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萬裡無雲。
崇禎三年九月十七,北伐大軍攜大勝之威班師回朝。
八萬南歸大軍在燕京演武場外列陣完畢,鎧甲映著日光閃出寒芒。
城門外,早早聚集了無數百姓,扶老攜幼,手中攥著送行的食盒、水囊,甚至有百姓偷偷塞給士兵一塊細布、一雙布襪:“路上穿著暖和些。”
一位佝僂的白發老人,拄著拐杖顫巍巍地走到道路中央,攔住隊伍中的一名騎兵:“小將軍,這次多虧你們啊!要是我死之前再多活幾年,就能親眼看到全燕雲回到咱大宋……那該多好!”
那名騎兵翻身下馬,鄭重地扶住老人:“老丈放心,這隻是個開頭,總有一日,整個燕雲都會回來!”
“小老二等著王師北定燕雲的日子。”
老人的眼淚奪眶而出,緊緊攥住士兵的手不願撒開。
周圍的人群也都沉默著,隻有眼淚在風中被吹得晶亮。
號角一響,皇帝鑾駕宛如一條金色長龍,自城門緩緩湧出,旌旗漫天翻滾,鼓聲震得城樓都在發顫。
“陛下萬歲!”
“大宋萬歲!”
送行的呼聲震徹天空,甚至蓋住了馬蹄聲。
崇禎端坐輦中,抬眼看向密密麻麻的百姓人潮,心頭一酸。
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北伐的勝利,更是燕雲漢民心中積壓多年的希望之火再一次被點燃。
凱旋大軍一路南下,歸師如潮。
戰鼓車在隊伍兩側前行,鼓聲沉沉如雷,引得黃葉簌簌飄落,馬蹄撞擊聲伴著鐵甲鏗鏘,複又彙入這巨大的隊伍之中。
城樓上鼓角齊鳴,百姓揮舞著青布、紅巾,如同送親一般熱鬨。
大軍南撤時,隊伍秩序井然,沿線由各地州縣分段接應,以確保一線通暢。
大批輜重車隨行,車上除糧草、軍械外,還有繳獲的金軍戰旗,金人俘虜,以及被斬殺的金兵首級。
臨近河北大名府,早有飛騎疾馳入城通報。
城內街衢早已掛起彩緞,沿途鋪設青毯,兩側民宅皆貼紅紙,坊巷百姓、商賈、士子皆擁向禦街,等候親眼目睹大軍凱旋。
望著凱旋的王師,不少人眼含熱淚。
半年前,他們還在惶惶逃亡之中,家園為戰火蹂躪;
如今卻得報北伐大捷,失地光複的消息。
有年輕的婦人抱著幾月大的嬰兒,高聲喊著:“軍爺們辛苦啦!”
騎士勒馬,摘下隨身小旗遞給她:“待小娃子長大了,也要護我大宋河山!”
在南行至德州時,一位中年婦女帶著兩個兒子跪在路中。
她的丈夫在半年前被金軍虜走,生死未卜。
看到浩蕩南歸的宋軍,她泣聲呼喊:“陛下,求您下次北伐,把我的相公救回來!”
他丈夫被金國東路軍破德州時擄走,生死不明,不過大概率是被金軍擄在軍中充當苦力。
崇禎聞言,命人停輦,將婦人扶起,鄭重其事地答道:“大宋百姓,皆是朕之赤子,此番收複八州,來日必全取燕雲,直搗黃龍,救回你相公,也救回無數親人。”
婦人哽咽無言,帶著兩個孩子,在路邊為將士們叩首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