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話音剛落,嶽飛便踏步而出。
他步履沉穩,麵容堅毅,聲音洪亮:“陛下!臣以為,我大宋之根本,在於武備,在於國土,金人侵我河山,犯我百姓,此乃奇恥大辱!”
“東京雖曆戰火,非不可守,然守城並非長久之道,唯有主動出擊,方能解除根本危機。”
“故而臣主張,應以河北為起點,率六師北伐,收複幽雲十六州!”
嶽飛語氣激昂,進一步闡述:“幽雲之地,乃中原門戶,若其不複,金人鐵蹄可隨時叩關,陛下若能定河北,以河北為抗金前線,則可憑借燕山山脈之險,阻敵於境外。”
“此乃攻勢防禦之策,以戰止戰,方能徹底扭轉被動局麵,我軍將士,經曆朱仙鎮之戰,士氣正盛,當乘勝追擊,一舉將金人逐出故土!”
“屆時,東京之安危,便可迎刃而解!”
嶽飛的話語充滿了軍人的果決與理想主義,殿內不少武將聽後,熱血沸騰,紛紛投去讚許的目光,視其為大宋未來的新興將星。
崇禎細細聆聽了兩人的論述。
李綱的還京之議,過於保守,未曾觸及東京城易攻難守的根本缺陷。
至於嶽飛的提議,則太過於激進了!
戰略上固然壯誌淩雲,但以大宋當前元氣未複的國力,貿然北伐,風險極大。
也是,如今嶽飛隻不過是初出茅廬的愣頭青,缺乏政治視野,隻是站在武將的角度看待天下大事。
不過也沒毛病,起碼這番話能激起大宋將士的熱血。
也讓大宋臣民知道,燕雲十六州對大宋的重要性,遲早有一天要拿回來!
眼下兩位臣子的表態,和崇禎的想法背道而馳。
他需要一個能夠跳出固有思維,且能為自己心中之策鋪路的提議。
崇禎的目光,在殿內掃過一圈,最終落在了殿內末位,躬身垂首的秦檜身上。
秦檜曆經應天之變,又被崇禎“晾曬”殿外一日,深知自己已處於風口浪尖。
當感受到帝王的目光,他心中一凜,瞬間領會了其眼神中的含義。
這是一個機會,也是一次考驗!
他明白,皇帝欲棄東京,另擇新都,但不能由自己明言。
秦檜深吸一口氣,走出隊列,躬身行禮:
“陛下,臣萬死!然國之大事,臣不敢不言,嶽將軍與李相公之忠勇,臣萬分景仰,然以臣愚見,眼下我大宋元氣未複,金人凶悍,與其硬碰,不如暫避鋒芒,以求他日再圖恢複。”
“東京城,正如李相和嶽將軍所言,屢受侵擾,已失險要,若再還京,徒耗國力,臣鬥膽請奏,朝廷可南遷至揚州,暫作行在!”
話音剛落,殿內百官嗡聲議論。
不等有人發作,秦檜進一步解釋其理由:“揚州地處江南腹地,錢糧富足,可為朝廷提供充足補給,揚子江水流湍急,可作天塹,金人騎兵不擅水戰,渡江維艱,可保京城一時安寧。”
“且揚州遠離戰火,朝廷可休養生息,招募兵馬,訓練士卒,發展生產,待我大宋國力恢複,再揮師北伐,光複故土,此乃萬全之策!”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