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容回想起在坤寧宮殿上,那些秀女們的恭順,想起官家和皇後那高高在上的威嚴,想起自己曾有機會成為那輝煌宮殿的一部分。
那段經曆,如同在她心中投下了一道永不磨滅的光影,使得世間所有的一切,都變得黯然失色。
她認為,自己已然是“天子預備妃”,身份高人一等,這些凡塵俗子,哪裡配得上自己?
媒婆見李家小姐如此囂張,心中雖然不悅,卻也不敢多言,隻得悻悻告退。
李慕容的父親,四品京官李現,最初還覺得女兒心氣高是好事,可隨著女兒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絕婚事,他的臉色也漸漸沉了下來。
“慕容!你可知你如此行事,會將李家的顏麵置於何地?”
李現在書房中,對女兒怒斥道,“你已年屆十八,女子的好年華轉瞬即逝!那些提親的皆是京中名門望族,難道還配不上你嗎?!”
“爹!”李慕容不以為然,反而帶著一絲怨氣,“女兒曾是入宮的秀女!那些人不過是凡夫俗子,如何能與我相提並論?女兒是寧缺毋濫!”
李現被女兒的偏執氣得胡子顫抖:“你!你真是無可救藥!陛下隻是選了三位,你既然落選,便該認清現實!何必執著於那虛無縹緲的皇妃之夢?”
然而,無論父親如何勸說,李慕容都聽不進去。
她仍沉浸在自己編織的“曾是天子預備妃”的幻夢中,看不起身邊任何一個追求者。
眼中隻有那金碧輝煌的宮殿,隻有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
李慕容拒絕了一批又一批的求婚者,將原本對她滿懷期待的家族和親朋,都漸漸推開。
隨著時間流逝,她的名聲漸漸從“曾是秀女”變成了“心高氣傲,眼高於頂的望族怨婦”。
漸漸地,再無人上門提親。
李慕容在父母的歎息和世人的嘲諷中,耗儘了青春韶華。
數十年後,她終生未嫁,最終孤獨老去,心中那份對皇宮的執念,成了她一生的枷鎖。
即便老邁,每當有人提起選妃,李慕容眼中仍會閃爍著昔日的光芒,嘴裡喃喃著:“我本該是妃子的……我見過官家……”
.......
與李慕容截然不同,林小荷的歸鄉之路,充滿了歡聲笑語。
當她乘坐的馬車抵達揚州城外時,林家上下早已等候多時。
父親林老爺子親自率領家丁迎出城門,雖未能入宮,但女兒平安歸來,便是最大的喜事。
林小荷性子開朗,雖然未能入選,卻也看得開。
她一路向家人繪聲繪色地講述著在京師的見聞,尤其是那日在禦花園中,她如何“大膽”地將官家誤認為太監,逗得家人哈哈大笑。
林小荷“見過官家甚至說上話”的經曆,很快便在揚州城中傳開。
她沒有像李慕容那樣將自己供奉起來,反而總是樂嗬嗬地與人分享在京師的趣事。
其直率與可愛,贏得了許多人的好感。
揚州城,向來是富庶之地,也是文風鼎盛之所。
林小荷的父親林老爺,乃是當地有名的富商,雖然家財萬貫,卻因“商賈”之身,在士族麵前總歸矮了一截。
自從林小荷歸來,並成了“見過官家”的大名人之後,這種局麵竟徹底改變。
許多當地的官員,即便是那些平日裡對富商不屑一顧的士族官員,也開始主動拜訪林家。
或借口敘舊,或借口打聽京中風物,實則是為了親眼看看這位“與官家說過話”的傳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