受重用)。劉屈氂垂手侍立在一旁,神情看似恭謹,眼神深處卻藏著難以掩飾的得意和算計。皇帝的精神崩塌,正是他鞏固李氏外戚李廣利、李夫人一脈)權勢的良機。他正盤算著如何徹底扳倒衛氏殘餘勢力,將未來的皇位繼承人牢牢掌控在與自己利益攸關的鉤弋夫人之子劉弗陵身上。

“丞相,”劉徹的聲音嘶啞得像破風箱,“長安……可還安穩?”

劉屈氂立刻躬身,話語滴水不漏:“陛下安心養病,長安一切安好。些許宵小,依附太子謀逆者,皆已伏法。京兆尹與執金吾日夜巡防,萬無一失。”他隻字不提長安街頭巷尾仍未消散的血腥味和彌漫在百姓間的惶恐與悲戚,不提那些被株連的無辜者家破人亡的哭聲。他要維持一種“叛亂已平、海晏河清”的表象,哪怕這表象建立在數萬生靈的枯骨之上。

劉徹的目光在劉屈氂臉上停留片刻,那洞悉世事的銳利似乎短暫地閃回了一瞬,最終又歸於沉寂的疲憊。他隻是極輕微地點了點頭,又閉上了眼睛。悔恨如同毒藤,在他心底瘋狂滋長,纏繞得他幾乎窒息。他隱隱覺得哪裡不對,巨大的悲痛和難以啟齒的愧疚讓他下意識地逃避真相。他不敢去想,不敢去深究,怕那血淋淋的事實會徹底擊垮他殘存的精神支柱。他寧願相信兒子是真的“反了”,這樣,他狂暴的鎮壓似乎才有那麼一絲正當性。可內心深處那個微弱的聲音,那個屬於父親的聲音,卻在日夜泣血哀鳴:據兒……真的是那樣的人嗎?

本章警示:權力的巔峰常伴著孤獨的寒涼。武帝渾濁的淚與蘇文退下時的冷汗提醒我們:縱是九五之尊,亦難逃親情的清算與良知的拷問。逃避真相,隻會讓傷口在暗處潰爛。

2:高寢郎叩閽,一線天光

公元前89年初)

時間悄然滑入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武帝的病時好時壞,身體的衰敗加劇了精神的萎靡。長安的政治空氣依舊沉悶壓抑,人人噤若寒蟬。江充雖死,蘇文等宦官勢力依舊盤踞,丞相劉屈氂借“平叛”之功,權勢熏天。朝堂上,再無人敢公開提及“巫蠱”二字,更無人敢為死去的太子發聲。那段血色的記憶,仿佛被刻意埋進了曆史的塵埃裡。

然而,在遠離權力核心的漢高祖劉邦祭廟高寢)中,一個守護祖宗陵寢的低階官員——高寢郎田千秋,內心卻翻騰著難以平息的波瀾。他官職卑微,秩不過六百石,默默看守著冷清的廟宇,日複一日地擦拭著高祖的神位。他並非勳貴之後,也無顯赫門第,隻是一個讀了些書、心中還裝著古訓和道義的普通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太子的遭遇,他看在眼裡,痛在心中。他親眼見過太子巡視三輔時的仁厚愛民,聽過長安百姓對太子的由衷讚譽。那樣一個儲君,怎麼可能詛咒自己的親生父親?巫蠱案中牽連之廣、殺戮之慘,讓他深感不安。尤其太子死後,皇帝深居簡出,性情愈發乖戾,國家因連年征戰和這場內耗元氣大傷,百姓疲憊不堪。一股強烈的責任感,如同燃燒的火焰,在他卑微的胸膛裡升騰起來:必須有人站出來說話!為了太子的冤屈,為了喚醒陛下迷失的心智,更為了這個危如累卵的大漢江山!

