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叔夜身形微顫,強自鎮定,內心早已是驚濤駭浪。
他自入仕以來,見慣了朝堂上的推諉與虛偽,那些身著官袍的文臣,嘴上仁義道德,實則隻求自保。
往昔每臨危局,主戰者寥寥,主和者如潮,自己屢屢被斥為“禍國”,早已心灰意冷。
然而今日,官家驟然拔劍,怒斬奸臣,真乃霸氣天子!實是快意人心!
張叔夜望著殿上大宋皇帝,血色未乾的劍鋒、冷峻如鐵的目光,心頭油然升起一股久違的激動。
自靖康之變以來,他第一次覺得,這座金鑾殿上終於有了真正的天子氣象。
自己當年苦諫、屢受抨擊,今日總算見到有人能為軍中將士、為大宋江山當機立斷!
張叔夜深吸一口氣,挺直脊背,目光炯炯地望著皇帝。
於心底暗暗立誓:如此明主在上,縱死無憾!
崇禎看著已經服軟的群臣,一字一句地宣布:“國家存亡之際,凡是主和賣國者,朕必嚴懲不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場戰和之爭,終於以帝王之決斷定鼎。
大宋不是不能抵抗,而是無人帶頭抵抗。
今日,他這位大宋官家,就要帶頭主戰!
群臣抹著冷汗紛紛散去,崇禎獨自站在殿中,目光凝視遠方,心中暗定誓言:此生此世,必不再重蹈覆轍!
......
回到後宮,皇後朱璉迎了上來。
“官家,您身上……怎麼有血?”她看到崇禎衣服上的血跡,聲音裡充滿了驚慌。
這位朱皇後,年方二十五,溫柔賢淑,史書上說,靖康城破之後,她為了不受金人淩辱,毅然投水自儘,保全了最後的尊嚴。
崇禎心裡歎了口氣:不愧是我老朱家的後人,女有節義,男兒有種!
他坐下來,語氣平靜得像是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是朕的血,是耿南仲的,此人懼戰邀降,竟欲逼朕親赴金營,朕怒極之下,當殿斬之!”
朱璉聞言一震,輕掩紅唇:“官家……您親手……殺了他?”
“他為副相,陛下昔日尚倚重於他……”
崇禎淡淡一笑:“先前是朕糊塗,被一群佞臣蒙蔽。”
片刻沉默,他站起身來,轉身吩咐:“去準備幾件衣物。”
朱璉一怔,眉目間閃過憂色:“官家……可是要出宮?”
以為官家打算跑路,她下意識握緊衣袖,心中隱有不安。
崇禎看她一眼,語聲平靜道:“不是避禍,朕要登城牆。”
崇禎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當年在紫禁城中,隻顧聽信奏報,閉門議事,結果李自成大軍打進了京城,他連敵人從哪個方向攻進來的都不知道。
今生,他要親自去看、親自去聽、親自檢查城防!再也不會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旁人。
朱皇後愣住了。
她雖然不懂打仗,但也明白,在這樣兵臨城下的危急時刻,天子親登城牆,對於軍心士氣的鼓舞,將是無可估量的。
“官家,您累了一天了,先歇歇吧。”
朱璉柔聲說著,揮退了宮人,親自上前,為崇禎解下那身沉重的盔甲。
鐵甲沉重,她雙手微顫,略感吃力。
皇後知道,眼前的男人,心裡一定撐著一座山。
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斬殺當朝副相,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內心承受多大的壓力。
身為妻子,當溫柔體貼,主動為其放鬆。
她什麼也沒說,隻是默默地為他解下沉重的盔甲,一件件寬衣解帶,準備熱水,擦拭身體。
崇禎當了十七年皇帝,也是老司機了,一眼便知璉妹是想龍鳳和鳴了。
心中暗道真是個好女人!
砍殺耿南仲後,後勁挺大,確實很不舒服,於是同意,任由朱璉施為。
這一夜,宮燈不滅,燭影斜照,帳帷輕垂,帝後相依,情濃而動,起起伏伏。
.......
翌日拂曉,風寒入骨。
與皇後溫存了一夜,崇禎卸去一身疲勞與殺人後的心理陰影後,換上一件新的龍袍。
在朱皇後的目送下,崇禎步履從容,親率禁軍出宮,直赴南城牆。
此行,不是去郊遊,不是去祭天,更不是去逃命。
他是去為這個國家,守第一道城牆。
他是去為自己,拚一條活路!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