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著,他凝視著張氏的眼睛,語重心長地繼續勸道:“隻有你去告發周江,按照律法才能夠保護住周江的後代,守住周家的產業根基。欽差大臣已經抵達此地,周江哭訴祭拜城隍廟並大鬨知府衙門,驚擾了先帝英靈,他肯定是保不住性命了。要不是因為我和知府大人有同族親戚關係,再加上我送了一份厚禮,他怎麼可能會為了幫助我而破例,又怎會允許我進入周府來見你一麵呢?”說罷,朱萬通雙眼直直盯著張氏的雙眼,令張氏膽寒。
“真的就沒有任何法子,可以搭救周江一命了麼?”張氏滿心焦慮,一心隻想救下周江。她腦海中不斷閃現出過往的種種情景,那時為了解救爹爹,還清那巨額賭債,周江不僅義無反顧地替父親還債,更是慷慨解囊相助,幫助她家開設了一家酒館。若非當年周江之恩,恐怕今日的自己早已身陷青樓,飽受折磨。對這周江,張氏內心始終充滿著深深的感激與敬意。
“表妹啊,你可得聽清了,周江所犯下的罪過實乃天理難容、罪大惡極!現今已無人能夠拯救得了他,但你卻有能力挽救整個周家上下八十餘口人的性命!”朱萬通氣憤填膺地吼道,“倘若你在此刻坐視不管、見死不救,那麼周家將無一人能夠幸免!”
眼看著朱萬通情緒愈發激動,張氏連忙乖巧地擦拭掉眼角的淚水,柔聲問道:“我不過是一名柔弱女子,又能以何種方式解救這周家的八十多條人命呢?”
“你去找些周江的書信來,我寫一封信,你看後便懂!”見張氏鬆開,朱萬通坐在椅子上,侃侃而談。
“要他書信何用?”
“你儘管去找,我在此等你。”
張氏出門便去了周江的書房,在周江的書房見一切如故,仿佛周江在在此坐著一般,張氏又淚如雨下。見那書桌之上的筆墨紙硯,仿佛他在這裡寫詩作賦,睹物思人張氏不禁放聲大哭。約莫一刻鐘,張氏才將周江書房中的書信找到,大多都是寫給親朋好友,士子秀才的書信。她拿起這些書信,徑直走回房間。
“表哥,這是周江的一些書信,你看有什麼用處?”
朱萬通小心翼翼地拿起書信,湊近眼前仔細端詳。隻見信中的字如行雲流水般灑脫飄逸,筆鋒剛勁有力,而其中所蘊含的詩詞歌賦更是展現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學造詣和真摯的情感表達。從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周江確實才華橫溢、博學多才。
朱萬通全神貫注地閱讀著每一個字,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感受著周江的喜怒哀樂。大約過了一刻鐘左右,他終於將整封書信讀完,但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他喃喃自語道:“周江此人實在是太可惜了,如此有才能的人竟遭遇了哭廟案這樣的不幸之事,難道真的是上天嫉妒他的才華嗎?不知可否借我紙筆一用?”
張氏雖然對朱萬通突如其來的要求感到有些詫異,但還是迅速取來了筆墨紙硯,並開始精心地研磨起墨汁來。朱萬通則從一堆紙張中挑出了一張質地較好的信紙,稍稍思考片刻後,便提起筆準備書寫。
他的筆觸輕盈流暢,宛如舞動的精靈一般在紙上跳躍。很快,一行行字跡清晰可見地呈現在眼前:“國姓爺鄭成功將軍,在下乃江寧府人士周江。久聞將軍您在閩浙一帶奮力抗擊清兵,收複大明失地,我等士子對此深感敬佩與感激。自從隆武帝駕崩之後,滿清異族侵占了江寧府,他們不僅肆意鞭笞百姓,還強行搶奪良家婦女,甚至草菅人命、燒殺搶掠,致使江寧地區民不聊生、苦不堪言。現今江寧城府內守衛空虛,如果將軍能率領大軍沿水路前來攻城,周某必定會全力配合充當內應,並負責提供充足的糧草軍需物資支援。江寧吳縣周江在此恭敬叩拜國姓爺!”
且說那鄭成功,其父乃是明末赫赫有名的海盜頭子鄭芝龍。崇禎帝於煤山自儘之後,闖王李自成率軍攻陷京城,大明王朝就此覆滅。然而,天不亡明!唐王朱聿鍵幸得鄭芝龍之弟鄭鴻逵護佑,一路輾轉來到福建,重立大明旗號,史稱隆武政權。此後,隆武帝親率鄭氏大軍攻打南京城,連戰連捷。
可惜好景不長,鄭芝龍心生異誌,背叛了隆武帝。鄭成功臨危受命,護送隆武帝退回福建。怎奈清兵窮追不舍,最終隆武帝無奈自刎殉國。鄭成功之所以被世人尊稱“國姓爺”,正是因為隆武帝感念其忠勇可嘉,特賜姓氏“朱”。
此信特彆提及隆武帝,實因天下皆知鄭成功對隆武帝忠心不二,甚至不惜與生父鄭芝龍決裂。而後,鄭芝龍竟然攜全家老小以及六萬南明軍隊叛國投敵,逃往北京,並受封為王。如此行徑,實在令人不齒!
朱萬通洋洋灑灑地寫完信後,輕輕拿起紙張,對著它吹氣,仿佛要將紙上的墨香吹散到空氣中一般。待到墨跡完全乾透,他卻隨手一扔,讓信件落在地上,沾上了些許塵埃。緊接著,他又撿起這封信,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拿起筆來,精心塗改了幾個字。然後,他將修改後的信遞給了張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氏接過信,仔細端詳起來。她驚訝地發現,這封信上的字跡竟然和周江的如出一轍,簡直就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即使是周江本人看到,恐怕也難以分辨真偽。原來,朱萬通不僅有著出眾的才華,還能夠巧妙地模仿他人的筆跡,如此精湛的技藝,實在令人驚歎不已。正是憑借著這樣的本事,他才能寫出這樣一封毫無破綻、完美無瑕的書信。
張氏讀完信中的內容後,不禁大吃一驚,連忙追問:“此信究竟有何用意?”朱萬通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表妹,你隻需要拿著這封信去拜見欽差大人,告訴他這是你在周江的書房裡偶然發現的。這樣一來,你就立下了告發的功勞,可以免除牢獄之災和不必要的災禍!”他的語氣充滿自信,似乎對這個計劃信心滿滿。
“什麼?這不是要置周江生死於不顧嗎?此事萬萬不可”
張氏猶豫不決地看著手中的信,心中五味雜陳。她明白這封信的重要性,但又覺得這樣做對周江不公。
“表妹,事到如今,你彆無選擇。”朱萬通看出了張氏的心思,“周江已是死罪難逃,你若不這麼做,不僅自身難保,周府上下也會遭殃。相信他在天之靈,也不願看到這般結局。”
張氏咬了咬嘴唇,終究還是點了點頭。她決定按照朱萬通的計劃去做,為了周家八十多口人的性命,也為了給周江一個交代。
第二日,張氏懷揣著那封信,被守在門口江寧府的侍衛送去江寧府,忐忑不安地來到了江寧府,擊鼓鳴冤!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