“田兄,你瘋了嗎?”一同當值的老友聽聞他的想法,嚇得臉色慘白,死死拉住他的衣袖,“那是天家的事!多少公卿重臣都不敢開口!你一個小小的郎官,去觸這個黴頭?江充、蘇文的陰魂還沒散呢!丞相劉屈氂會第一個要你的命!快打消這念頭!”朋友的手冰涼,話語裡滿是恐懼。

田千秋望著高祖威嚴的塑像,目光卻異常堅定:“正因人人畏死,奸邪方能橫行無忌。太子蒙冤而死,陛下沉溺哀痛,奸佞竊據高位,長此以往,國將不國!我田千秋位卑,卻也是大漢之臣,吃著漢家的俸祿。昔日高祖提三尺劍取天下,何等氣魄?若連直言進諫的勇氣都沒有,我還有何麵目守護這高廟?我意已決!”

不顧朋友的苦苦勸阻和同僚驚恐的目光,田千秋毅然上書!他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引經據典的鋪陳,隻有一份樸實無華卻字字泣血、直指要害的奏疏:

“陛下,臣聞子弄父兵,罪當笞用鞭子抽打)。天子之子過誤殺人,當何罪哉?臣嘗夢見一白發老叟,教臣以此言奏聞。”史載原文大意)

這短短的幾十個字,如同驚雷,瞬間炸響在死水般的朝堂!

子弄父兵,罪當笞用鞭子抽打):他巧妙地將太子動用兵卒捕殺江充“父兵”象征皇帝賦予的權力)定性為“兒子頑皮弄了父親的兵器”,最大的過錯也就是挨頓鞭子的小錯!這徹底顛覆了朝廷給太子定性的“謀反”大罪!

天子之子過誤殺人,當何罪哉?進一步強調,即便是天子的兒子真的過失殺了人指江充等),又該定什麼大罪呢?這更是對太子“謀反”罪名的徹底否定!

臣嘗夢見一白發老叟:假托高祖托夢的神聖性,為自己膽大包天、直指核心的言論披上了一件保護性的外衣,增加了說服力和神秘感,也讓皇帝更容易接受。

這份奏疏,像一道微弱卻無比執著的光,穿透了甘泉宮的重重帷幕和謊言編織的迷霧,精準地投射到了武帝劉徹的心坎上。當尚書郎負責傳遞奏章)戰戰兢兢地將這份薄薄的簡牘呈送到禦前時,殿內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著雷霆震怒。

劉徹顫抖著手接過竹簡。當他看到“子弄父兵,罪當笞”這七個字時,整個人如遭電擊!積壓了數年、被他刻意逃避的痛苦、愧疚、悔恨,如同決堤的洪水,轟然衝垮了他自欺欺人的堤壩!多麼簡單又深刻的道理啊!一個父親對兒子最重的責罰,也不過是打一頓鞭子。而他這個父親,卻聽信讒言,將這個自己看著長大、寄予厚望的兒子,逼到了兵戈相向、最終自刎的絕路!

“噗——”一口鮮血猛地從劉徹口中噴出,濺落在明黃色的奏章和龍袍之上,點點猩紅,觸目驚心!

“陛下!”殿內頓時一片驚慌。

劉徹無力地抬手阻止了湧上來的侍從和禦醫。他死死攥著那份沾血的奏疏,老淚縱橫,泣不成聲:“此乃高廟神靈遣此人來教朕!此乃高廟神靈遣此人來教朕啊!朕……朕悔之晚矣!朕錯怪了吾兒!錯怪了吾兒啊!”皇帝的哭聲,撕心裂肺,充滿了遲來的、痛徹心扉的醒悟。這哭聲,是對亡子的無儘懺悔,也是對過去幾年被蒙蔽、被蠱惑的自責。這一刻,那個殺伐決斷、雄視八方的漢武帝消失了,隻剩下一個痛失愛子、追悔莫及的老父親。


最新小说: 逆天改命:我的美女上司 我在都市拆因果 龍脈密碼:九州詭跡 繪骨師 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 繡春雪刃 玄黃問道 我的中醫生涯之路 刀都砍崩了,你說他是臥底? 太上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