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書趙鼎雖然對官家和呂頤浩提出的這些搞錢的法子感到震驚和佩服。
但這些稅收革新,從製定到實施,再到最終收上銀錢,怎麼也得多等一年半載。
而火器監的需求,卻是迫在眉睫,不能等待!
“陛下!”
趙鼎急切地出列,再次躬身:“臣工部軍器局,每日耗費巨大,研發刻不容緩!等稅收革新收上銀錢,又得多等一年!火器研發,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啊!臣懇請陛下,讓戶部現在就撥款,以解燃眉之急!”
呂頤浩略一思索,見趙鼎如此焦急,心中也明白工部的重要性。
畢竟是戶部尚書,深諳國庫周轉之道。
“趙尚書莫急。”
呂頤浩對趙鼎溫和地說道,隨即轉向崇禎帝:“陛下,臣以為,工部所需銀錢,可另行籌措,臣部可為籌措軍餉,單獨創設月樁錢製度,向全國各地的大商人每月征收一筆固定款項,作為軍餉專項資金,以解燃眉之急!”
“此外。”呂頤浩又補充道:“針對百姓的賦稅,臣部可提議實行折帛錢,將原本百姓應繳納的實物賦稅如絹、綢、綿等),折算成現錢繳納。”
“如此一來,既能減輕百姓運輸實物的負擔,又能讓國庫儘快得到現錢,加速資金周轉!”
崇禎聞言,心中大喜。
呂頤浩的這兩個建議,如同及時雨一般,解決了燃眉之急。
月樁錢可以迅速為軍費提供資金,折帛錢則能讓國庫儘快充盈現金流。
他看了一眼趙鼎,見趙鼎也連連點頭,顯然對呂頤浩的方案感到滿意。
“好!好!好!”
崇禎再次連聲讚歎:“呂卿不愧是國之乾才!便依呂尚書所言!趙卿,你工部所需的銀錢,戶部會儘快撥付到位!”
“呂卿,你立刻組織戶部官員,具體寫個章程,將鈔關、火牌、抽解、博買、月樁錢、折帛錢等各項製度,儘快擬定細則,呈報朕禦覽,以便頒布實施!”
“臣等遵旨!”趙鼎和呂頤浩齊聲領命,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散朝後。
戶部連夜擬定章程,將設立“鈔關”、推行“火牌”、調整海貿稅率、實行“博買製度”、創設“月樁錢”以及“折帛錢”等一係列新政,呈報禦前。
崇禎審閱之後,滿意地批複,下旨通傳全國,責令中書省、戶部、工部等相關衙門,限期完成製度細則的製定與推行。
這些新政,從價征收、規範中介、提高海貿稅率、官府博買,乃至額外的附加稅和月樁錢。
無疑是針對江南的各大士族豪強和海商巨賈。
法令頒布之後,原本在太康張家事件中被嚇破膽,暫時蟄伏的江南士族們,這下是真的坐不住了。
他們平日裡養尊處優,坐享其成,哪裡受過這等盤剝?
“朝廷這是要逼死我們啊!”
“百年家業,難道就要毀於一旦嗎?”
“這哪是稅收,這是明搶!”
一時間,江南士族階層如同被踩了尾巴的貓,炸了窩。
他們沒有選擇硬對抗,畢竟太康張家的滅族之禍,殷鑒不遠。
但在朝中,他們卻再次發起了聲勢更為浩大的彈劾狂潮。
他們不敢直接彈劾崇禎帝和戶部尚書呂頤浩。
畢竟海貿加稅等一些核心政策,是皇帝親自提出的,呂頤浩順著皇帝的意思辦事。
當官的有幾個沒眼色的?
尤其麵對的是喜歡砍人的皇帝。
因此,所有的矛頭,都一致指向了中書省左丞相李綱。
因為李綱還在中書省主持南方土地清丈工作。
而且,征稅的具體事宜,也是由中書省領班推進,戶部隻是配合。
“啟奏陛下,戶部所推行之鈔關、博買等新政,乃變法害民之舉!”
“海貿加稅,重創商賈,長此以往,必使商路斷絕,市舶蕭條,國庫反將空虛!”
“此等酷政,皆是出於李綱宰相一手主導,其性情剛愎自用,不察民情,恐將重蹈王安石變法之覆轍!”
奏疏如雪片般飛向乾清宮。
這些彈劾的言辭,比上次清查北方土地時更為激烈,也更為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