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燈火明亮,燭光如晝,本該熱鬨的慶功宴,卻因方才內侍的通報而驟然凝靜。
片刻之後,一個身著金國官袍的中年男子,在兩名隨從簇擁下,緩步入殿。
身形略顯豐腴,雙眼細長,目光中藏著傲色與審視。
此人正是金國所派來的使臣,自稱奉命於金國三太子完顏宗輔,特來向大宋皇帝傳話。
金使進殿行了個並不夠恭謹的禮,嘴角掛著似笑非笑的弧度,聲音沉而帶著鼻音:
“吾家三太子言:兩國連年征伐,生民塗炭,不若就此罷兵休戰,燕京與南部四州,本是我大金疆土,還請大宋歸還,以顯兩國和好之誠。”
話音落下,殿中大宋武將們,目光立時冷冽下來。
樞密使姚友仲用指關節輕輕敲著酒案,嶽飛隻是微微一笑,眼底卻是如寒霜般的冷光,韓世忠則低著頭喝酒,發出“咚”的一聲悶響。
崇禎端坐龍案之後,唇角微微揚起,像是看猴子一樣看向金使,笑道:“使者此言,實在可笑!”
金使裝作沒聽出譏諷,反而雙手一攤,聲音提高了幾分:
“本使受命前來,已是給陛下莫大的麵子,罷兵也好,歸地也罷,若大宋執意拒絕,今後若有戰事,休怪我大金鐵騎再臨汴梁之下!”
“放肆!”尚未等崇禎開口,張叔夜已是騰地站起,袖袍一甩,杯盞翻倒在案上。
這位向來以寬厚溫和著稱的兵部尚書,此刻麵色通紅,語如雷霆:
“爾等金賊數次南侵,焚城屠邑,何曾提過和議與盟信?如今戰敗,反要我歸還燕京與南部四州,還敢以大言恐嚇?!”
“燕京就在此地,不服便讓你們的元帥南下來取!”
金使神色微變,心中七上八下。
他方才故作傲慢,語氣驕狂,不過是為談判增加底氣而已。
沒想到對麵那老頭上來就貼臉開大,不給絲毫麵子。
麵對滿殿冷眼,金使不複此前態度,老實了許多,但仍咬著牙道:“燕京與南部四州不還也行,但可以議價購買。”
“議價?”殿中不少人立刻反應過來。
金人是在重提“海上之盟”的做派。
張叔夜猛然拍案,火光映照著他怒容:“海上之盟,是爾等口中的契約?當初以盟約滅遼,我大宋取燕京,金得遼上京與西京,後來童貫兩戰皆敗,致使爾等輕鬆得城,反倒要我等以百萬緡‘代稅錢’贖回本土!此為盟約之信?你們金人還有信譽可言?”
殿角數名年輕武將低聲議論,那是大宋軍中流傳的一個痛史。
海上之盟,始於徽宗宣和年間,當時遼國衰敗,女真族新興,北宋對燕雲十六州久懷宿望,遂派使臣自登州渡海,與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結成“海上之盟”:
兩國約定,金國攻遼西、遼中京,大宋取遼南京燕京),事成之後,宋將歲幣轉贈金國。
然而,事與願違。
北宋十五萬禁軍,在童貫等人指揮下兩敗於燕京城下,金軍卻兵不血刃取城;
最終宋廷不得不以巨額“代稅錢”贖買城池。
然而,燕京及周邊六州已被金軍洗劫一空。
燕京之戰,金國由此窺見大宋軍力羸弱,滅遼之後旋即撕毀盟約,揮軍南下,釀成靖康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