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龍椅之上的崇禎皇帝。
崇禎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此事,交由禮部與樞密院共同商議。”
他把皮球踢了出去。
.....
禮部衙門。
禮部尚書李若水,此刻隻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麵前的茶,已經換了三盞,卻一口未動。
“商議?這如何商議?”
禮部左侍郎愁眉苦臉地說道:“樞密院那幫大老粗,根本就不管事,下官剛才去了一趟,樞密使姚太尉,直接把下官給頂了回來。”
他模仿著姚友仲的語氣,粗聲粗氣道:“‘迎接元帥,乃是禮數,這是你們禮部的事,關我樞密院何事?本官隻懂統籌兵事,不懂這些繁文縟節!’”
李若水苦笑一聲。
姚友仲年紀輕輕的,卻越發像隻老狐狸,滑得像泥鰍,這是擺明了,不想摻和進這趟渾水。
“李相公,您看……要不,咱們就按常規辦?折中一下?”
禮部右侍郎王倫提議道:“不如,就按照伯爵回京的儀仗,不張揚,也不算怠慢,如此,最是穩妥,誰也挑不出錯來。”
“穩妥?”李若水搖了搖頭,“你以為,現在是講究穩妥的時候嗎?”
他站起身,在屋內來回踱步。
“官家為何將此事,交予我等?他若心中已有定見,隻需一道旨意便可,之所以不表態,就是在看!看我等臣子的態度,看這滿朝文武,究竟是何人心!”
李若水清楚,嶽飛此番回京,看似是君臣相疑,實則是文官和武將的一次博弈,就像當年狄青崛起那般。
此次負責迎接的是禮部,都是文官。
若是在迎接的禮節上,讓嶽飛受了委屈。
那寒的,不僅僅是嶽飛一人的心,更是天下所有浴血奮戰的將士之心!
相當於公開與武將們作對了。
“不能低調!”
李若水猛地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嶽飛北伐,攻克敵境,乃我大宋百年未有之功!此等功勳,若不大加褒獎,大肆宣揚,何以彰顯國威?何以振奮民心?”
“至於那些彈劾的言官……”
李若水的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一群跳梁小醜罷了!民心,才是最大的勢!官家比誰都懂這個道理!”
“李相公!您的意思是……”
“傳本官的話!”
李若水斬釘截鐵道:“讓京城九門,大開中門!自鎮陽門至皇城承天門,沿途街道,淨水潑街,黃土墊道!”
“命教坊司樂班,於城門奏《得勝樂》!”
“命國子監生員,百官家眷,皆可沿街相迎!”
“以……迎接凱旋元帥之最高禮節,迎嶽元帥,還朝!!”
這是一場豪賭!
李若水,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將整個禮部的未來,都賭在了他對民心的判斷,以及對那位年輕帝王心思的揣摩之上!
嶽飛是官家的嫡係。
他不相信,官家會在這個時候,對自己的嫡係動手!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