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主力抵達大淩河南岸的那一天,秋意已深。
冰冷的河風卷著枯草的氣息,吹過肅立的軍陣,卷起漫天的“嶽”字帥旗。
河對岸,是金軍主力嚴密布防的錦州防線。
隱約可見連綿的營壘,高聳的望樓,以及往來巡邏、如同黑色蟻群般的金軍騎兵。
空氣中彌漫著大戰將至的肅殺。
嶽飛立馬於河岸高地,身後是張憲、牛皋、李寶等一眾核心將領。
目光,如同鷹隼,仔細地掃視著對岸的地形和金軍的布防。
大淩河,遼西走廊上最大的河流。
河麵寬闊處足有數百步,即便是在水位較低的秋季,河水依舊奔騰咆哮,足以吞噬任何試圖強渡的軍隊。
金軍主帥完顏闍母顯然深諳此道,並沒有將主力分散布置在漫長的河岸線上,而是集中兵力,依托錦州城和周邊修築的堅固堡壘,扼守住南岸渡河的主要通道。
“元帥。”張憲指著對岸:“斥候回報,金軍在南岸至少構築了三道壁壘,營寨相連,刁鬥森嚴,看旗號,主帥完顏闍母的帥旗就在錦州城樓之上,他們是鐵了心要在此與我軍決戰。”
牛皋甕聲甕氣地說道:“怕他個鳥!咱們有火雷炮,管他什麼壁壘,直接轟平了就是!”
李寶搖了搖頭,冷靜道:“火雷炮重達數千斤,渡河不易,且金軍騎兵眾多,若我們在南岸立足未穩便發起強攻,極易被其騎兵側翼突襲,重蹈雲州之戰初期之覆轍。”
雲州之戰雖然最終贏了,但初期損失不小。
嶽飛觀察良久,這才緩緩開口:“傳令。”
“令旗手準備!”
“命後軍統製李寶。”
嶽飛指向下遊約十裡外的一處河道:“此處河道相對平緩,北岸有大片蘆葦蕩和淺灘可供隱蔽,命你即刻組織工兵營,並抽調五千民夫,在此處搭建浮橋,三日之內,必須貫通南北!”
“末將領命!”李寶沒有絲毫猶豫。
“嶽雲。”
“孩兒在!”一直安靜站在父親身後的嶽雲立刻應道。
“你協助李寶將軍,負責搭建浮橋期間的物料調度和民夫管理,記住,不得有誤。”
又是後勤啊……嶽雲心中微微一沉,但沒有表露出來,大聲應道:“遵命!”
他相信父親的每一個安排都有深意。
搭建浮橋,是整個渡河作戰的關鍵,容不得半點馬虎。
而且,跟在李寶將軍身邊,確實能學到很多排兵布陣之外的東西。
比如如何高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李寶領命後,立刻帶著嶽雲奔赴下遊選定的地點。
征集周邊所有能找到的大小船隻、從後方緊急調運砍伐好的木材、組織民夫編織粗大的繩索、鐵匠營日夜趕工打造連接浮橋所需的鐵釘和鐵環……
整個宋軍的後勤係統,如同精密運轉的機器,高速地運作起來。
嶽雲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不再把自己當成元帥的兒子,而是把自己當成李寶手下的一個小小押隊,跟著民夫一起扛木頭,跳進冰冷的河水裡打樁,仔細核對每一批運來的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