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緊急而激烈的商議,崇禎果斷下令,采取應對之策。
他將目光投向了殿內兩員猛將,樞密副使韓世忠和王淵。
在國家危急存亡之秋,能依靠的,隻有這些真正能上陣殺敵的將士。
“韓世忠!王淵!”
崇禎皇帝道:“朕命你二人即刻點齊精兵,率部北上,阻擊金兀術東路軍!務必將金賊阻於淮河以北,絕不能讓他們踏入南直隸一步!”
韓世忠聞言,立刻抱拳出列:“臣遵旨!陛下放心,臣定當粉身碎骨,將金賊阻於淮河!”
南直隸是韓世忠的防區,北上抗敵,理所應當,更是他身為大宋將領的職責。
韓世忠眼中燃燒著熊熊戰意,他要讓金兀術知道,淮河絕非其能輕易跨越的鴻溝!
王淵亦出列拱手:“臣遵旨!陛下有命,臣萬死不辭!”
崇禎之所以派出王淵,除了他善戰的猛將之風外,還有更深一層的考慮。
如今山東軍節度使範訥怯戰退縮,使得山東局麵岌岌可危。
崇禎需要一個能力挽狂瀾的悍將去穩住山東的局麵。
王淵是他最初的嫡係將領之一,早在靖康之變時便對其忠心耿耿,且能力出眾。
由王淵坐鎮山東,收複失地,重整防線,崇禎皇帝是再放心不過了。
“王淵,你此番北上,不僅要協同韓世忠阻擊金賊,更要在戰事穩定後,兼顧山東防務!”
崇禎皇帝沉聲吩咐道:“範訥之流,不足以委以重任,山東之地,關乎我大宋北方屏障,朕欲以你代其職,重整山東軍務,你能擔此重任嗎?”
王淵聞言,心中一凜,隨即挺直胸膛,語氣堅定:“臣願為陛下肝腦塗地!請陛下放心,臣定不負聖望!”
至此,大宋朝廷的北方防線,在崇禎皇帝的調度下,進行了重新部署。
韓世忠和王淵北上阻擊金兀術,劉光世和嶽飛在中原抗擊完顏宗翰,王彥則在山東收複失地、牽製金軍後方。
一場涉及到大半個大宋國土的全麵抗金戰爭,在崇禎皇帝的運籌帷幄之下,正式拉開了序幕。
......
奉天殿退朝之後。
崇禎並未立即回寢宮,而是召集了樞密使姚友仲和錦衣衛指揮使傅臨淵,於偏殿內垂詢前線戰事。
金兀術兵臨金陵的危機感,讓他一刻也無法放鬆。
“開封府戰事如何了?”
崇禎皇帝緊盯著姚友仲,語氣焦急。
相對於金陵的直接威脅,中原戰場的穩固,是牽製金軍主力,為金陵爭取時間的關鍵。
傅臨淵躬身回稟,聲音帶著一絲喜悅:“回陛下,開封府傳來的戰報顯示,東京節度使劉光世已率主力三萬北上,在黃河南岸大破金兵先鋒,斬殺數百,迫其退回黃河北岸!”
崇禎皇帝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接下來傅臨淵的話,更是讓他精神一振:
“劉光世將軍此戰之後,並未止步,而是趁勝渡河,如今已與滑州守將劉衍將軍,以及馳援而來的嶽將軍,一南一北,對金人中路軍形成夾擊之勢!”
“劉光世?”樞密使姚友仲聽罷,臉上不由得露出一絲意外,眉宇間帶著幾分疑惑。
心底暗道,這位昔日的“逃跑將軍”,何時變得這般勇猛,竟敢主動出擊,還取得如此戰果?
這與他記憶中的劉光世,實在大相徑庭。
“好!好一個劉光世!能抓住戰機,主動出擊,這份膽氣和謀略,著實令人讚歎!頗有其父劉延慶之誌啊!”
崇禎唇角微揚,讚賞之情溢於言表。
不由想起劉光世的父親,鎮海軍節度使劉延慶,當初麵對金軍圍攻,毅然決然地火燒攻城器械,寧死不退,最終壯烈殉國,是真正的鐵血忠魂。
如今再看劉光世,正在逐漸擺脫“怯懦”的舊名,展現出其父的悍勇,崇禎頗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