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尼成功勸走吳波後,登上馬車,馬不停蹄地朝著江寧府進發。一路上,他都緊緊握著那本冊子,仔細端詳,反複翻閱,最後無奈地搖搖頭,心中暗想:“此冊雖有數字證明任維初多征糧稅,但這並非他犯法的確鑿證據。在這江寧府,自己能拖一時是一時。倘若鼇中堂和朝廷改變主意,那自己便能名正言順地嚴查任維初了。”
馬車疾馳一日,終於抵達了江寧城。遠遠望去,官道之上,烏壓壓的官員侍衛跪倒一片,猶如一片茂密的森林。“叩見欽差大人!下官朱國治在此恭候多時!”朱國治雙膝跪地,迎接欽差大臣葉尼。
葉尼步下馬車,舉目望去,隻見江寧城牆高聳,城河深似硯池,好一座雄偉的江南重鎮!這座城池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散發著人傑地靈的光輝,真是個好地方啊!
“快快請起,朱大人!”葉尼趕忙上前,雙手扶起朱國治。
“謝欽差大人!”朱國治起身後,滿臉笑容地走向葉尼,諂媚地說道:“欽差大人,下官特意為您備下了豐盛的接風洗塵酒宴,還望大人賞光!”
葉尼聽聞此言,嘴角微微上揚,他順水推舟地說道:“既然朱大人如此盛情,那本官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隨後,在朱國治的引領下,葉尼來到了宴會廳。宴席上,珍饈美饌琳琅滿目,歌舞升平令人陶醉。然而,葉尼的心思卻不在這繁華的景象上,他深知此次前來江寧的任務重大,必須時刻保持清醒。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葉尼突然間放下手中酒杯,原本醉意朦朧的雙眼變得銳利無比,宛如兩道利劍一般直直刺向朱國治。隻見他神情嚴肅、不苟言笑,開門見山地問道:“朱大人,關於近日鬨得沸沸揚揚的士子哭廟一案,不知您對此事有何看法啊?”
聽到這話,朱國治心頭猛地一緊,但他畢竟也是久經官場之人,表麵上並未流露出絲毫異樣神色,反而諂媚一笑,恭敬地回答道:“欽差大人明鑒啊!此案下官定當全力配合朝廷調查,絕不敢有半分隱瞞實情之心呐!”
葉尼微微頷首,表示認可地點了點頭,然而其眼神之中卻迅速掠過一抹難以察覺的疑慮之色。這場看似熱鬨非凡的酒宴背後,是否隱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呢?他暗自思忖道。於是乎,葉尼下定決心要在接下來這段時間內提高警惕,仔細觀察周圍一切動靜,以免自己不慎掉入彆人精心設計好的圈套之中。
想到此處,葉尼緩緩站起身來,朗聲道:“多謝朱大人的積極配合啦!本官暫且先行一步回驛館歇息去了,待到明日一早便正式升堂審問那些罪犯,並將他們統統押至衙門受審!”說罷,他轉身離去,留下一臉陰晴不定的朱國治獨自坐在桌前沉思不語……
葉尼回到驛館,坐在桌前,陷入了沉思。回想起一路上所經曆的種種事情,他不禁感到震驚和難以置信。
江寧的士子們竟然如此團結一心,儘管那些被抓捕的吳縣士子與吳波並無私交,但想要為他們申冤平反的人卻遠遠不止吳波等寥寥數人。這件事牽涉麵極廣,涉及到的人員眾多,而且還得到了鼇中堂下達的秘密指令,務必要給予這些士子們沉重的打擊。
身為滿洲的儒生,葉尼對於吳縣的士子們充滿了同情之意。他深知這些士子們都是飽讀詩書、懷揣理想之人,如果因為這樣一件事情而遭受重創,實在是太可惜了。於是,葉尼心中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擺脫困境。
這時,葉尼伸手從懷中掏出那本賬冊,仔細地翻閱起來。每一頁、每一行的數據都深深印刻在他的腦海之中。待確認已經完全記住賬冊中的所有內容之後,他默默地將賬冊放在麵前的蠟燭前,並輕輕地點燃了它。
看著燃燒的火焰逐漸吞噬著賬冊,葉尼喃喃自語道:“吳波啊吳波,這份證據絕不能留下來!我這麼做也是在救你啊……”
隨著火勢越來越大,賬冊漸漸化為灰燼。葉尼深吸一口氣,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他知道,接下來還有很多困難等待著他去麵對,但無論如何,他都會堅守自己內心的信念,為正義而戰。
漏傳初五點,雞報第三聲。
帳下從容起,窗間曨昒明。
照書燈未滅,暖酒火重生。
理曲弦歌動,先聞唱渭城。
次日清晨,陽光灑在大地上,給整個城市帶來一絲溫暖。葉尼推開窗戶,望向窗外,隻見驛館門口停著一排整齊的轎子和轎夫,顯然是朱國治特意安排來迎接他的。
葉尼心中暗自思忖道:“這朱國治倒是個精明能乾之人。”他嘴角微微上揚,下樓走到轎子前,輕輕掀起轎簾,鑽進轎子裡。坐穩後,他伸手將一側的窗簾掀開一條縫隙,沿途欣賞著江寧府的繁華景象。
街道兩旁擺滿了各種小攤小販,吆喝聲此起彼伏。有的攤主大聲叫賣著熱氣騰騰的包子,有的則熟練地舀出一碗碗鮮嫩可口的豆腐腦,還有的正忙碌地炸著金黃酥脆的油條。眼前的一切讓葉尼不禁露出滿意的笑容,他喃喃自語道:“這江寧府真是人傑地靈,商業繁榮,不愧為大清國的重要糧倉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知不覺間,轎子已抵達江寧府衙門前。朱國治率領一眾官員早已在此恭候多時,見到葉尼下轎,他們紛紛跪地行禮,齊聲高呼:“下官叩見欽差大人!”聲音洪亮,響徹雲霄。
葉尼穩步走下轎子,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朱國治身上。他語氣嚴肅地問道:“朱大人,今日升堂會審之事,你可都準備妥當了?”朱國治連忙起身回答:“回欽差大人,一切均已準備就緒,隻等您一聲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