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隨即又化為淡然。
“壓我一頭又如何?這天下,又豈是區區一個宰相之位能衡量?隻要老師能發揮其在南宋朝廷的巨大影響力,瓦解崇禎那個愣頭青所主導的激進抗金政權,促成南北‘和解’,一切都是值得的。”
秦檜輕輕一笑,語氣中帶著對婦人見識的些許不屑。
王氏愈發不解,瞪大眼睛盯著丈夫:“你……你這麼高尚?不求名利,隻求天下太平?相公,你究竟圖什麼?我與你結發多年,深知你絕非這等無私之人。”
秦檜聽罷,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沉吟片刻,最終選擇不與王氏深談,擺了擺手:“你一介婦人,如何懂我誌向?國家大事,非婦人所能臆測。”
秦檜的野心,從來就不僅僅止步於一個宰相之位。
他要的,是全麵掌控,是推行他那套真正意義上的“以漢製漢”,但這並非金人理解的表麵上的利用漢人治理漢人,而是他自認為的“曲線救國”!
在秦檜看來,金軍之強,當世無敵,硬碰硬隻會招致亡國滅種。
他親身經曆了靖康之變,在冰天雪地的北國作為俘虜,受儘屈辱,切身感受到了金人的強大和宋人的脆弱。
故此,秦檜深信,唯有暫時屈服,方能保存漢人的血脈與文化。
他要做的,不是簡單的投降,而是如同昔日越王勾踐那般臥薪嘗膽,以退為進!
要在金人的庇護下,整合漢人勢力,讓金人享受占領帶來的歌舞升平,讓他們沉迷於中原的富庶與繁華,最終不思進取,武備廢弛。
而他秦檜,則將成為這幕後最大的操盤手,在金人的眼皮底下,積蓄漢人的力量,等待一個千載難逢的反擊機會。
屆時,大宋便能像越國當年滅吳一樣,反過來滅掉那個因安逸而腐朽的金國,一雪靖康之恥!
這是報此前在金國所受侮辱之仇的最高明之法,也是挽救大宋的唯一出路。
眼下,最要緊的,便是瓦解南宋的抵抗政權。
在秦檜看來,崇禎的激進抗金隻會帶來無謂的犧牲,隻會讓宋金戰事不停,最終導致生靈塗炭,甚至會被亡國滅種!
他相信,在巨大的利益和所謂的“大義”麵前,總有人會動搖,總有人會選擇與他一道,曲線救國!
.....
南京金陵府。
夜幕降臨。
中書省參知政事汪伯彥的府邸內,書房燭火昏黃。
年過花甲的汪伯彥,屏退了所有下人,小心翼翼地從書房暗格中取出一封書信。
正是秦檜托人秘密送來的親筆信。
做賊似的看了眼門口位置,汪伯彥深吸一口氣,將信展開。
信中內容,一如秦檜所言,極力吹捧金人的“仁義”與“天命”,將趙佶在東京複位描繪成順應大勢,拯救蒼生之舉。
更令汪伯彥心頭火熱的,是秦檜許下的重諾,若自己能響應東京政權,輔佐舊主,秦檜甘願將宰相之位拱手相讓,屈居副手。
汪伯彥看完,若有所思地摩挲著手中的信紙。
他一向主和,早在當年康王趙構還在大名府元帥府時,便曾鼓動趙構按兵不動,避免與金人正麵衝突。
此後,隨著崇禎皇帝以雷霆手段解除趙構兵權,並強硬推行抗金國策,汪伯彥因失去了趙構這個後台,在朝中變得老實了許多,逐漸被邊緣化。
應天之變時,崇禎對朝中主和派進行清洗,不少主和大臣或被貶,或被問罪,汪伯彥靠著謹言慎行,加之其在朝中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才僥幸躲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