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聖君賢相_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04章 聖君賢相(1 / 2)

事實證明,崇禎此番出手,效果極佳。

太康士紳豪強張家被滅族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在短短半個月內以驚人的速度傳遍了大宋各地。

從江南的富庶水鄉,到北地的廣袤平原,所有的士紳豪強,都聽到了這個讓他們膽寒的消息。

平江府的範氏家族,聽聞此事後,族長連夜召集族人,將所有隱瞞的田產悉數上報,並主動補繳了曆年所欠的稅款。

開封府的李氏家族,那位在朝中寫信誣告的推官,嚇得連夜上書請罪,自請罷官。

山東曲阜的孔府,也再不敢提“不敬先師”之言,主動配合山東巡撫,對所有祭田進行了清丈登記。

崇禎皇帝的雷霆手段,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殺雞儆猴之效。

那些原本還在觀望、還在抵抗的士紳豪強們,徹底被嚇破了膽。

他們乖乖地打開了自家的大門,配合清丈,申報田產,再不敢有絲毫的隱瞞和反抗。

最終,在李綱的主持下,這場轟轟烈烈的土地清查運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淮河以北共計清查出各地士紳豪強隱匿、侵占的田地,高達八千萬畝!

這八千萬畝土地,被悉數收歸國有,為那四百五十萬嗷嗷待哺的歸正人,提供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大宋中興的根基,也在這場血與火的洗禮中,被牢牢地夯實了。

在北方取得初步成功後,中書省緊接著將目光投向了富庶的南方各省。

然而,南方的土地清查,其難度和複雜性遠超北方。

靖康之變對南方的影響相對較小,這裡的世家大族,根基更為深厚,勢力更為龐大。

他們世代盤踞,財富雄厚,與朝廷官員、地方士紳之間,有著錯綜複雜的姻親、門生、故吏關係。

當中書省頒布南方各省的土地清查法令時,一場巨大的波瀾迅速被掀起。

以平江府蘇州)、臨安府杭州)等江南核心區域為代表的各大世家,其反彈之聲,幾乎震動了整個朝堂。

他們不像北方的張家那樣愚蠢,公然聚眾對抗官府。

太康縣張家被滅族的前車之鑒,血淋淋地擺在眼前,讓他們不敢再以卵擊石。

但他們有他們的辦法。

既然不能硬對抗,那便從朝中著手,利用他們的巨大影響力,發起更為猛烈的政治攻勢。

奉天殿上,彈劾李綱的奏疏,再次如雪片般飛向禦前。

這次的彈劾者,不再是幾個小小的禦史,而是朝中位高權重的官員,包括一些尚書、侍郎,甚至還有宗室成員。

他們的彈劾理由也更為冠冕堂皇:

“啟奏陛下,臣等認為,清查土地固然是國策,但北方與南方情況不同。”

“江南士族,世代耕讀,禮義傳家,乃我大宋文脈之所係,清查田畝,必然攪擾其正常生活,恐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更有甚者,江南之地,土地細碎,田畝眾多,清查耗費巨大,恐國庫難以支撐!”

“李相國年事已高,強推此策,操之過急,手段過於嚴苛,恐激起民怨,反而不利於社稷穩定。”

“陛下,北方初定,南方穩定,乃中興之基,若因清查土地而動蕩南方,恐得不償失啊!”

奏疏中,彈劾者將李綱描繪成一個不恤民情、不顧大局、一意孤行的酷吏。

他們不是直接反對清查本身,而是攻擊清查的時機、手段和對象。

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把李綱這個強硬的推行者扳倒,從而讓清查土地的國策在南方無法繼續推行。

沒有了李綱,朝中還有誰能出頭主持清查工作?

然而,李綱卻早已做好了準備。

他深知此役艱難,遠勝北方。

在朝會結束之後,李綱沒有回自己的丞相府邸,而是直接回到了中書省,取下自己的烏紗帽,將其鄭重地掛在中書省衙署的大門門楣之上。

丞相官帽,在陽光下顯得有些刺眼。

李綱站在官帽之下,沉聲道:“老夫今日將官帽掛於此,便是告訴天下人,老夫隨時做好了丟官的準備!這把老骨頭,早已置之度外!但是!”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