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橋已通!”
消息傳回南岸大營,全軍歡呼。
嶽飛沒有絲毫猶豫,立刻下達了總渡河令。
“傳令!各部將士,飽餐一頓!一個時辰後,全軍按序列,連夜渡河!”
夜幕降臨,大淩河兩岸燃起了無數的火把。
數萬宋軍,如同過江之鯽,通過三座浮橋,源源不斷地湧向北岸。
步兵方陣,騎兵洪流,輜重車輛,甚至連那些笨重的火雷炮,也在工兵營搭建的特殊加固浮橋上,緩緩渡過。
場麵壯觀,井然有序。
北岸,錦州城樓上。
完顏闍母站在垛口,麵色陰沉地看著遠處那三條如同火龍般貫通南北的浮橋,以及如同潮水般湧上北岸的宋軍。
他知道,自己錯過了阻止宋軍渡河的最佳時機。
楊再興那三百騎兵的瘋狂突擊,雖然最終被擊退,但也成功地拖延了金軍主力部隊的行動,為宋軍搭建浮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現在,宋軍主力已至,兵鋒正盛。
在沒有水險可依的平原上,與嶽飛進行野戰?
完顏闍母還沒有自大到那個地步。
雲州完顏銀術可的七萬大軍是如何覆滅的,他可不想重蹈覆轍。
“傳令,放棄外圍壁壘,全軍後撤,退守錦州城及周邊核心堡壘,依托工事,準備與宋軍……決戰。”
隻能據城而守,拖垮宋軍了!
......
宋軍主力成功渡河,並在北岸紮穩了腳跟,建立起穩固的前進營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嶽飛開始部署下一步、準備對錦州發起進攻的時候,契丹將領耶律餘睹,再次找上了門。
這一次,他沒有穿賜予的宋軍官袍,而是穿上了一套殘破但依舊能看出華麗的舊式遼國鎧甲。
他的身後,跟著十餘名同樣身著遼鎧的契丹將領。
“元帥!”耶律餘睹一進大帳,便單膝跪地,聲音懇切,“末將麾下,一萬契丹勇士,枕戈待旦,日夜思報國仇家恨!”
“如今大軍兵臨錦州城下,金賊主力彙聚於此,正是我等奮勇殺敵、為大遼複仇、為大宋立功之時!”
“請元帥允我等為先鋒!與金賊決一死戰!末將願以項上人頭擔保,三日之內,定為大軍拿下錦州城!”
看得出來,耶律餘睹對金人有著刻骨仇恨和為大宋建功立業的渴望。
他需要一場勝利,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來洗刷自己身上的汙名,來向那些曾經唾棄他的契丹同胞證明自己!
嶽飛看著他,表示能理解耶律餘睹的心情。
“耶律將軍忠勇可嘉,本帥深感敬佩。”
嶽飛語氣溫和:“但此戰,關乎北伐全局,不容有失。”
“元帥……”
被婉拒,耶律餘睹有些激動:“您是信不過我等契丹兒郎嗎?我等雖曾誤入歧途,但反戈一擊之心,蒼天可鑒!”
“非也。”嶽飛擺了擺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契丹將士的勇猛,本帥早有耳聞,當年遼國鐵騎,亦曾是我大宋心腹大患,本帥豈會輕視?”
他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指向錦州的位置:“請看,完顏闍母集結了至少三萬主力在此,且占據堅城壁壘,此戰,必是一場硬仗,一場血戰,傷亡定然不小。”
“而你麾下的將士,皆是契丹複興的種子,是未來穩定遼東局勢的重要力量,如此精銳,不應無謂地損耗在此處堅城之下。”
“留守後方,為大軍看守糧道,確保後路無虞,同樣是大功一件,待將來,我軍兵臨中京、上京之時,自有契丹兒郎大展拳腳的機會。”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