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不屑辯白。
他不辯白,有的是人為他辯白。
不等嶽飛開口,崇禎皇帝已經從龍椅之上,緩緩站了起來!
“林如海!”
“臣……臣在!”那名剛剛還意氣風發的禦史,在皇帝的目光逼視下,竟有些結巴。
“你方才,彈劾嶽卿,其罪一,是‘奉詔回京,遷延月餘’,是也不是?”
“是……是!此乃大不敬之罪!”
“好一個大不敬!”
崇禎冷笑一聲:“中京初複,百廢待興!城防要修,降軍要編,百姓要安撫!金人數萬大軍,虎視在側!若嶽飛撂下這些軍國大事,隻為趕回京城,叩謝天恩,那才是對朕最大的不敬!是對我大宋江山社稷最大的不忠!”
“國事為重!嶽飛在年底大限之前回京,何談遲到?何談遷延?!朕的將軍,在前線為國操勞,你們這些安坐於京師的言官,卻隻知用這些虛無的禮數,來苛責功臣!朕,要你們何用?!”
林如海被這番話,訓得麵色慘白,汗如雨下,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崇禎皇帝沒有看他,目光轉向了另一名禦史。
“還有你!你彈劾嶽卿,其罪二,是‘擅許複遼之諾,形同養虎’,是也不是?”
“臣……臣……”
“朕來替你答!”崇禎皇帝的聲音,如同驚雷!
“契丹與我大宋,曾為近兩百年兄弟之邦!其後雖有戰事,但仇怨遠不及金賊!嶽飛招降耶律餘睹,乃是戰場上的權宜之計,更是分化瓦解敵軍的上上之策!”
“至於‘複遼’之諾,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崇禎當場發飆:“朕早已看過嶽飛的親筆密奏!耶律餘睹確曾提過此事,但嶽飛當場便嚴詞拒絕!他隻許諾,契丹百姓,歸宋之後,皆為大宋子民,一視同仁!這,何錯之有?!”
“招降敵將,不費一兵一卒,光複我朝故都!如此奇功,在你們眼中,竟成了包藏禍心?!朕看,包藏禍心的,不是嶽飛,是你們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奸佞之臣!!”
“陛下息怒!”
那名禦史“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抖如篩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被皇帝打上奸臣的標簽,自己的仕途怕是要廢了啊!
崇禎的目光終於,掃了一眼文官們。
“當然,你們最在意的,可是嶽飛在燕雲,不經朝廷允準,擅行土地變革!形同謀反!”
“朕,倒想問問你們。”崇禎皇帝走下禦階,一步一步,走到大殿中央。
“燕雲之地,自唐亡之後,淪喪敵手,三百餘年!”
“三百年啊!你們真以為,劃個行省,隨便派幾個流官過去,就能鞏固統治了嗎?!”
“想得也太簡單了!”
“那片土地,先是被契丹遼國統治了一百多年,其後,又被女真金國統治了數十年!那裡的地主士紳,那裡的豪強大族,早已盤根錯節,自成體係!他們認的,不是南京的朝廷,不是朕這個皇帝!他們認的,是誰的拳頭硬,誰能給他們帶來利益!”
“嶽飛坐鎮於此,軍事防守,說句實話,那是最簡單的!隻要兵精糧足,金人輕易不敢來犯!”
“最難的,是治理!是如何將那數百萬漢家百姓的心,重新收回來!是如何讓那片土地,真正地,納入大宋疆域!”
“嶽飛在燕雲推行土地改革,分發田畝,讓流民有飯吃,讓士兵有家安!這才在短短一年之內,將燕雲打造成了我們北伐最堅固的後方!”
“你們隻看到了他越權,卻沒看到,他這麼做,得罪了多少人!”
崇禎皇帝猛地回頭,看向了跪在地上的嶽飛。
“嶽飛!”
“臣在!”
“朕問你,你推行土地改革這一年來,針對你的刺殺,有多少次?!”
嶽飛一愣,沒想到官家會問這個。
“回陛下……不足掛齒……”
“你說!”皇帝的語氣,不容置疑!
嶽飛沉默片刻,低聲道:“……回陛下,大大小小的刺殺,共計五次。”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