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濋不敢擅自決定,於是折回去請示官家。
崇禎大怒,嗬斥道:“給朕把那座山,徹底砸了!石料運到城牆上!今日你若砸不完,就滾回老家養老!”
艮嶽是是宋徽宗一生最得意的“傑作”,也是大宋奢靡之風的最高象征,更是天下百姓苦難的鐵證!
自建成之日起,它便如同一個巨大的吸血鬼,吸乾了民間的膏脂,成就了帝王的享樂。
它巍峨聳立,是徽宗“豐亨豫大”的極致寫照,更是崇禎眼中,大宋腐朽之源的根子所在!
所以,必須砸了!
被劈頭蓋臉一頓罵,王宗濋跟個孫子似的退下,一咬牙帶人直奔宮城東北隅的艮嶽。
很快,一支由禁軍、宮人乃至被迫上陣的工匠組成的龐大隊伍,將艮嶽圍住。
“砸!”
“砸快些!”
王宗濋心想隻要我砸的快,太上皇就不知道是誰乾的。
一聲令下,斧鑿聲、錘擊聲、石塊滾落聲,此起彼伏,在寂靜的夜裡顯得尤為刺耳。
曾經巧奪天工的亭台樓閣被夷為平地,玲瓏剔透的奇石被砸得粉碎。
它們不再是藝術品,不再是享樂的象征,而是一塊塊帶著帝國最後怒火的炮彈,即將呼嘯著飛向城外金人的陣營。
每一聲錘擊,都像是在敲碎大宋過往的腐朽;
每一塊石頭的搬運,都像是為這座垂危的城池,增添一分生機。
昔日的繁華與享樂,在這一刻化作了禦敵的利器。
崇禎以近乎自毀的方式,將大宋皇室的尊嚴與過往的腐朽徹底斬斷。
他要告訴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這個大宋,從此以後,不再是那個隻知奢靡享樂的宋朝,而是要為生存而戰,為社稷而搏的鐵血王朝!
他的皇權,不再是高高在上、與民隔絕的象征,而是與京城百姓、與城牆上的將士們,緊密相連,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這是一場皇帝親自操刀的“刮骨療毒”,一場絕境中的自我救贖。
而它的結果,將決定大宋的未來,是鳳凰涅盤,還是徹底沉淪!
.....
艮嶽被砸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擊中了被軟禁於深宮之中,正潛心於書畫之樂的太上皇趙佶。
這位昔日的大宋皇帝,已退位成為太上皇,每天沉浸在藝術之中。
當貼身小黃門哆哆嗦嗦地稟告,說艮嶽那片耗費了他畢生心血的假山園林,正被一群粗魯的禁軍像拆遷隊一樣暴力拆除時,趙佶本就因金人圍城而焦躁的心緒,瞬間炸裂。
他手裡那杆珍貴的紫毫毛筆,墨跡未乾,便被他氣得“哢嚓”一聲,硬生生撅成了兩截,墨汁四濺,沾染了他珍藏的名帖。
“何人所為?!何人如此大膽!!”
趙佶氣得渾身顫抖,胡子都在哆嗦。
他顧不得儀態,匆匆衝出殿門,直奔艮嶽方向。
隻見那往日巧奪天工、步步皆景的園林,此刻已是千瘡百孔,塵土飛揚,斧鑿聲、錘擊聲不絕於耳。
而王宗濋,那個他平日裡壓根瞧不上的廢物舅子,此刻正帶著一群人,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