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聽了這段曆史,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陳廷敬接著說:“皇上,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地震往往是上天對統治者的警示,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改正錯誤,就會引發更嚴重的後果。如今我們麵對地震,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有不當之處,是否違背了天道人心。同時,也要積極救災,安撫百姓,穩定民心。隻有這樣,才能避免重蹈周朝的覆轍。”
見康熙點頭示意,陳廷敬繼續講第二段曆史。
春秋時期,時光流轉到了晉文公五年的九月,整個大地突然間開始劇烈搖晃,仿佛天塌地陷一般。
董仲舒認為:此次地震恍若擎天之柱在須臾之間傾覆倒塌。究其緣由,實乃當時齊桓公與晉文公相繼離世不久,周襄王背離道義,楚穆王殺害生父,各諸侯國皆專橫跋扈,致使下方權勢過度膨脹。於是,上天便發出警示:“若臣子過於強勢,則將引發地震災害。”
陳廷敬接著言道:“自建武二十二年至興平元年,地震屢屢發生,竟達五十餘次之多。而在這些地震之中,因外邦異族侵犯邊境、皇太後執掌朝政、宦官操縱政權以及廢除皇太子等因素所致的說法,幾乎占據了半數之多!”
康熙帝聞此言論,不禁驚愕慨歎:“沒想到這地震,居然與帝王之間存在著如此紛繁複雜的關聯啊!”
陳廷敬緩緩地放下了手中的書卷,微微皺起眉頭,深思熟慮了一會兒之後,語氣凝重地說道:“皇上啊!依微臣所見,這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極有可能是上天給我們發出的警示啊!湯若望這個案件關係到無數人的性命安危,處理起來必須要慎之又慎才行啊!”
康熙皇帝微微頷首,表示讚同,他開口說道:“朕也有著同樣的想法。那麼按照愛卿的意見,對於這個案件究竟應該怎樣去妥善處理呢?”
陳廷敬恭敬地拱手施禮,然後回答道:“皇上聖明!微臣鬥膽建議,皇上可以借助這次地震的機會,將湯若望一案定性為人與天意相互感應的事件,並對外宣稱正是因為這個案子而引發了此次地震。
接下來,可以命令鼇拜重新會審並敲定此案,同時還要采取措施安撫受驚的老百姓,及時給予救濟和幫助那些遭受災害影響的災民們。
至於湯若望本人嘛,可以先暫時關押在大牢之中。至於鼇拜具體會如何審訊,以及最終的裁決結果如何,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再來決定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且說這京城的地震,雖然每隔十年就會有一次較大的地震,可像這樣能將宮殿橫梁也震掉的,卻少之又少。
地震過後,京城內外一片混亂。
宮殿內的珍貴文物被震得七零八落,宮廷內的宮女太監們驚慌失措,紛紛四處逃竄。
“姐姐,這次地震太可怕了,您看,宮殿的橫梁都震斷了。”一名宮女顫抖著說道。
另一名宮女深深地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無奈之色,“地震乃是自然災害,我們無法控製。隻希望百姓們能平安。”
同時,京城的民房也是一片狼藉。許多人在地震中失去了家園,家破人亡的消息傳來,讓人心如刀割。在廢墟之中,有人呼喊求救,有人痛哭失聲,整個京城都籠罩在悲傷之中。
“快,快來人啊!有人被壓在房子下麵了!”一個年輕人拚儘全力呼喊著。
一群人趕來,大家齊心協力,將廢墟上的石塊一塊塊地搬開,終於救出了一個老人。
“謝謝,謝謝你們!”老人顫巍巍地站起來,淚如雨下。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年輕人擦去額頭的汗水,臉上露出了一絲疲憊卻也滿足的笑容。
整個京城一片哀嚎。
京城東邊裂開的巨大裂縫引起了人們的驚恐。
很多人紛紛逃離東城,生怕裂縫繼續擴大,將整個京城吞噬。
“這裂縫怎麼會這麼大!”一個老頭指著裂縫驚呼道。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