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入島之後,隻見島上原來老百姓的房屋均已垮塌,而荷蘭人設置的炮樓碉堡卻完好如初,看起來荷蘭人在島上的狀況並不好,故將炮樓放棄而前往台灣。
鄭成功環顧該島一周,便脫口而出:“台灣若得,則此島為門戶屏障,進可去台灣,退可直抵廈門、金門,真是我大明之寶地啊。”
何斌附和道:“原本此島人聲鼎沸,但荷蘭人占領此島後,百姓的房屋田產均被霸占,最後百姓也被遷往台灣,更有甚者男人都被當做奴隸,據說是販賣給印度尼西亞等地。”
鄭成功恨的牙根癢癢,隨後說道:“此番若得台灣,定讓百姓過上我大明平安的日子。”
隨後鄭成功安排祭祀海嶽,鄭成功跪拜於此說道:“本番誌向恢複大明,望太祖保佑,若今得台灣,願守護台灣百姓,保護我大明國土,驅逐荷蘭紅毛人,做為我大軍根本,以為日後反清複明之地。”
這一天風平浪靜,海麵波瀾不驚,天氣涼爽宜人,讓人感到心曠神怡。鄭成功心中無比暢快愉悅。
就在這時,何斌開口說道:"延平王啊,屬下計劃趁著夜晚天黑劃船返回台灣島,把這個好消息提前透露給島內的百姓們知道,同時做好接應大軍的相關部署安排工作。"
鄭成功聽後點了點頭,表示讚同道:"如此甚好!今天軍隊需要再度休整一番養精蓄銳,以備後續戰事所需。你就先隨本王一同前往鹿兒門巡視勘察一下那裡的地形地勢吧,然後我們再來商議具體的作戰方案和戰略規劃。"話音剛落,兩人隨即登上了一艘巨大的戰船,朝著鹿兒門的方向揚帆起航而去。
不到兩個時辰的時間,戰船就已經順利抵達目的地——鹿兒門。展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人驚歎不已,此時潮水尚未上漲,所以大型船隻根本無法駛入港口內部。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裡並沒有荷蘭軍隊駐守防衛,可以說是一處絕佳的登陸地點。
何斌激動地抱拳施禮,對著鄭成功恭敬地說道:"延平王一定要牢記在心啊!這次漲潮的時間非常有限,最多隻能持續五天左右,而四月初一是最後的期限,如果錯過了四月初一這個關鍵時刻,恐怕以後就再也難以登上台灣島了!"他的語氣充滿了焦急與懇切之情,希望鄭成功能夠重視這個重要信息並且做出明智決策。
鄭成功微微頷首,表示已銘記在心,然後沉穩地說道:“本王明白,我麾下船隊目前暫駐澎湖,待潮水上漲之時,便可立即啟航前往鹿兒門。”
何斌緊接著回應道:“延平王後會有期,屬下這就搭乘小船返回台灣。我將前去尋覓高山族的族長及其餘眾人,請他們預先占領鹿兒門,並做好接應事宜。”鄭成功凝視著何斌,眼神堅定而充滿信任。
須臾間,鄭成功似乎想起了什麼重要之事,他突然開口吩咐道:“何斌啊,倘若此次我軍能夠順利攻克台灣,必定要確保島內百姓的安寧與福祉。你可以事先預備好安民告示,待我等登岸後,即刻向台灣的眾子民宣告。”
“遵命!”何斌恭敬地跪地叩拜,起身之後,他沿著軟梯緩緩走下,登上早已等候多時的小船,向著台灣的方向破浪前行。隨著小船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鄭成功回到澎湖,準備在澎湖修整,並搭建駐軍之所。
且說那荷蘭人,共計兩千之眾被分成兩撥人馬,分彆駐守於赤嵌城以及熱蘭遮城內。而這群荷蘭人中地位最為尊崇之人便是那位名叫揆一的主將,他不僅身具公爵頭銜更肩負著管理整個台灣殖民地的重任。
就在此時一名士兵匆忙跑來向揆一稟報:"啟稟公爵大人,屬下今日在鹿兒門外巡邏時發現有兩艘體型巨大的船隻在此處徘徊長達一個時辰之後方才離去!"
"鹿兒門?此乃險要之地道路狹窄異常,尋常船隻根本不會選擇從此地經過,這兩艘究竟是商船抑或客船?"揆一心下暗自思忖同時麵露狐疑之色。
"回稟公爵大人,屬下當時遠遠觀瞧隻見那兩艘船上高懸一麵旗幟上麵書有一個大大的"鄧"字,至於其他具體情況由於距離太遠未能看清,但從其外形判斷似乎裝備有大量火炮極有可能是戰船!"
"什麼?竟然是戰船?難不成是鄭成功來襲?按常理來說此人此刻應當正與大清激戰才對怎會突然出現在此處?"揆一對鄭芝龍可謂知根知底但卻從未跟鄭成功打過交道,而且近三十年來都不曾有戰船膽敢駛向台灣方向。
“若真是戰船,極有可能是鄭成功想圖謀台灣!”揆一心中默默的念叨。
“傳令!赫克托號、格列佛蘭號、白露號、瑪利亞號開往鹿兒門附近海域,遇到敵人船隻儘管開炮!”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