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彈劾丞相_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4章 彈劾丞相(1 / 2)

北伐失敗,朝野震動,崇禎皇帝龍顏大怒。

河北之地,眼看就要在金人的鐵蹄下再次糜爛。

麵對如此危局,崇禎迅速作出決斷。

他深知李綱身為左丞相,軍政重擔一肩挑,北伐失敗,首當其衝的便是他。

然而,當前大宋內憂外患,賢才難覓,李綱雖有失誤,其忠心與能力仍是朝廷不可或缺的支柱。

為了穩固軍心,挽回頹勢,崇禎並未直接問罪李綱,而是先著手穩定河北局勢。

他急調素有“八字將軍”之稱的王彥,任命其為河北節度使,留守大名府,節製河北兵馬。

王彥以忠勇著稱,深得軍心,由他坐鎮,可有效震懾金軍,並整合潰散的宋軍殘部和河北義軍。

同時,為了配合軍事行動,崇禎又任命了一位河北巡撫,專司河北政務,以期軍政並舉,儘快恢複地方秩序。

節度使作為一省軍事長官,位居正二品;

巡撫作為一省政務長官,亦是正二品大員。

這兩項任命,暫時穩住了河北局勢。

左丞相李綱,也被召回南京。

他從前線回到金陵後,還未來得及卸下征塵,就因北伐失利,成了眾矢之的。

首先發難的,是自河北而來的一封彈劾奏章。

上書者,乃是一名籍籍無名的河北武節郎李孝忠。

這名小小的七品承節郎,竟敢千裡迢迢上書彈劾當朝左丞相。

“……陛下明鑒!臣河北武節郎李孝忠,冒死上奏!”

“河北戰局糜爛,真定大敗,皆因左丞相李綱,剛愎自用,獨斷專行,輕敵冒進之故!當初朝廷收編太行山義軍,本意在於以義軍為輔,牽製金人。”

“然李相國視義軍如草芥,不予及時支援,致使五馬山等忠勇義士,屢遭金人各個擊破,血灑疆場!此等失策,致使河北義軍心寒,戰意消弭!”

“更有甚者,杜充之輩,胸無大誌,貪功冒進,此等敗軍之將,何以能執掌東路大軍?”

“臣以為,李綱丞相用人不察,指揮失誤,實乃貽誤軍機,罪責難逃!若不嚴懲,恐寒天下忠義之士之心,更將耽誤國家大事,社稷危矣!”

這封奏章猶如捅破了一層窗戶紙,瞬間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在此之前,礙於崇禎皇帝對李綱的信任與支持,以及李綱在國難當頭時表現出的堅定與強硬,那些反對李綱的大臣們雖心懷不滿,卻不敢輕易出頭。

如今,有了李孝忠這個“小卒”打頭陣,平日裡對李綱心懷芥蒂的官員們,仿佛找到了宣泄口,立刻群起而攻之。

朝會上,彈劾奏章如雪片般飛向禦案。

其中聲勢最甚的,便是中書省參知政事汪伯彥、戶部右侍郎黃潛善,以及殿中侍禦史張浚等人。

“陛下!”

殿中侍禦史張浚踏出班列,語帶悲憤:“臣殿中侍禦史張浚有本奏!臣聞社稷安危,係於宰輔之賢愚,然臣等痛心疾首,河北真定之戰,兵敗如山倒,三萬精銳將士,轉瞬間付諸一炬!杜充叛逆,獻城投敵,此等奇恥大辱,實乃我大宋南遷以來未有之敗!國恥未雪,何以立足於世?!”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