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君臣相彆_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0章 君臣相彆(1 / 2)

數日之後,金陵城門前,氣氛肅穆而凝重。

天邊剛泛起魚肚白,晨霧未散,寒意襲人,卻絲毫沒有阻擋百官相送的隊列。

文武群臣,皆身著朝服,整齊肅立在城門兩側,望著即將遠行的左丞相李綱。

他們眼中,有震驚,有欽佩,更有對這位年邁老臣此行凶險的深深憂慮。

在隊列的最前端,崇禎帝身著一件素色常服,立於城門之下。

他沒有乘坐龍攆,也沒有浩大的儀仗,隻是在寥寥幾名近侍的陪同下,親自前來為李綱送行。

目光緊緊盯著眼前這位年逾花甲的丞相,眼中情緒複雜,有不舍,有敬重,更有難以言喻的沉重。

李綱同樣一身簡樸裝束,隻備了一輛青驄馬車,身旁隻跟著數名精乾的隨從。

他鄭重地向崇禎帝及在場百官躬身行禮,那背影雖有些清瘦,透著一股義無反顧的堅毅。

崇禎緩步上前,扶住李綱,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忍:“李卿……此去兩河,路途遙遠,金兵肆虐,務必萬分小心,朕……實不願李卿以身犯險。”

看著李綱那風霜刻畫的麵容,崇禎腦海中卻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另一個人的身影。

他曾經最為倚重的內閣首輔,楊嗣昌!

楊嗣昌啊……那個曾經提出“攘外必先安內”、“四正六隅十麵網”剿匪戰略的實乾派,曾親自南下督師征剿張獻忠,試圖力挽狂瀾的大明忠臣。

他為了大明,鞠躬儘瘁,日夜操勞,最終卻因積勞成疾,心力交瘁,病死在了軍營之中。

噩耗傳來時,崇禎曾肝腸寸斷,痛徹心扉,為失去這等股肱之臣而悲慟不已。

而眼前,李綱的背影,竟與當初楊嗣昌離京赴任時的那般決絕與沉重,是何等相似!

他真不希望李綱也落得如此下場!

崇禎在心中默默念叨,眼眶不由自主地濕潤。

像李綱這般真正為國為民,敢於直麵困境的實乾之臣,在大宋朝堂上已是鳳毛麟角。

若是折損,將是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

“李卿,朕知你此去,是為大宋謀生路,是為百姓探實情,然汝乃國之柱石,萬不可輕忽自身。”

崇禎緊緊握住李綱的手,輕聲叮囑道,眼神中已褪去了皇帝的威嚴,取而代之的是對一位忠臣兼長者的深切關懷。

李綱聽著官家真切的關懷,心中波瀾起伏。

他能感受到這位年輕帝王對自己的信任與愛護,那份不加掩飾的擔憂,讓他疲憊的身心湧上一股暖流。

“陛下隆恩,臣萬死難報!”

李綱再次躬身,聲音有些哽咽:“臣必不負陛下所托,定當儘力而為,此行若能為陛下,為大宋,謀得一線生機,臣雖萬死,亦可瞑目!”

“說什麼死不死的!”

崇禎佯怒,扶住他的手臂:“朕還要李卿回來,與朕一同見證我大宋中興之日!”

“此番行程,朕已命張兵部派精銳暗中護送,你萬萬不可逞強,凡事量力而行,保住有用之身,才是最大的忠誠!”

李綱心頭一暖,知道這是官家對他的愛護。

他抬起頭,看向年輕的帝王,眼中充滿了期望和信賴:“臣謹記陛下教誨,陛下也當保重龍體,朝政艱辛,萬民所係,臣去也!”

說罷,一躬到底,再次向崇禎和百官行禮,隨後在仆人的攙扶下依然進入馬車,不再回頭,一路向北,沒入漸濃的晨霧之中。

崇禎站在城門樓下,望著李綱遠去的背影,久久不語。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