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夜深人靜之時,朱昌祚曆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九門外。
他飛身下馬,顧不上疲憊不堪的身軀,急切地向身旁的隨從詢問:“此刻究竟是何時辰?”
那名隨從小跑上前,恭敬地答道:“回稟大人,此時已至寅時。”
朱昌祚抬頭望向高聳入雲的城門,心中暗自思忖:“最多再等半個時辰,城門便會開啟,如此一來,經過一夜奔波勞累,總算是能趕得上今早的朝堂議事了。”
時光荏苒,半個時辰轉瞬即逝。隻聽吱呀一聲,厚重的九門緩緩敞開。朱昌祚耐心等待侍衛仔細搜查完畢,確認並無異樣後,方才邁步踏入這座戒備森嚴的紫禁城。
進入宮中,距離上朝尚有些許閒暇時光。
於是,朱昌祚決定先前往上書房查看一番。上書房曆來乃朝廷重臣商議國事之所,每逢上朝時分,諸位大臣方才離去。
今日索尼因抱恙未能前來,故而此刻屋內隻有鼇拜、蘇克沙哈以及遏必隆三位輔政大臣在此值守。
朱昌祚踏入上書房,目光掃過屋內,隻見三位輔政大臣正端坐其中。他心頭一緊,趕忙跪地行禮,口中高呼:“直隸河南山東總督朱昌祚,叩見鼇拜中堂、蘇克沙哈中堂、遏必隆中堂大人!”
鼇拜見狀,微微一笑,和聲問道:“喲,朱大人快快請起,不知何時抵京啊?”
朱昌祚謝過之後,站起身來,恭聲回答道:“回鼇拜大人的話,下官昨日傍晚時分自保定出發,一路策馬疾馳,於寅時方才抵達京城九門之外。”
此時,一旁的蘇克沙哈眼見朱昌祚一臉疲憊之色,心中一動,順手抄起桌上一隻茶碗,輕輕遞到朱昌祚麵前,關切地說:“朱大人,此番連夜奔波,著實辛苦。想來您尚未進食飲茶,便匆匆趕來宮中覲見吧!”言語之間,透著幾分體恤之意。
朱昌祚雙手顫抖地接過茶碗,感激涕零地說道:“謝大人賜茶!”話音未落,他便端起茶碗一飲而儘,仿佛那茶水是瓊漿玉液一般珍貴無比。此時此刻的朱昌祚看上去疲憊不堪、饑腸轆轆,但眼神堅定而執著。
一旁的鼇拜則麵無表情地用眼角餘光瞥了一眼蘇克沙哈,然後不緊不慢地繼續追問:“朱大人啊,關於這次換地之事,不知進展得怎麼樣啦?”
朱昌祚連忙起身,畢恭畢敬地向鼇拜行了個禮,回答道:“回稟鼇中堂,下官自從接到聖上的旨意之後,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從河南出發,日夜兼程趕往保定。
抵達保定後聽取直隸巡撫王登聯的準備工作,於是我又快馬加鞭趕回京城,就是為了能儘快將此事稟報給您和聖上知曉!”說完,朱昌祚再次拱了拱手,表示自己對鼇拜的敬意與尊重。
“好,朱大人辦事效率極高,接到聖旨五日便趕到了京城。”鼇拜滿意地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意。
朱昌祚連忙躬身施禮,惶恐地說道:“此乃國家大事,下官不敢含糊,日夜兼程趕來京城,生怕誤了皇上和大人交辦之事。”
然而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凝重起來:“不過此次任務著實碰到一些棘手難題,僅憑下官一己之力恐怕難以解決,還望朝廷能給予支持和援助啊!”
說完這番話後,朱昌祚微微低頭,目光閃爍不定,似乎有些心虛,始終不敢與眼前這位權傾朝野、威震四方的鼇拜對視一眼。
鼇拜眉頭微皺,凝視著朱昌祚,心想此人平日裡辦事向來穩妥利落,今日怎會突然如此失態?
沉默片刻後,鼇拜緩緩開口道:“嗯?此事竟有這般難處?既然如此,待到上朝之時,你將所遇困境一一呈報上來,我等也好共同商議對策。”
朱昌祚如蒙大赦般的鬆了口氣,趕忙應道:“下官遵命!謝大人提點。”
言畢,朱昌祚緊跟在鼇拜身後,與其他官員一同朝著太和殿走去。
進入大殿後,眾人按照品級順序依次站立兩旁,行完禮之後,三位輔政大臣紛紛落座於殿前高位之上。
隨著太監一聲高呼:“有事啟奏,無事退朝!”今日的朝會正式拉開帷幕。
鼇拜率先站起身來,拱手施禮後開口道:“啟奏陛下,直隸河南山東總督朱昌祚星夜兼程趕到京城,讓他向您稟報情況。”
康熙皇帝雖然聽說過朱昌祚這個人,但卻從未親眼見過,於是吩咐道:“哪一位是朱大人,請上前回話。”
朱昌祚聽到皇帝點名,心中一緊,趕忙向前邁了幾步,然後雙膝跪地,叩頭行禮並說道:“微臣拜見皇上,臣便是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朱昌祚。”
康熙定睛一看,隻見眼前之人麵容憔悴,眼神黯淡無光,不禁感到十分驚訝,關切地問:“朱愛卿,看你神色疲憊,是否過於勞累?”
朱昌祚如釋重負般回答道:“回皇上的話,微臣一路奔波數日,方才抵達京城,的確有些疲乏不堪。”
“朱愛卿,不必多禮,有何事儘管直說吧!”康熙皇帝溫和地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昌祚,將換地之事的難處說出來。”鼇拜也催促說道。
朱昌祚從懷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份文書,然後恭敬地向皇帝稟報:“啟稟皇上,換地一事困難重重,微臣剛剛從保定趕回京城,深入了解了一下保定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情況!”
接著,他輕輕地打開文書,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保定地區的兩黃旗總計有三萬多戶人家,共計十二萬餘人需要遷移換地。其中,鑲黃旗的壯丁人數達到了四萬零六百人之多,而正黃旗的壯丁也有三萬二千人左右。”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群臣們交頭接耳,議論聲此起彼伏:“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呢?想當年,我大清入關之時,一個旗的人數不過兩萬餘人而已。如今光是這兩個黃旗,就已經擁有了十二萬人口啊!”
然而,鼇拜卻對這些議論聲充耳不聞,他不耐煩地揮了揮手,催促道:“彆廢話,繼續往下說!”
朱昌祚繼續報:“換地一事非同小可,絕對不能等同於平常的搬遷事宜。需要統計出每個縣有多少水澆地、旱地、鹽堿地、丘陵等,還要統計出有多少間房屋、能夠分配多少人口,以及每一戶能分到多少土地。兩黃旗僅統計這一項,要完成這些統計工作,至少需要三千人全力以赴。然而,目前保定府人力資源極度匱乏,僅憑現有的力量,要想在兩個月內順利完成這項艱巨任務,實在是難如登天呐!所以,下官鬥膽懇請朝廷能夠給予我們必要的支持和援助啊!”
聽到這裡,鼇拜猛地瞪大雙眼盯著朱昌祚,語氣嚴厲地質問道:“朱大人,這三千人可有依據?”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